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昌市 330022
古籍定义为“1911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具有中国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1]。古籍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古籍保护,提高古籍利用率。读者可运用计算机联机检索古籍书目,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实现图书馆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江西地区图书馆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建设是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中,将古籍的题名、著者、分类号、版本卷次等信息进行编目著录统一建库的过程,为读者检索古籍书目提供方便。如江西省图书馆建设的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首期发布入选第一至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目录》的古籍116部,后期将陆续发布全省善本数字影像[3]。根据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要求,笔者于2021年,对江西省33所图书馆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中,进行古籍书目元数据编目著录统一建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0所图书馆建设了古籍书目数据库,占总量的60.6%,分别是江西省图书馆、南昌市图书馆、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20所图书馆。还有13所图书馆没有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占总量的39.4%。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古籍书目元数据的统一建库,可以让读者检索到江西省各图书馆的古籍书目,实现古籍书目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
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对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建设缺乏科学统筹规划,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多为单独建库,对古籍书目数据库进行封闭管理,从客观上制约了馆与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享。
图书馆对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不够重视。此次调查的江西省古籍藏量排在前列的33所图书馆,其中20所图书馆建立了可供读者查询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但其中4所图书馆读者通过外域网可以检索古籍书目,实现了向社会开放检索服务与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享,其它16所图书馆只对本馆提供古籍书目查询服务,读者不能通过外域网检索古籍书目,图书馆对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封闭管理,难以满足读者利用古籍的需求,导致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不对外开放,成为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享的障碍。
江西地区图书馆对古籍书目元数据进行编目时,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古籍书目信息的标准著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采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通用的软件和统一标准,实现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大多数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都独立建库,闭关自守,容易造成古籍书目数据库资源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例如: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满足家谱爱好者检索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建立了馆藏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于2003年启动了“馆藏家谱数字化项目”,并开发了家谱全文影像数据库系统,已对馆内6000余种家谱进行了全文扫描,且正式向读者开放阅览[4]。在江西省也有图书馆建立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这样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浪费。
江西地区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缺乏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数量和规模。目前,江西省数字图书馆缺乏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评价机制及相关法规,缺乏组织专家对古籍书目进行评价,对于古籍资源使用的著作权界定、版权保护等问题,都无规可循,将阻碍古籍书目数据库共建共享的推进。
专门从事古籍编目研究和修复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江西省各图书馆古籍业务人员在进行古籍书目编目时,缺少古籍编目著录、文献学、古汉语、历史学、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编目古籍书目元数据有时不准确。在古籍书目数据库共建共享过程中,古籍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互通合作的意识,导致读者对古籍的认识和利用不高。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政策的导向为古籍数字化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支持和机遇[5]。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江西省高校图工委和公共馆图工委的统筹规划下,江西省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以“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为依托,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考虑各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有计划的对古籍书目数据库进行建设,提高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质量,满足读者对古籍的研究与利用,做好古籍的收藏与保护工作,重视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如2003年谢琴芳在《汉语文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管见》中分析了MARC元数据和DC元数据的特点,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古籍书目记录采用MARC元数据利大于弊[6]。
成立古籍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是开展好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保证。如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已组织全国10余家图书馆编纂《中国古籍总目》,筹建数据库,这一举措将是古籍数字化建设有组织、统一规划的良好开端,有利于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步伐[7]。2014年10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已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开通[8]。读者通过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查询书目,能够获取所需资料,实现古籍书目数据库共建共享服务模式,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江西地区图书馆开展全国古籍普查,建立统一标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如古籍编目著录以《古籍著录规则》、《中图分类法》、《四部分类法》、《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等为准则,使用统一古籍著录规范字库,准确地揭示现有馆藏,使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享建设标准规范化。如李致忠的《略谈建立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是首篇关于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文章,文章论述了制订著录规则、建立著者文档、统一分类法等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条件[9]。
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的《中国古籍资源数字化的进展与任务》中提出,要尽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迅速、合理地构建我国数字化古籍资源的体系架构[10]。搞好江西省古籍普查, 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如江西地区图书馆古籍地方志书目的元数据资源建设,可让江西省图书馆负责建立统一著录标准,再根据古籍地方志特色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中进行古籍编目,其它图书馆再进行补充,做好分工合作计划,既保护了古籍,节省了财力和人力资源,避免古籍书目数据库资源重复建设。
3.3.1 建立古籍专项基金制度
江西省还有部分图书馆没有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图书馆可利用江西省每年的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积极向学校和江西省相关财政部门申请经费支持,对古籍书目进行数字化建设,引起江西省财政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争取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有经费的项目单独立项。因此,建立古籍专项基金制度是实现古籍书目数字化的必要条件。
3.3.2 建全古籍评价机制
古籍书目元数据质量评价准则是以国家统一规划为前提,古籍书目信息的准确完整性关系到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建全古籍评价机制,决定了古籍数字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古籍开发利用的首要方向。
在江西地区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下,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古籍书目元数据质量评价准则,定期组织专家对古籍书目元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建全古籍书目数据库评价机制,使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有章可循,促进古籍书目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为实现古籍书目数据库共建共享打好基础,提高社会文化的影响力。
3.4.1 加强古籍业务人员的培训
(1)加强对古籍业务人员的古汉语、历史学、古籍保护、古籍整理修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古籍业务人员的素质。
(2)对古籍业务人员培训《CALIS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国古籍总目》、《中图分类法》、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古籍编目著录规则方面的知识,组织他们前往古籍联合编目的共建共享成员馆取经学习,提高古籍业务人员的编目著录水平。
(3)对古籍业务人员要培训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化技术知识,加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3.4.2 扩大古籍的宣传推广力度
(1)扩大古籍的宣传范围,利用媒介提高读者对古籍的认识。江西地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书目专题文献展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定期进行古籍宣传推广活动。建立学生社团参与古籍文献阅读推广工作,从古籍内容和古籍保护等方面,提高读者对古籍的了解,培养古籍保护意识。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依托“浙江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广具有代表性的是馆藏藏书票推介、馆藏墓志拓片推介、馆藏门神画像推介。复旦大学图书馆于2015年10月建立“古籍保护学社”,于2017年建立“家谱学社”,学社成员达400人次,举办了湖州访书行、上海印刷博物馆之行、参观半岛版画展等活动,旨在让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社团成员都能体验古籍之美。自山东启动“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来,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也开始了书院模式。使读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古老的、经典的文献典籍,让中华古籍真正“活起来”,开创了图书馆古籍文献阅读推广的新道路[11]。
(2)推广图书馆古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全国各家图书馆的古籍资源已相对稳定,但古籍文献重复现象严重,如《四库全书》,全国很多家图书馆都购买了,因此,馆际之间的协调合作,馆际互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高校古籍文献资源库文献传递服务试运行已于2012年4月16日正式开通,读者在资源库查到所需文献目录后,可使用“文献传递服务”获取文献原文扫描件[12]。
江西地区图书馆开展古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宣传工作,发挥各图书馆古籍资源的群体效益,运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资源的共享平台,开设多种途径,让读者通过电子邮件、邮寄资料等以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取外馆的古籍文献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推动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最终实现古籍书目文献资源远程传递达到共享目的。
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读者检索和利用古籍书目提供了最快捷的途径,打破了古籍长期封闭管理的状态,减少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成本,提高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的利用率,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