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
对于正在读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而言,学习中的思维能力远比考试分数更重要。除了学习知识,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更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判断体系,获得解决困惑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在不断的思索中探寻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作为家长,切莫因自己的育儿焦虑和“名校情结”给孩子造成压力。
我想到之前那则北大教授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的新闻。对于6岁就能背《新华字典》的丁教授而言,看到女儿成绩不佳,哪怕只是因为学习衔接等因素,就导致其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急躁与高压,而这种焦虑心理更会传导给孩子,使之更加焦虑。
仔细分析一下,父母都是曾经的“尖子生”,内心怀有深深的“名校情结”,因此接受不了孩子的相对平庸。其实从科研成果来看,遗传对智力确实会产生一些作用,但可塑性极大。也就是说,高智商的父母并不必然就生出高智商的子女。父母一旦思想上这样认为,行动中必然会“跑偏”。
另一方面,竞争压力下的不断自我加压,导致心理失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于是压力成倍数地放大。他给孩子报辅导班,我不仅要报班,还要购买名师专享课;他给孩子一周报3个班,我就要报5个。这种竞争下,家长疲于奔命,付出大量的时间,甚至承受超出能力的资金压力,仍在咬牙坚持。
而对孩子来说,更是痛苦不堪,可能压根儿就不感兴趣,不过是应付了事。时间长了,孩子累了,要么消极以对,要么叛逆对抗。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却不由自主地“变形”成横眉冷对、剑拔弩张。一旦处于这样的僵局之下,又怎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能力和素质,去应对真正的挑战和竞争呢?
有教育专家指出,这样的“焦虑”是中国现有社会结构下长期存在的现象。在教育这个“战场”上,不同人群表达着不同的诉求,就此展开激烈的博弈,但无论什么样的博弈,家长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给予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应注重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事实上,北大的丁教授已经改变了他的观点,他介绍说,他已经顺利渡过了这道“难关”,对孩子的教育,再没有所谓的“名校情结”,孩子在学习上任其结合自己的兴趣发展,使之具备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丁教授认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到的地方,甚至是過人之处,父母不能只用一个单一的尺度来看待孩子,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势,找到最适合他的路径来协助他,让他在这个路径上充分发展,精神生活富有,思想阳光灿烂,这样每一个人在未来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善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关键在于真正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充分自信,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丁教授就是用这个办法,完美解开了困扰自己和孩子的那个“结”。那些遇到同样问题的父母们,也不妨一试。
每一颗星星,都会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这些星星点点,所汇聚成的就是深邃博大的灿烂星空。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心,它需要在自己的独立思维中展开,最初孩子们是在父母身边进行探索,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接着就是要在广阔的世界中行走,去探索更深的未知的更大的世界。
(摘自《齐鲁晚报》,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