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裤阵地
上周陪一个绝望的女性朋友喝了一场闷酒,整个晚上她都在长吁短叹,不停自问:“我是不是混得挺失败的?”
她没有失业、也没有离婚,甚至比我上次见她还瘦了,令她如此垂头丧气的,是前不久出炉的中考新政——据说体育要跟语数外一样,占足100分了。以及下一步,还要把艺术类科目也纳入中考范围。
我不太懂,问她:“这意味着什么?”
她说:“这意味着,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将来也要像国际学校那些重金培养出来的小孩一样,学术成绩要牛,运动成绩要牛,艺术作品要牛,还要精通一两门乐器!”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她的生活在大部分人看来,算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富豪。她的朋友圈里,两个孩子过着优裕的生活:牛校、外教课、国外旅行、各大博物馆打卡、五星酒店……跟很多富养小孩的家庭一样。
作为多年好友,我却能看到她生活的另一面——举全家之力买了巨贵的牛逼学区房,自此全家便住在那个老破小区,车子开了得有10年也不舍得换新,以前单身一起浪的时候她把全副身家穿在身上,现在所有的大钱都砸给了小孩的语数外补习班以及各种超大课程包。疫情之前,寒暑假她还要带娃去美国、澳洲游学——总之,像大家一样,她过着体面但是拮据的生活。
“我去打听了一下,体育、美术之类兴趣班學前上团课还不算贵,但要深入学下去,找名师一对一,一小时千元很正常,一周两次,一个月就小一万,这还只是一门,我还俩娃……”她越算账越沮丧,最后决定取消计划已久的抛夫弃子闺蜜江南游。
诚然,他们夫妇的收入能够为孩子支撑这样的生活,但大部分支出都优先考虑小孩的教育需要,自己可有可无的消费早就不知不觉压缩掉了。问题是,现在自我需要已经压无可压,教育支出却肉眼可见即将大幅膨胀,朋友不免有些自伤,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我忙不迭地宽慰她,新政只是一个改革方向,并没有全国立即执行,你孩子这么小,等他们到了中考的时候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再说,你是不是过度紧张了?我搜了搜新闻,也没看政策说中考要考钢琴芭蕾小提琴网球马术高尔夫呀。
朋友苦笑,“你不懂,像我们这样的鸡娃家长,个个都是惊弓之鸟。娃的一门课,落在家长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大概就是中国家长深陷的“娃道”。
大部分有责任心的父母,都觉得自己必须砸锅卖铁,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以便让小孩享受最好的教育、过上优裕的生活。毕竟有句老话仿若真理:再苦不能苦孩子。
尤其这一届家长,大部分在自己童年时,就连自己想主动学习些音乐艺术竞技运动,也大多没有学习条件,或被斥为“没用”。等到自己长大当了父母,一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苦与委屈,再一想到什么“女孩要富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立即觉得为孩子花再多钱也不过分。
相比之下,父母自己的人生被挤压得那么单薄——还记得某著名钢琴家的成长故事吗?母亲在老家拼命打工挣钱,所有钱给丈夫带着儿子在都市学琴。据他母亲讲述:她在老家吃苦受累都不算什么,但为了让孩子专注学琴,丈夫坚决不让她来北京看孩子。母子长期分离,丈夫也因为陪读压力过大,最后患上躁郁症。孩子最后果然成名成腕儿了,母亲说,“我并没有觉得特别快乐,我永远都走不出当年的那种孤苦”。
还记得《小鬼当家》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十分吃惊:主角全家出游,所有大人在头等舱里喝着香槟享受人生,全部小孩被扔在经济舱自生自灭!这在我们生活中怎么可能?放到现在,一家人出行,如果无法负担集体商务舱,那必然是妈妈带着孩子坐商务舱以便随时伺候,爸爸爷爷奶奶自觉窝在经济舱。
梁实秋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说过:“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最好的东西如果不献呈给孩子,做父母的便心里起了惶恐,像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早年间这么做的父母还能理直气壮抱着等孩子出息了给自己养老的执念,这一届家长只敢默默表态,甚至更卑微:孩子只要快乐就行,爸妈养你一辈子也可以。
作为一个精力和财力都有限的父母,首先要明确一个能够达到的、清晰的教育目标。如果我们都能清醒、理智、现实地意识到这种天壤之别,我们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到最核心的事务上,而不会整天陷入猴子掰玉米的选择焦虑中,最后哪个也没捞着。千万不要把整个家庭的未来孤注一掷地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娃没有办法、也没有责任,承载全家所有人的人生。
我现在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孩子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纷纷走到了当妈的年龄。她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愿景、用什么方式教育,我不懂,也管不着,但每每听到她们的哭诉、看到她们的憔悴,作为朋友,我十分心疼她们,更不得不说一句: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
事实上,成年人应该多多关注自己的需要、健康、感情、幸福,不要欺骗自己,觉得孩子好就什么都好,这怎么可能?
越是在焦虑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下,越应该关爱自己。爱自己,不是消费意义上的,而是情感层面上的——我愿奉献,但不愿牺牲;我愿付出,但不是全部;我愿相信,但绝不迷信;我愿为人配偶、为人父母,但我首先还是我自己。
说到底,我们亲手缔造的人生,我们自己难道不是最理所应当享受这份生活的人吗?我们乐于与孩子分享,力所能及给他们一些帮助,但不要让孩子生出拥有一切的错觉,因为他们自己的未来,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创造——如同他们平凡的、努力的、想要过好自己这一生的父母。
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爱伴侣、爱孩子。很多时候,你内心拥有稳定而丰沛的爱、温暖而和煦的幸福感,比任何名师教育,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全。因为你从未强求自己,于是永远不必憎怨他人。
感情上,父母应给孩子无尽的爱;生活中,不妨让孩子尝尝不被满足的苦。
而不是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