张 露
(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云南临沧 675800)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人们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2019 年10 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通知,并对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给出了指导意见。各单位为让工作质量达到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开始提高农业专业技术和检验能力,由测试机构组建检测网络,细化农产品的检测类别。当前农产品的检测分为质量检测、生产过程检测和生产环境安全检测。上述工作使农产品从生产到走向餐桌都得到全程检测,使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了可行性,只有做好这些工作,农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1]。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来看,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有成果,主要体现在2 方面。1)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当前我国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当前农产品从产出到市场都可得到检测。2)检验检测机构初具规模。当前三级检测机构均购置了检测设备,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且能对农畜产品(含水产品)、粮油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检测人员。从建设成果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2]。
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经形成整体框架,且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然而实施上还有许多不足还需人们去发现和解决,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2.2.1 检测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仅完成了县(区)级别,而未纵深到乡镇、市场(含基地与企业)。部分检测单位即使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但是出于种种因素,却不具备检测的能力,即单位设立形同虚设。部分区域的农产品仅能完成自检或定性检测。从检测体系的实践结果分析,我国农产品检测体系的纵深向建设不足,因此不能达到所有区域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都能得到全程监控检测的目的[3]。
2.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1)管理体制混乱。事业单位改革以后,原有的行业与检验检测机构的上下级管理关系被打破,如省级农检院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粮油检验监测所、省兽药饮料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经脱离了行业主管单位,与市级的相关单位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4]。那么在开展项目合作时,以何种管理关系来开展管理工作,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2)管理机制不协调。由于管理组织设置不合理,单位和单位之间职责分工不清,并且难以协调配合,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3)准出准入制度不严格。当前部分产品生产单位进入行业时没有严格的行业标准约束,退出行业后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对其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2.2.3 检测能力不全面
1)检测设备不全。从调查农产品理化检测和农产品微生物检验的设备配置情况可知,部分基层检测单位缺少先进的检测设备,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2)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要求专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理论及技术,而部分单位缺乏这类人才[5]。
建立省、市、县(区)、乡镇及生产基地的检测体系,让每一级的检验检测单位了解自己需要承担的项目工作任务,如果单位没有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则要将工作责任追究到个人。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建立不同级别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落实每个领导的岗位责任,通过加强领导、优化组织工作的方式加强安全监管。
2)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安全监管工作。
3)明确监管标准,这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的工作开展的基础。应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来开展工作,减少工作漏洞。
1)明确单位和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令单位能从上至下进行工作统筹,也能从下执行并反馈自己的工作任务,这一工作的开展能够减少自上而下的管理漏洞。
2)明确每个单位的权责,制订完善工作的制度,让每个单位都能负起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3)建立行业监督体系。应用第三方监督的方法给予每个单位约束,可以将质检机构和体系建设纳入行业建设。
1)合理配置设备。单检测设备的配置分为绝对缺失和相对缺失2 种情况。①绝对缺失是指在一个区域内,所有检测单位都没有该项设备,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拔款,单位可能很难购置必要的高端设置,但单位可通过与社会团体合作获得中高端设备。比如单位可以与中高设备制造厂家合作,由单位为厂家打广告或代言。单位应用厂家制造的商品来检测,并且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那么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广告内容。单位在检测时,还可为厂家提供打广告的空间,从而获得厂家的赞助。②相对缺失是指于总量而言并不缺失,然而在局部区域却十分缺失。当前,想要高效地完成农产品检测,就需应用到大量先进的设备,而区域内,单位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设备重复添置或先进设备购置不足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要以区域为单位,做好整体的设置购置规划,让单位能够合理购置设备,并能通过交流共享设备,达到高效完成农产品检测的目的。例如,气相色谱-质谱 联 用 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的配置率较低,这是需要购置的设备,而其他的高端检测设备也要合理分布,使之能共享检测设备资源。
2)优化人员配置。农产品检测工作人员中,存在中间力量薄弱、高端力量缺乏的问题。单位不仅要提高人员专业水平,还要合理安排人才。①提高专业人员工作水平。单位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招聘具备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能够快速上岗。在招聘时,单位需把好招聘关,需评价从业人员的学历资格和专业资格。学历资格影响着从业人员的发展空间,专业资格影响着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②合理安排人才。将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分离,让人才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优化技术人员的配比,提高中级以上技术人员的占比。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尚有不足,为完善这项工作,需提出能优化建设的实施策略。检测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检测能力不全面是建设工作中存在不足的重要因素。在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时,需控制这些因素。当下相关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体系建设能够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