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下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建设

2021-12-27 11:14江炎骏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松山湖科学城综合性

江炎骏 ,刘 伟

(1.东莞行政学院,广东东莞 523106;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635)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继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之后建设的第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和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大平台,担负着破解我国重大科技前沿“卡脖子”难题的重要使命。构建完善的创新系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作用的关键。东莞松山湖科学城集聚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装置,2020 年7 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1]。本研究拓展创新系统的研究对象,研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创新系统建设问题,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逻辑框架,在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价值链和运行机制、借鉴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经验基础上,提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为深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框架

1.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情况和研究进展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指经国家法定程序,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批准设立,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技术研发和促进技术产业化的大型开放式研发基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引领发展新动能的战略布局[2]。自2016 年2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建设了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 年7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21 年4 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

学者们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功能、特征和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中,张耀方[3]提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引领四大功能;崔宏轶等[4]提出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等资源配置效应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功能,并通过分析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实践,认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形成了全面创新科研治理机制、全球科学人才引进机制、新型研究资金投入机制等资源配置机制;叶茂等[5]结合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全世界瞩目、全方位创新、资源高效率共享、成果高水平转化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共性特征。

由于建设时间较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关学术文献较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研究不足,尚鲜见基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践的学术文献。本研究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研究框架,研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实践,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提供参考。

1.2 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将创新系统类比为自然生态系统。创新生态是由创新组织、创新种群、创新环境等组成的网络系统,创新主体的生存发展与相关组织、创新环境紧密联系,实现共生演化[6]。区域创新系统视角强调企业以制度嵌入形式开展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包括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同质性并享有某种法定权力的区域、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基于信任和规范的互惠且可靠的网络关系等[7]。

创新价值链视角认为,创新价值链是创意产生、转化和扩散3 个连续阶段的过程,包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3 个链条[8]。三螺旋视角将创新主体分为大学、产业和政府,这3 类创新主体形成相互影响、螺旋上升的关系。

创新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一系列运行机制。陈广胜等[9]指出,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各类创新主体交互学习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空间集聚机制、非正式联系机制等。杨剑钊等[10]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匹配机制等。张公一等[11]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由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创新导向机制等来支撑。蒋兴华等[12]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主要为市场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风险决策机制。

创新系统的不同研究视角强调了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间的紧密关系、创新链条的价值属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作用,这为搭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研究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机制分析的工具。

1.3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研究框架

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科技人才、高端科研机构、产业转化平台[3],覆盖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价值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担负着开展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探索和先行先试等改革任务[3],这需要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图1 所示的逻辑框架。

图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逻辑框架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支撑各创新价值链的创新平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选址的突出特征是相对集聚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以及拥有开展知识创新的基础平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拥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龙头企业;设立成果转化平台,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的资源支撑是充足的创新要素,而集聚创新要素依靠市场自发形成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不同创新价值链条的联结也不是自动实现的,这都需要有为的政府引导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2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理论分析

2.1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价值链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包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完整创新链条,建设和规划布局覆盖各创新价值链的创新平台(见图2)。根据知识创新理论,知识创新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交互作用下创造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和创新溢出效应,能够产生颠覆性科技,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以知识创新为主要驱动力[13]。从事知识创新的主要机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则是知识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设施条件,通过参与建设重大科技装置,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全球第4 个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于2018 年3 月在松山湖科学城通过验收,并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各领域。截至2020 年12 月,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352 个课题研究[1]。同时,松山湖科学城已正式启动建设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两所高水平大学,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开设学科专业,建设与重大科技装置高度融合的学科领域。凭借重大科技装置和高水平大学,松山湖科学城拥有了从事知识创新和重大科技研究的基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随之提升。

图2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价值链

为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了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截至2020 年12 月,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了30 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发建设了一批产业应用性强的科技基础设施[1]。同时,松山湖科学城支持科技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科技龙头企业积极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启动松山湖科学城华为产业云项目,推动鸿蒙开源孵化中心落户,推动形成拥有自主技术的科技企业集群。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对接技术创新成果。截至2020 年12 月,松山湖科学城聚集40 家科技孵化器,与国际知名科技孵化器Founders Space联合建设松山湖国际创新中心;各科技孵化器在孵科技企业达1 76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94 家,获得创业投资项目为186 个、投资额约17.1 亿元[1]。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不同类型创新平台的紧密对接才能最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平台间的断裂往往造成了科研成果无法落地、产业升级缺乏创新支撑[14]。创新平台作用发挥的前提是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松山湖科学城通过构建系统性创新运行机制,尝试解决创新价值链条断裂和创新要素集聚等难题。

2.2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作用机理

创新系统作用机理是指创新价值链间、创新价值链与创新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机制,各创新机制共同支撑创新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发展[15]。创新价值链的整体效益实现有赖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有效衔接,但现实中不同创新链条的创新主体是独立运作的,因此,通过协同机制来实现不同链条和主体的互动、合作至关重要。创新要素是极为稀缺的资源,集聚创新要素需要制定科学的资源保障机制,制定有效的动力机制才能推动、维持和改善创新系统持续发展。针对创新系统运行中的难题,松山湖科学城初步构建了衔接创新价值链、集聚创新要素和激发创新活力的运行机制(见图3)。

图3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作用机理

(1)协同机制。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装置,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知识创新具有独特优势,而实现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的跨越则需要知识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协同合作。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是创新系统“惊险的一跃”,是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产学研协同和搭建形式多样的产业化平台[15]。

构建重大科技装置共建共享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围绕重大科技装置,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水平大学共建已列为广东省首批10 家联合实验室之一的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16],并合作建设两台分别定位于港澳用户和粤港澳科技产业的粤港澳专用谱仪;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联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建的多物理谱仪已成功出束,这也同时宣告我国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的成功研制与安装,极大提升本土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利用散裂中子源完成系列测试工作,推动破解核心科技“卡脖子”难题;东阳光集团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建设我国第一台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开展物理测量实验、掺硼药物细胞实验以及动物实验,为肿瘤治疗带来技术革新。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方面,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截至2020 年12 月,新型研发机构与大企业等合作共建了100 多个省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推动成立了物联网、新能源、云计算等10 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攻克多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1];推动中科院声学所与华为、歌尔声学投资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声学创新中心;推动国家体育总局与华为等联合建设集检测、认证、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动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另一方面,探索创新样板工厂、创新工场、科创训练营等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截至2020 年12 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引进创新样板工厂团队26 个,培育出产业化公司25 家,开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新模式[17];推动中科院20 多家研究所与松山湖科学城内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的30 家企业联合,推广创新样板工厂模式,成功转化中科院的一批科技成果;以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为平台,建设开放共享中(小)试车间、实验室和科研设备等科技资源的创新工场,定期举办创业辅导、项目管理等专题培训活动。与此同时,松山湖科学城、新型研发机构、知名高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等联合创建科创训练营,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健康成长。

通过建立联结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和上下游创新主体分工合作,构建了协同合作、有效衔接的创新价值链。

(2)保障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前提条件是拥有可持续供给的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研发资金和风险投资、优质创新创业服务等创新要素,这是创新要素的保障机制。

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系统,加强创新活动的资金保障。科技创新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等特征,以规避风险为导向的传统商业信贷资本较少开展创新投资,科技金融资本也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提供充足的创新投入资金[15]。政府引导基金、创新政策宣传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社会资本投资风险,从而扩充创新投入资金,为此,松山湖科学城制定出台促进科技金融和基金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建立松山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政府+银行+基金+孵化器”的创新联动模式,以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开展科技金融、上市扶持等政策宣讲,协调解决企业在上市、并购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创新科技人才引培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新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本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吸引、培养人才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15]。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搭建分布于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招才引智网络。截至2020 年12 月,与香港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知名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实行“高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制度,共有135 所知名高校、265 家优质企业参加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1];建立中俄国际高技术转移中心、东莞(硅谷)海外创新中心等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服务平台,强化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合作。

打造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提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发达的科技服务相配套,建设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服务社区能够降低创新创业的时间成本和行政成本[14]。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建设定位为“成本洼地、服务高地、政策特区”的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推动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布局创新创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示、精品样板车间等功能区块,提供创新创业交流空间。

通过构建资源保障机制,松山湖科学城集聚起一批科技人才,构建起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服务于创新创业的新型社区,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了资源保障。

(3)动力机制。由于创新过程具有高风险、高成本、正外部性的特征,将科技创新交给市场将引起创新不足的市场失灵问题,适当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15]。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政府既可以制定显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也可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制定创新激励政策,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积极构建包容式创新机制,以“充分尊重科学家、充分信任科学家”作为激发科学家创新动力的理念,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作为政府在服务创新主体中的职能定位;在支持科研资金基础上,赋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充分的自主权与决策权,积极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投身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激发实验室管理运营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企业中的派驻服务作用。

构建创新文化培育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区域文化氛围。首先,打造“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截至2020 年12 月,松山湖科学城已成功举办4 届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参赛项目3 577 个[18]。其次,依托广东院士联合会承办粤港澳院士峰会,与广东院士联合会等单位合作,积极承办2020 年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与广东院士联合会联合共建广东院士联合会东莞中心,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再次,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办由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等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松山湖论坛、量子编程与深度学习专题春季学校、海外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松山湖科学城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政策,培育创新文化氛围,对打破创新的行政壁垒、畅通创新链条、汇聚创新要素发挥重要作用。

3 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1 国内外主要经验

第一,构建以重大科技装置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体系。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开展高水平科技研究、实现前沿科技突破的重大基础研究平台,是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质子同步加速器、脉冲散裂中子装置、非对称正负电子对撞机等8 个重大科技装置,极大提升了日本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3]。安徽合肥初步形成了由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全超导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等构成的重大科技装置集群,奠定其开展国际科技竞争的坚实基础[4]。

第二,搭建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任务,重要举措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英国促进重大科技装置与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成立散裂中子源合作研发项目,推动散裂中子源与科技创新园的深入融合[19]。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田纳西大学联合成立服务于技术转移的中子科学联合研究所,制定形式多样的技术转让计划[19]。上海张江建立科技创新功能集聚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4]。

第三,健全创新资源保障机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重大科技装置的平台优势具备汇聚高端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必要条件,形成现实的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则要健全资源保障机制。美国注重资助重大科技装置的前期预研与可行性研究、重大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由联邦政府、大学、私营部门客户等按照一定比例提供国家实验室科研投入经费[3]。为吸引顶尖科技人才,北京怀柔建立全球科学人才引进机制,上海张江推出首席科学家和著名科学家领衔发展计划[4]。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建立了政府引导、来源多样化的科研资金保障机制,制定出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建设资金,争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签订联合科研资助协议,建立财政投入与科技投入联动机制[5]。北京怀柔新建综合服务配套区,上海张江设立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安徽合肥建设中科院量子创新院的科研服务中心,健全科研公共服务配套[5]。

第四,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文化氛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载体,担负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社会氛围的重任。美国制定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政策和法律体系,积极引导国家实验室从国家科技战略角度制定科技研究规划,形成独特的鼓励创新和冒险的硅谷文化[20]。安徽合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政策,探索实行中长期目标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方案决策权,建设具有科创生活体验、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安徽创新馆[4]。北京怀柔举办国家科学中心研讨会、海内外高端人才联谊会,通过影视、文创等形式发展科普服务[4]。

3.2 对松山湖科学城的启示

对标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基础与先进举措,松山湖科学城还没有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重大科技装置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较为滞后,知识创新能力薄弱;与同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明科学城联动不足,重大科技装置对科研机构、企业的开放不足,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对顶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还较弱,科研资金来源单一,地区功能配套服务不强,亟需构建高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科技政策制定的精准性不高,尚未建立针对基础研究领域创新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城市创新文化氛围较弱。同时,松山湖科学城拥有国家重大科技装置和省级实验室,地处制造业发达、国际化程度高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应用市场广泛,依托高端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科技人才,拥有较雄厚的财力基础,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政商环境,初步具备构建创新系统的基础条件。为建设相对完善的创新体系,松山湖科学城需要在已有创新优势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进经验,大幅提升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运行机制。

4 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思考

在深入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价值链和运行机制、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如下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思考。

4.1 加强基础科研系统建设

在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进一步发展基础上,争取新建一批重大科技装置,形成重大科技装置群。加快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阿秒光源科技设施,争取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阿秒激光科技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聚焦材料、信息、生命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建设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专业领域科技设施。

推动布局更多与重大科技装置密切协同的科研平台、吸引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及任务落地的基础研究平台,加快建设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交叉科学研究平台,争取国家实验室布局于松山湖科学城,提升基础科研能力。

4.2 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规划衔接、重大科研选题和攻关、产业布局等领域重大决策协商机制。推动与光明科学城联合设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专项基金,共同开展基于重大科技装置的科学研究工作,拓展交叉科学领域合作研究,针对新兴产业领域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

构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与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合作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重大科技装置运行计划、功能分布等指标信息,设立重大科技装置科研基金,资助有需要的企业使用重大科技装置,成立重大科技装置专门协作机构,促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4.3 构建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资源保障机制

推动各层级人才计划向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研究人员和创新团队倾斜,通过设立基础研究重点领域课题来精准招引关键技术人才和团队,实施特定“双聘制”高层次人才与全职人才同等待遇政策,争取将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评审权下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探索财政与科技金融协调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机制,制定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专项资金政策,联合设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金会,强化贴息、奖励等间接支持方式,实施依据创新领域、阶段的差异化扶持政策。

坚持以国际标准提升松山湖科学城科技服务功能,加快引进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测试检验、技术贸易等科技服务机构和港澳金融、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机构,争取创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创新支持中心,创建一批高标准国际化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综合医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消费和艺术展示聚集区,建设主要服务于国际科技人才的国际社区。

4.4 构建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的动力机制

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积极探索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制,推动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的公开征集制度、定期发布制度,构建针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非常规评审与支持制度。

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杰出科技人才以及创新创业企业典型的宣传,树立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升格为广东省政府、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高端科技论坛,推动形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半小时学术交流圈”,加强同国际大科学装置研究平台的科技交流,营造良好的科技交流环境。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投获奖优质项目,培育创客文化。

5 结论

本研究借助创新价值链和创新运行机制等创新分析工具,构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研究框架,深入分析了松山湖科学城的创新链条及主要创新平台,全面解析了畅通创新链条的协同机制、汇聚创新要素的保障机制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动力机制,总结出构建以重大科技装置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体系等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系统建设等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搭建链条完整、运行畅通的创新系统,然而,松山湖科学城创新链条还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等创新短板,协同机制的开放性还不够,保障机制对高端创新要素的保障作用不足,动力机制的激励性、全面性还不足。本研究在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层级的提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也应升级迭代。

猜你喜欢
松山湖科学城综合性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才艺专辑
南沙未来15年最重要规划出炉!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中国梦,少年梦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神秘的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