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赐法海禅寺碑记》分析

2021-12-27 20:52王辉
当代工人·精品C 2021年2期
关键词:碑记法海禅寺

王辉

摘要:《敕赐法海禅寺碑记》记录建寺时间、地点和环境,叙述御用宦官李童集资兴建。碑文体现明英宗时期,宫廷崇信藏传佛教的文化史实,说明其文化在京都的流传、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敕赐法海禅寺碑记 建筑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距石景山区模式口村约500米,东靠馒头山,北连福寿岭,西依蟠龙山,周围松柏掩映,群山环抱,环境清幽。该寺原名龙泉寺,即在龙泉寺旧址上建造法海寺,于明正统四年至八年间(1439年~1443年)改建成“法海禅寺”,明弘治十七年到正德元年(1504年~1506年)重修。寺庙建立之初,以石碑和石柱为载体,记录宗教、建筑和艺术由来与成因,它们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考古价值。

法海寺一进院落西侧有一块石碑《敕赐法海禅寺碑记》,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立,碑文记述了法海寺由来和建造寺院情况,由正统年间礼部尚书胡滢撰写,修职郎工部营缮所副吴郡杨春、古并贾英镌。

这块石碑可以考证,法海寺由明代宦官李童集资,宫廷工部营缮所设计修建。在史料和地方志中,没有关于李童其人的任何记载。但在碑阴碑文中王振、曹吉祥、兴安,确有其人,在明廷深受皇宠。

宦官作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明代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御用太监李童为感谢列圣宠眷洪恩,修建大型寺院法海寺,其建筑高大庄严、金碧辉煌,殿内像设庄严、光彩炳耀。明代宦官修建的寺庙是中华佛教传统文化、建筑和艺术的瑰宝,是明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研究明代在北京广为流传和盛行的藏传佛教密宗的重要内容。

在《敕赐法海禅寺碑记》碑阴上,“敕赐法海禅寺助缘信官王振、曹吉祥、兴安”等人,王振是“佞佛”专权太监,正统年间,“请帝岁一度僧”违例度僧数目庞大。明英宗宠臣内侍李童为谢皇恩,于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八年(1443年)在龙泉寺旧址上重新修建法海寺。李童表达修建法海寺缘由和愿望,通过对石刻上王振、曹吉祥、兴安宦官考证,说明明代宦官修建寺庙之风极其盛行。正统年间,由于大量度僧,所以寺庙数量相当之多。如1449年9月,人云:“近年以来,修盖寺观,遍满京师”(《明英宗实录》卷183正统十四年九月丁酉)。但是经历近600年人间沧桑,明代正统年间寺庙所存之余,当属法海寺第一。它的石刻、壁画和大雄宝殿是保护尚好的历史遗存,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的珍贵文化资源。

法海寺只有大雄宝殿是明代建筑,其他均为根据碑文内容近年重建,文物保护令人担忧,在一进院落西侧的石碑《敕赐法海禅寺碑记》,右侧大面积起甲,中间脱落一部分。法海寺邻近首都钢铁厂,虽然现已搬迁,但多年来的酸雨对石刻清晰度具有腐蚀作用,还有蜗牛在其上爬行留下的酸性液体对石刻也有破坏作用,这些现象与挂虑都没能妥善处理和解决。

注:本文为作者主持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TB012“法海寺壁画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主持2018年北京市教委基本科研项目(1803—058)“北京法海寺壁画与拉萨大昭寺壁画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碑记法海禅寺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雨中游禅寺
德云禅寺(楷书112cm×36cm)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
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
白娘子VS法海
白法海:义务服务十七年
法海本非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