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再超,张 萌,杨茜茜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交通乃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自1984 年中国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建成,我国的高速路网就在不断地壮大,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2004年底,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标志着高速公路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截至2018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4 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庞大资金的支持,高速公路收费是提高高速公路效益的必要手段。“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广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2017 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高速路网联网收费。但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通行费也越来越高,导致部分驾驶员无视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手段逃缴通行费,不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扰乱了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不利于高速公路长期稳定的发展。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标志,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本文重点研究逃缴高速公路通行费现象,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讨论治理逃费中所存在的缺陷和未来治理的技术方向,为高速公路管理和运营提供一定参考。
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国内的计算机水平还不是很高,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全封闭式进口收费、出口验票的人工收费方式。在高速公路运营之初,人工收费减少了其他收费和管理设备的建设费用,并且在处理应急事务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车辆在进行长距离运输时,可以抵达目的地再进行缴费,大大减少了行车的时间。但人工收费存在着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校核量较大、易产生作弊等问题。为减少高速公路使用者和工作人员的作弊行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需建立一个全封闭、全自动的收费系统,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完善管理监督机制。[1,2]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公路全人工收费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MTC 现金与ETC 非现金组合的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据运风高速公路已有数据分析显示,半自动收费的效率要远高于人工收费。但由于技术的限制,2002年并不能完全实现半自动收费模式,只能逐步采取非接触式IC 卡代替传统票据的方式,将两种收费方式相结合,提高收费站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运营成本。[3,4]
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引进ETC 系统,此系统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道路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之一。在即将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收费站多数为混合型收费站,ETC收费车道只占收费车道的一部分,对于如何设置ETC 的车道数,有学者通过仿真软件对不同收费方式下车道组合的通行能力进行推算,结果显示,可根据当地对ETC系统实际需求情况来决定ETC 车道的设计数量,使收费站的通行能力达到最优。过往人工收费车道工作人员对车型的识别易从主观意识上产生错误判断,会对计算收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学者提出对收费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建立数据传输交换系统,实现对车辆的自动识别,并将激动终端技术融入到ETC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在辅助实现不停车收费的同时节省社会资源,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5-10]
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基建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建设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供应,因此国家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对道路使用者征缴高速公路通行费。在使用道路后,缴纳通行费是每一个道路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致使一些投机分子偷逃通行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针对逃费现象的出现,国内的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逃费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高速公路逃费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在以人工收费为主的时期,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劳动体系和工作制度不平衡、交通运输产业环境不明朗等问题,容易促使工作人员参与合伙逃费,驾驶司机和工作人员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共同作弊。客观方面存在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设备落后、收费技术手段存在漏洞、管理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易使不法分子利用缺陷进行逃费。[11-15]
随着收费方式的不断变化,逃费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早期常见的逃费类型有:两车倒(换)卡、卸车头甩挂、计重货车“垫磅”“加轴”“顶轴”等,同时工作人员内部的腐败也为逃费车辆提供了方便。随着联网收费时代的到来,逃费方式逐渐趋向于集体化、隐蔽化,出现出入口车牌卡号不符、出入口车型车种不符、通行超时或短时、OBU位移、车辆U型J型逃费、办理低类型通行证、假冒防疫物资逃费和假冒集装箱运输等新型逃费方式。[16-23]
在法律方面,国外对于逃费行为的规制主要集中于行政执法领域,如美国出台的《加州车辆法典》涵盖了道路通行费、车辆权利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偷逃通行费的违法行为应采取的法律措施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在国内,逃费行为与逃税行为在侵犯的法益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性,行政法规中对其有一定的规制,如《道路交通法和收费管理条例》《公路法》《行政处罚法》均规定了应对逃费者作出行政处罚。虽有法规约束,但逃费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M Maggio.T.Shiftan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强度才能有效地减少逃费现象。国内学者也认为,提高车主的法律意识、增大普法宣传的力度、与其他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多方联动、积极完善法律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逃缴通行费的行为发生。[24-27]
在运营管理方面,分为运营和管理两个方面。在管理方面,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内部应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赏罚分明,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防止内部的腐败,并加快企业的改革,建立新的工资制度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劳动制度,改善内部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运营方面,可通过物理隔离将收费站分方向分主次,科学的安排收费站点,合理控制收费规模,减少道路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并增大逃费者的机会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逃费情况的发生。[28-32]
在逃费稽查方面,面对全国“一张网”快捷收费模式,有学者认为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稽查队伍,分析过往经典案例并总结经验,联合其他省份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路警合作,建立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稽查系统,通过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对逃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关的信息库,便于快速甄别异常车辆,改进传统稽查手段的不足,提高稽查效率,使稽查也形成“一张网”模式。[33,34]
在查处逃费车辆的过程中,应用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收费系统采用DF-D40非接触式IC卡,缓解高速公路通信压力;使用新型人脸识别技术,让逃费者无处可逃;建立高速公路逃费信息共享的车辆通行信用平台,限制信用额度低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使用双向通信技术,识别异常的复合通行卡;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全方位识别异常车辆等。其中,视频监控技术目前已经比较完善。早在2000 年,国外学者Terry.G.Gibson就提出应建立违章监控系统,保证通行费征收设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我国学者也提出,可以将视频监控技术融入到车牌抓拍识别中。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视频监控不仅仅可以拍摄图像,也可以自动抓取车型、车类甚至可以提供车辆的行驶路径,为将来实现ETC自由流收费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35-47]
21世纪是数据的时代,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从算法和模型两方面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用于发现和解决高速公路逃费现象。在算法方面,利用划分聚类算法—K-means聚类和离群点检测—DBSCAN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与正常高速公路通行行为明显不同的高速公路逃费行为;使用车辆队列分析法,可对比实际通过车辆数和实际交易车辆数,配合人工复查,有利于识别隐性冲卡;采用贝叶斯分析法,可对影响车辆通行行为的指标进行筛选,并采取最大熵模型与贝叶斯模型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历史数据实现对车辆的逃费行为进行概率预测。在模型方面,我国学者建立融合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的高速公路偷逃通行费预测模型,优化遗传算法和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IGA-IBP 的逃费预测模型、基于多指标的“倒换卡分析模型”和基于RF-LR 的高速公路车辆状态预测模型等。其中,赵彦等人融合了三种分析方法的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比利用C4.5算法决策树方法更高,可预测的逃费类型更多。向红艳等人建立的高速公路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可消除预测结果中过拟合的现象,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48-56]
本研究综述以高速公路逃费为主,首先介绍高速公路收费方式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产生逃费现象的原因以及变化类型,并对如何解决逃费现象的理论对策和技术手段进行总结,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得出:
①在高速公路收费方面,收费方式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避免因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导致工作产生滞后性,也防止工作人员参与偷逃通行费。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可以将ETC 与移动支付相结合,收费模式进入自由流支付时代,实现支付无感化。
②在逃缴通行费方面,逃费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上包括道路使用者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违法犯罪、工作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工作人员参与作弊等。客观上包括收费设备存在漏洞、收费标准不统一、稽查系统不完整、惩处法律不完善等。因此,高速公路运营者和交通执法者可根据不同的逃费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策并制定相对应惩处措施,使稽查工作专业化。
③在治理逃费的体制方面,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设立员工激励机制,完善工作和管理上的制度;完善有关逃费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建立专业的稽查队伍,创新稽查思路,完善稽查制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在治理逃费的技术方面,将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充分地结合起来,提高收费站的抓逃能力。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建立高速征信系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逃费行为恶劣的车主拉入“黑名单”,配合相关部门对该类车主限制高消费。研究人员可进一步改进算法水平,减少数据预测的时间,提高数据预测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