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2021-12-28 09:09:22
南方农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原理

杜 欣

(天津人民公园,天津 300203)

风景园林建设管理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风景园林建设质量,才能为游客、为城市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现阶段,国内风景园林的数量不断增加,风景园林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仅凭借风景园林数量的增加是无法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是要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风景园林建设管理不仅可以优化园林环境,提高景区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更好地兼顾生态平衡,在与生态互利共生的基础上,为城市和人们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因此,亟需加强对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风景园林建设和设计,加强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助于革新风景园林管理模式,在丰富和完善景观园林设计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开发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彰显本地旅游特色,这样有利于打造和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旅游品牌及旅游文化。

1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对于景观园林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多景观园林设计中都包含着一定的生态学原理。1)景观园林设计中体现着生态平衡原理。维持生态平衡是景观园林设计需要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态法则,才能确保景观园林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整体,考虑地貌地形、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确保景观园林布局的合理性[1]。2)景观园林设计中体现着互利共生原理。从共生原理来看,互利共生是对共生原理的升级与细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共存形态。共生的双方可以从彼此身上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要素。3)景观园林设计中体现着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园林中往往生存着很多生物,生物的种类较多,只有正确处理生物与景观园林布局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景观园林才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2]。

2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可以为景观园林提供最有力的设计指导,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升景观园林设计和布局的合理性。1)生态平衡性和协调性原理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景观园林设计要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情况为根本依据,再结合区域文化背景,提升景观园林的文化属性。2)生态自然调控原理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可以提高对当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设计师从生态调控原理出发,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循环再生的重要理念,这样既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或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有助于节约建造资金[3]。3)植物种植搭配原理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有助于增强生态群落的复杂性。生态群落的复杂水平越高,景观园林中的生态系统越为健康。植物种植搭配是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师需要对植物的种类有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准确把握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为植物选择适合的生长土壤及环境。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情况,例如,落叶植物要与常绿植物相搭配,提升群落设计的科学性[4]。

3 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在新时期,生态环境建设已然成为国家的重要建设内容,利用科学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风景园林建设具有最为现实的意义,有必要深入探究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加强风景园林建设对于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只有对风景园林中的绿化情况、植物养护、病虫害防控3 个方面进行统筹设计,才能充分发挥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提高风景园林设计与管理成效。

3.1 园林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园林绿化设计而言,主要运用植物配置原理和艺术构图原理,通过对2 个原理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提高当地的生态效益。在配置乡土植物时,需要从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和选择,所选乡土植物的价格要合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彰显出当地的特点。与此同时,还可采用外部引进的方式选择品质优良的地被植物,如自然植物群落、野生植被等地被植物,此类植物自播能力非常强,不仅能很快地适应变换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创设出具有郊野气息的植物生长氛围[5]。增强植物与季节之间的适应性,提高季相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可以围绕“两季”“三季”“四季”时间段配置相应的植物,加强风景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此外,绿化设计要突出层次性和意境美,还要充分发挥出各种植被具有的空气净化、降温减噪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和大众生活打造一个舒适的绿化环境。

3.2 园林植物养护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除了合理配置植被之外,也要做好园林植物养护工作,采用科学的植物养护方式和技术,确保植物可以更好地生长。具体来说,植物生长和繁殖离不开水资源,其中,灌水情况直接影响植物养护成效。不同的植物对于水的需求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植物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需要不同的用水量。例如,抽枝和展叶阶段所需水量就会明显增加,需要灌水2~3 遍。新种植的树苗需要以周的单元进行灌水,一般而言,每7 d 就要灌水一次,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人工修剪,帮助树木朝好的走势生长,确保树型优美。同时,通过修剪可以提高树木的通风度和透光度,减少各类害虫出现的机率,避免树木的抗病虫能力下降[6]。植物生长需要特定的营养,施肥是园林植物养护的必要环节。需要以植物自身属性为根本依据,紧密结合植物的生长状态,既要做好施肥工作,也要做好追肥工作。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追肥时需注意结合灌水情况,给植物追加速效氮肥,也可对植物叶面进行喷施。为避免植物生长养分被分流,需要加强除草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园林内部的整洁度,也有利于防止害虫产生。此外,做好植物监测工作,尤其是外界气温较高时,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因此,应做到实时监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防虫治虫。

3.3 园林病虫害控制

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大环境下,风景园林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经常会出现苗木调运的现象,在调运的过程中,苗木易携带有害生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对有害生物进行处理,有害生物的繁殖势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美观形态,长此以往,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损害。为此,需要加强对调运过程中存在的有害生物的及时监测,不断加强检疫,利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将有害生物对园林植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对从疫区调运或在疫区种植的树苗加大检疫力度。在调入苗木前进行严格检疫检查,尽量选择健康的苗木[7]。在绿化施工中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时,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消灭,禁止用携带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苗木造林。除此之外,绿化养护部门要准确掌握防治适期,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4 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推动作用明显,尤其是园林景观事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产值,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对于旅游的基本需求,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现阶段,风景园林建设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风景园林设计,进一步探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路径。加强风景园林建设管理不仅可以优化园林环境,提高园林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更好地兼顾生态环境,从维系生态环境稳定的视角出发,为经济建设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原理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7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9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