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区域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究

2021-12-28 09:09:22刘慧静
南方农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有机肥小麦种子

刘慧静

(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人民政府,山东鄄城 274600)

我国农业部于2018 年提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为农业种植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明确导向。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面对当前农业耕地面积持续缩减与人口粮食需求不断增大的突出矛盾,通过结合实际作业经验进行栽培技术要点的总结,对于区域小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自然环境特征

山东省地处我国华东沿海地区,位于东经114 ° 47.5′~122 ° 42.3′和 北 纬34 ° 22.9′~38°24.01′,总面积为15.58 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 亿人次。在地形地貌方面,该省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中部凸起,东部半岛起伏平缓,西、北部均以平原地貌为主。在气候特征方面,该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不同区域温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1~21 ℃,年均降水量为814 mm,平均日照时数为2485.4 h,全年无霜期较长。在土壤条件方面,该省广泛分布有褐土、棕壤土、粗骨土及潮土,为小麦等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先天条件,2020 年该省粮食总产量达5447 万吨,其中小麦作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其年产量为2569 万吨、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47.16%,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供应作出重要贡献[1]。

1.2 良种选育标准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于2020 年9 月印发《2020 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围绕小麦良种类型、种子处理技术、基肥施加方法、播期和播种量选择等方面为小麦播种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2]。其中优良品种名单主要从强筋小麦、水浇条件、土壤盐碱化程度与特色小麦4 个方面进行良种推荐,如强筋小麦包含济麦44、烟农19 号、科农2009 等类型,水浇条件良好的区域适宜种植济麦22、山农20、烟农1212、菏麦21 等品种,中度盐碱地适宜种植济南18、山融3 号等品种,特色小麦种植区可选用山农紫麦1 号、济糯麦1 号等品种种植。

2 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子处理

2.1.1 良种选择

结合山东省自然环境特征与小麦产量要求进行选种目标的设计,宜选取弱冬性小麦,优化群体结构与生育期搭配,确保所选品种在分蘖力、成穗率、抗寒抗冻、抗性、适应力、产量与品质上均呈现出性能优势。综合上述选种标准,拟选取菏麦21 作为栽培品种,该品种属于半冬性小麦,株高可达70~73 cm,幼苗呈半匍匐状、株型紧凑,每公顷分薬量最高超过1500 万个,生育期约为228 d、同比其他品种早熟,穗籽粒质地饱满、硬实,穗粒数量约为35 粒、千粒质量42.5 g,每公顷平均产量约为9046 kg,且容重为800 g·L-1,抗寒性为1 级,具备良好栽培价值,有利于实现高质、高效、高产目标[3]。

2.1.2 种子处理

在确认种植品种的基础上,强化选种环节的质量把关,将采集的种子反复晾晒,筛离其中的坏种、杂草种子。随后将种子用清水浸泡,取出后选用多菌灵或15%粉锈宁依据200~300 mg·kg-1的比例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置于密封环境下储存1 d,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麦蚜虫害等病害起到早期防控作用,为后续小麦播种环节顺利出全苗提供保障。待完成种子预处理后,需及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选取优质、饱满种子进行统一测试,确认其发芽率不低于86%后,将种子放置在干燥、通风区域保存,留待正式播种。

2.2 整地培肥

2.2.1 秸秆还田

秸秆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年产量超过8 亿吨,以往常采用田间集中焚烧模式进行秸秆处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基于绿色理念指导进行秸秆的再利用,采取秸秆还田培肥措施,利用秸秆内含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及有机质、能源物质进行土壤改良,增强种植区域土壤的生物活性强度、发挥固氮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使其保持疏松多孔结构,进一步增强土壤基础肥力,减少基肥、有机肥及配方肥的施用量,具有显著环保和经济效益。

2.2.2 施足基肥

受种植区域差异的影响,不同种植区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区别,为保证创造适宜小麦生长的条件,需在前期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无机肥。例如在基肥施用量设计上,可每公顷施加15000~30000 kg 有机肥、375~380 kg 磷酸二铵、300~310 kg尿素、200~225 kg 硫酸钾、15 kg 硫酸锌及7.5 kg 硼肥,保证种植区土壤养分充足。

2.2.3 精细整地

待前茬小麦收获后,需及时采取深耕措施进行整地,将深度控制在25 cm 左右,深耕后将土壤整平,改用细耙或旋耕方式进行1~2 次整地,基于“上松下实”做好土壤破碎处理与压实处理,保证土壤结构疏松多孔、孔隙度达标,便于养分与水分渗透、提高出苗量。

2.3 适时播种

2.3.1 确定播期

根据山东省气候特征进行小麦播期选择,为保证冬前形成壮苗,通常宜在每年10 月中旬前、选取日均气温在14~16 ℃区间内的节点开始小麦播种,将播种量控制在每公顷225~300 万株,并且对于中低产田可适当增加增加小麦播种量、调节播种密度,保证小麦后期生长过程中拥有良好透气性与采光条件。

2.3.2 半精量条播

为优化小麦群体结构,宜采用半精量条播机进行机械化播种,控制好下种深度、播种密度与下种量,通常将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及时覆土、镇压。在播种量的精细化调节上,需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播种时间、品种分蘖力、成穗率等指标,在晚播情况下应依据每延后1 d 增加7.5 kg 的比例进行播种量调节,保证出全苗,避免发生断垄现象。

2.4 水肥一体化

2.4.1 肥料选配

在肥料选配上,在绿色化生产理念的指导下摒弃污染严重的化学肥料,优先采用有机肥、配方肥进行施肥。其中在有机肥的用量调节上,以每公顷30~45 t 的量施加腐熟有机肥,确保肥料质量优良,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在配方肥的选用上,综合考虑种植区域土壤肥力、小麦目标产量等指标,例如对于每公顷产量目标为7000 kg 的 种 植 地,可 选 取180~225 kg 纯 氮 肥、135~150 kg 五氧化二磷肥、95~115 kg 氧化钾肥作为配方肥,连同氮磷钾肥以70%的比例作为底肥翻地施入,其余肥料则在小麦拔节期施加。通过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按量施肥,能够有效提升小麦品质,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2.4.2 水肥管理

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水肥管理,在增施有机肥、选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引入高杆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以水调肥、肥随水走”目标,借此降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施用量,节约灌溉用水,并且能够有效防控面源污染问题,实现节水、节肥、省工目标,具备良好效益。

2.5 田间管理

2.5.1 越冬期管理

由于山东省普遍适宜种植冬小麦,需做好越冬期管理,培育壮苗。1)在播种小麦10 d 后,应及时安排种植人员进行查苗、补苗,防止出现疙瘩苗甚至断垄现象,保证苗全、均匀、整齐。2)采取培育壮苗措施,对于每667 m2基本苗规模在15~20 万株范围内的种植区域,其冬前总茎数宜控制在80~100 万范围内,针对群体基数较大、长势较旺的区域,需及时采取中耕除草方法,将深度控制在10 cm 左右,并做好镇压处理,实现由旺转壮目标;针对群体基数偏小、长势偏弱的种植田,可提前7~10 d 进行冬灌,将每公顷灌溉量控制在500~680 m³,促进弱苗向壮苗转化。

2.5.2 麦田春管

在春季严格落实田间管理措施,要求种植人员根据苗情、长势进行科学追肥,采用前氮后移的方式促进麦苗品质提升。在每年3 月初至月中期间,及时浇足起身水,并且每公顷追加150 kg 左右的尿素,帮助麦苗转壮。对于长势过旺的麦苗,则需在进入拔节期前实行压麦、化控等处理策略,合理控制麦苗种植密度,培育壮苗。同时,针对处于孕穗期、灌浆期的麦苗,需结合气候条件、土壤墒情、降水量等因素进行及时浇水,防止灌溉水源供应不足引发麦苗倒伏、减产问题,保证提高小麦产量。此外,为避免田间杂草过多抢占养分和水分,需在轮作倒茬的基础上采取科学除草措施,在小麦3 叶期压青苗,在晴朗天气选取高效、低残留除草剂进行田间除草,并且对于不同杂草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针对阔叶类杂草可施加450 g 麦锄,针对禾本科杂草可选用450 mL的3%科赛战将乳油兑水进行除草。

2.6 绿色防控

2.6.1 病害防治

通常小麦抽穗期为麦锈病、纹枯病的高发时期,当观察到小麦发病率达到5%~10%后,需每667 m2选取50 g 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后进行田间喷雾处理,在小麦全生育周期内施加1 次,起到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赤霉病多发于每年4—5 月,对此可选用30 g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搭配40 g 50%烯唑醇、100 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集中对小麦病害部位喷洒,能够发挥良好治疗效果。此外,对于病叶绿较高的麦田,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药剂用量,优化病害治疗效果[4]。

2.6.2 虫害防治

蚜虫是小麦生长周期中的常见虫害,对此可选取100 g 40%乐果乳油兑水后进行田间喷雾,施加1 次即可起到有效杀灭效果。对于蛴螬、金针虫等害虫,需落实药物防控措施,在种子处理环节每100 kg 选用0.2 kg 50%辛硫磷乳油兑水10 kg 进行均匀拌种,在此过程中借助喷雾器进行药剂喷洒,集中堆闷2 h 左右后取出晾干,即可有效发挥虫害防治效果[5]。

3 结语

结合山东省自然环境特征进行良种选育,配合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管理、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的总结,能够促进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在实际种植管理环节,还需确认小麦的最佳收获期,采取机械化收割与科学存储措施,更好地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目标,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

猜你喜欢
有机肥小麦种子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0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哭娃小麦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桃种子
幸运的小种子
幼儿园(2018年15期)2018-10-15 19:40:36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