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赣州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

2021-12-28 03:39:48梁根琴
南方农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赣州市农业产业经营

梁根琴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也代表着国家经济繁荣的程度。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开发力度过大、污染愈加严重、资源严重短缺日益成为束缚我国农业发展的绳索,因此需要加快我国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1]。

1 发展趋势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着眼于惠农、利农、增收、致富,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脉相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升级版[2]。多样化的产业融合经营模式、不断增加的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推进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1.1 产业融合经营模式多样化

随着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逐步推进,各个地区都形成了适合自身农业发展现状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合同式经营、合作式经营、股份式经营3 种。1)合同式经营具有在一个交易周期内农户与企业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交易关系的特点,这种特性对农户和企业而言都省心省力,因此合同式成为大多数经营主体选择的经营模式,市场普及程度较高。2)农户既参与生产经营也参与经营管理则是合作式经营模式的明显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户处于弱势地位的状态,这种经营模式的发展速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股份制经营模式则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具体的流程和管理规范还有待农户与企业探索。

1.2 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赣州市作为中央振兴赣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的出台,不仅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农业领域内的规模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且赣州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成为赣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3 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1)农村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必然会涉及三次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产业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大量的就业岗位及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必然会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反过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逐步出台,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性问题还未得到解决,还没有完全消除制约农村地区持续性增收的因素。不断优化、调整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在维持农业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农业的休闲、生态、养老等功能是现阶段农村地区实现持续性增收的根本途径。赣州市虽然拥有较好的农业产业资源,但目前农业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所辖18 县市三次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各地区农业产业未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此,应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产业规划,发挥各地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多功能性农业,逐步形成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特色。

2.2 资金和专业人才短缺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依靠大量资金的投入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保障,但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产业融资比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因此资金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2)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绝大部分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都转移到了城市务工,因此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特征之一。赣州市地处内陆中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具有较大差距,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速度较慢与专业人才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3 农业用地流转成本居高不下

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缓慢受到资金、人才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尤其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属于稀缺资源,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增加,甚至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开展而使得农业土地资源越来越缺乏[3],导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只要涉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就难以进行下去。1)农民思想上的顾虑。赣州市属于中部偏远地区,大部分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在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前,农民一般不会轻易放弃土地这一家庭经济支柱。2)农村用地的流转方式较为单一。通过分包和租赁转让的土地占流转总面积的2/3,其他流转方式较少且发展缓慢。3)政府和其他企业机构没有较好地充当土地转让的媒介作用,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或流转机制的缺乏抑制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结合各地农村自然资源优势,优化赣州农业产业结构

赣州市各地区农村应根据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既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赣州各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化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各方面人才的不断增长,因此农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是农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所以在农业人才培养时应注重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2)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化农业,使农业与科技形成深度融合,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和销售范围,重点引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的新方式、新技术和新格局,促进线下产品物流和线上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推进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多种形式进行对接,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3.3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用地有序流转

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有序平稳地将农业用地进行流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2 个方面进行探索。1)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农村发展现状有序高质量地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村居民以土地参股方式积极参与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去。2)不断探索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4]。大规模的土地和林地转让,既是实现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又是实现赣州市农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农业用地流转效率的提高、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赣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的土地、林地托管或入股的流转方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原则不动摇[5],使农民承包土地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合理确定流转年限,使农民逐步建立起对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的信任。

猜你喜欢
赣州市农业产业经营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审计与理财(2022年8期)2022-08-31 12:39:00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启航
大众文艺(2018年24期)2018-12-20 03:40:12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农业(2018年4期)2018-04-08 01:20:21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 09:19:21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9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业(2016年13期)2016-08-16 12: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