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莹莹,刘长红,刘 鸿,王蔚云,沙璐璐,陆 媛,许 睿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HRV)是用机械瓣膜或人工生物瓣膜置换受损心脏瓣膜、恢复瓣膜启闭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种方法[1]。术后需要长期或终身抗凝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自我监测,这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或行为)是一个极大的考验[2]。归因理论是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一种认知理论,通过改变个体自我感觉及自我认识、归因行为训练,重建其适应性归因行为[3]。相关研究表明,老年HRV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整体水平低下,与其认知水平、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因素明显相关[4]。归因训练(或干预)用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引导积极归因方式的形成、进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效果值得肯定[5,6]。本研究主要分析归因训练在老年HRV术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为拓宽老年HRV护理干预方式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行HVR老年患者113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有明确手术指征,且行首次HRV术者;③意识清晰、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者;④告知研究事项、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严重听力、视力、语言表达障碍者。113例中男53例,女60例,年龄60~74岁,病程4~15年,NYHA分级Ⅱ~Ⅳ级。采用分层随机法(先以性别、年龄、病程、手术类型、NYHA分级、受教育年限进行分层,再在各层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HRV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HRV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老年HRV术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疾病及HRV手术知识介绍、情绪管理(焦虑、抑郁)、症状管理(呼吸困难、心悸、胸闷、体质增加等8项[10])、用药管理(遵医服用抗凝药物)、饮食管理(戒烟戒酒、清淡饮食,禁食菠菜、胡萝卜、猪肝类食物)、规律运动(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等。并以此制作《HRV健康教育手册》及视频资料。采用发放手册、集中或个体宣教、微信支持、同伴支持、随访管理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归因训练:①组建归因训练小组:包括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心理咨询师(2名)、专科护士(7名)、同伴支持者(6名)、患者家属若干名,组织学习《HRV健康教育手册》、归因理论,组建“HRV之友”微信群、同伴支持小组(6个,每组9~10人)。围绕本次研究重点(归因方式、自我管理能力),设计HRV归因训练方案。②归因干预流程:整个干预时间从术后第2 d至出院后6个月,住院期间每周2次,30~40 min/次,出院后每月1次,15~20 min/次。③归因干预:自我认知:术后第2d开始(共2周),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法,向患者介绍心脏瓣膜病诱发原因及危害、HRV及归因理论相关知识,了解患者对心脏瓣膜病、HRV术的认知,寻找其积极行为及消极行为。引导积极因素:采用面对面、微信、电话、随访等方式,向患者介绍HRV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及成功案例,让患者感悟积极归因与自我管理的关系,知晓HRV术康复效果是自身持续努力的结果。避免消极归因:从第3周开始,分析患者自我管理低下的内外原因,矫正其认知归因偏差,改善消极情绪。让患者了解HRV术后康复效果不佳只是暂时的特殊归因,培养良好心态、建立积极归因方式,能提高HRV术后康复效果。归因方式的重建及行为训练:从第四周开始,围绕HRV自我管理设计训练内容,包括倾向因素(疾病原因、手术效果)、促成因素(遵医用药、规范饮食、功能锻炼)、强化因素(定期复查)[11]。促进适应性归因行为的建立。巩固重建归因方式:第四周开始,强化归因训练,评估归因训练效果,鼓励其归因训练情绪与行为的改变,巩固适应性归因方式。④质量控制:整个归因训练由护士长负责,建立统一的归因干预路径表,要求每次归因干预均有明确的内容、目的、干预时间,干预完后签名确认。实施多元化归因干预措施,如发放手册及归因干预路径表、面对面交流指导、微信支持、同伴支持、家属支持等。强化归因方式重建及行为训练,做好动态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1.3 调查工具①归因方式:采用Peterson等[7]编制、王纯等[8]修订中文版归因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包括6个正性事件(3个人际事件+3个成就事件)、6个负性事件(3个人际事件+3个成就事件),每个事件对应内外维度、宿命维度、普遍维度、持续维度,采用0~5分评分法。量表Cronbach’sα=0.840,本次重测Cronbach’sα=0.825。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牟绍兰等[9]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测评,包括症状管理(5条目)、治疗依从性管理(8条目)、日常生活管理(7条目)、情绪管理(3条目)、信息管理(11条目)、自我效能管理(8条目)等6维度共42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0.916,本次重测Cronbach’s α=0.852。
1.4 观察指标术后第2 d,出院后6个月,采用中文版归因方式问卷、心脏瓣膜置换术自我管理量表测评两组归因方式、自我管理能力。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归因方式评分比较术后2 d,两组老年HRV患者正性事件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两组除负性事件、宿命维度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正性事件等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老年HRV患者正性事件、人际事件、成就事件、内外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宿命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HRV患者干预前后归因方式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术后2 d,两组老年HRV患者症状管理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两组老年HRV患者症状管理等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老年HRV患者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效能管理、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HRV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分)
我国心脏瓣膜病发病约为2.5%~3.2%,老龄人是其主要发病群体,2018年7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超过13.3%[12]。HRV是心脏瓣膜病根本治疗方法,但不论使用何种置换瓣膜,术后抗凝治疗均属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相关研究表明,罹患心脏瓣膜病及HRV创伤的痛苦体验、抗凝治疗的长期性和专业性、饮食管理所带来的不适应、老年人固有的思维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HRV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整体水平不容乐观[13]。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多关注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及HRV术症状的改善,尚未深入触及到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寻找有效的干预促进其行为归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归因理论认为,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过程的一种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的变化决定了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直接影响行为改变,行为的改变又会形成新的归因,如此往复,将会导致行为改变的目的[14]。Kleiman等[15]研究认为,积极归因方式通过推论积极事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因素,可产生自豪感与动机感,消极归因方式通过推论消极事件的整体性和稳定因素,则会产生羞愧感与压力感。归因干预的目的将正性事件转变为持续稳定的适应性归因方式,规避“习得性无助”行为[16]。焦永倩等[17]研究报道,归因训练能引导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03例)形成正性事件等积极的归因倾向。本研究中,围绕归因方式、自我管理能力,设计老年HRV患者归因干预流程,通过自我认知、引导积极归因、避免消极归因、归因方式的重建及行为训练、巩固重建归因方式等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归因方式及不同维度,所得结论也支持上述文献观点。
老年HRV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下是一个客观事实,除与患者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等有关外,更与其归因方式密切相关[18]。如认为罹患心脏瓣膜病实属运气不好(宿命归因),HRV术后康复效果不佳是老年身体机能下降的必然结果,而并非自己“努力”不够。戒烟戒酒、规范饮食也会造成自己“习得性无助”。认知训练能增强患者心脏瓣膜病及HRV认知水平,积极归因引导可让患者感悟对自我管理能力的促进作用,归因方式重建及行为训练能够促进自我管理适应性归因行为的建立,动态评估与矫正则能巩固其自我管理适应性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归因干预效果,我们还构建了微信支持、同伴支持、家属支持等社会支持系统,微信既能拓宽干预内容、干预对象的广度与深度,也能保证干预方式的趣味性及患者“粘性”。同伴支持其特有的“榜样效应”、“朋辈效应”,能激发老年患者向上“攀比行为”的产生。“强权”、“命令”是家属支持的有效手段,可给予老年患者持续的监督与管理[19]。从结果上分析,观察组患者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效能管理、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张庆等[20]将归因干预应用于5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
综上,归因训练应用于老年HRV患者中,能够促进适应性归因方式养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老年HRV患者适应性归因方式、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本文研究中,尚未将老年HRV自我管理内容与归因训练有效融合,同时各种干预方式也未展开,这均是后续需要重点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