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人物:中国航天人

2021-12-27 05:27
环球人物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年度人物中国航天北斗

《环球人物》“2021年度人物”,我们致敬中国航天人。

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航天事业拉开了探索九天的新篇章:4月,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中国人即将拥有在太空中的“家”;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着陆火星并进行巡视探测,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6月,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三个月的“出差”时间刷新国人单次驻留太空最长纪录;10月,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顺利升空……

航天工程具有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密集、周期长、风险大等特點。按是否载人,航天系统可分为无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系统;按用途,可分为民用航天系统和军用航天系统。

目前,中国重大航天工程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行星探测任务等,每个大工程或者大系统又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同一工程由不同单位协作完成,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航天员系统的总体单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系统的总体单位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复杂的系统背后,是数量众多的协同单位、生产设备及数以十万计的科研人员。他们之中,有航天员这样令人瞩目的台前“明星”,但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为了一颗螺丝钉的安全、一个小数点的准确,他们在岗位上奋斗一生,直至青丝变为华发,仍旧胸怀牧星耕宇的凌云之志。

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始,中华民族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致力人类福祉的序幕。这是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造、不断从0到1的探索之路。从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出任新成立的国防部五院院长开始,一代代航天人还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指出,“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这些精神闪耀星河,也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人能卡得了中国航天人的脖子!

《环球人物》郑重推选“中国航天人”为2021年度人物。我们向所有穷经皓首、接续奋斗,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猜你喜欢
年度人物中国航天北斗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北斗定位仪”和“北斗系统”是一回事吗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北斗导航卫星助我去旅行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这就是中国航天
一步之遥
《现代青年》2018年度人物评选
“北斗港”再发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