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喜东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2015年春节前夕,他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今天,我们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仍然要面临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为新时代增添精神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研究延安精神如何对民本思想进行升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主张治国理政要重民爱民。民本思想最早出自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周公的思想,由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继承者孟子相继完善和发展,成为后世历代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治国安邦、建功立业的主要理论依据。
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仁政的主张上。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有四句十分明确表达他民本思想的话,其一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其二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三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其四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可见,孔子把重民爱民的原则摆到了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上。
孟子的民本思想相较周公和孔子更进了一大步。他反复论述并具体分析了德治,并把德治看成是实行仁政或王政的保障。据《孟子》记载,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孟子的民本思想里,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和国君被摆在次要的位置上。可见,孟子把民本思想表达得更鲜明生动。
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对民本思想有更形象的阐释,据《荀子集注》记载,荀子曾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以水舟关系比喻君民关系,很有说服力。
道家也主张给民众一定的自由,不应过多干涉他们,无为就可以无不为。
民本思想被历代王朝不同程度地采用,取得了相应的实效。西汉初期,自汉高祖起就把民本思想付诸实施,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汉景帝、汉文帝相继认真实施这一方针,终使汉王朝至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
唐太宗很重视民本思想的实施,也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成功开创了盛唐开端的“贞观之治”。他多次晓喻臣下“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道理,告诫官吏们务必以民为本。
此后的赵宋王朝、朱明王朝、清王朝都在建立初期实施民本思想,都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较好地恢复了社会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奠定了王朝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
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历代统治者,尤其是王朝的开创者大部分都实施民本思想,能够注意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关注民生,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确保百姓安居乐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局面的形成。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民本思想中应体恤民情的合理因素,逐步发展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道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就是对民本思想的升华,即通过批判、继承和发展,使民本思想产生质的飞跃。
延安精神把人民摆在国家权力主体位置。延安精神对传统民本思想中固有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封建唯上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强调民主自由,强调国家权力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不再像传统民本思想那样把人民仅仅当作被统治的对象,而是把人民提高到国家权力主体的地位,并有明确的制度性保障。例如,毛泽东在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作演说时指出:“陕甘宁边区所实行的是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没有超过革命的三民主义的范围。就目前来说,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8-809页。众所周知,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实行“三三制”组织原则,其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确保代表社会各阶层的人民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参政议政,边区政府由此形成的浓厚的民主氛围,代表了最广泛的民意,凝聚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延安精神具有浓厚的民主革命性。在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百姓没有民主和自由,只有服从与忍受。相对照,延安精神则截然相反,它强调为人民服务,是为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服务,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强调民主的重要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延安精神对官本位观念、封建专制、官僚主义、人治文化等都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教育引导共产党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因此延安时期呈现出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局面。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干部队伍的衣食父母。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该只是一种挂在口头上的政治宣传或政治道德,而是一种现实需要,是全体党员必须做的。延安精神所倡导的民主与自由的观念,所奉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体现了上述思想,因此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这种精神应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为我国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以来,虽然提出了与几千年封建专制社会决裂的政治主张,即三民主义,但是这个主张并没有被更广泛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本身又存在着与中国社会矛盾不相适应的致命缺陷,结果缺乏广泛支持而没有发挥多少实际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的,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夙愿。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正是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要求。
从实践看,延安精神以群众路线的方式把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延安时期是关于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的论述十分丰富的时期,例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等。中国共产党以新制度和新政策的保障作用,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以英模人物模范行为的激励作用,以建立群众团体的组织作用,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构建起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以政治清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引发了来延安的中外人士惊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延安精神把民本思想推向革命性的升华,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的解放,从而唤醒了空前觉悟,由此爆发出惊人的集体力量。当初,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地瘠人贫的状况带来的困难非常大。但根据地广大军民与中央红军生死与共、共渡难关,积极筹粮筹款,踊跃参军参战,数万民众自愿参加战地勤务工作,组成的运粮大军川流不息地活跃在陕北崎岖的山路上;许多妇女毅然放下自己家里的活计,为中央红军赶制御寒被服;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苏维埃干部带头参军,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参军的感人情景随处可见。得知中央红军缺衣少鞋,苏区群众夜以继日缝衣做鞋。有的地方还组织妇女洗衣队、缝补班,为红军伤病员服务。党中央转战陕北一年多取得了节节胜利,完全得益于良好的群众基础。佳县老百姓为支援西北野战军前线作战,吃的是野菜、树皮和谷穅。毛泽东十分感动,给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这些真实而感人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变强,虽屡次遭遇失败和挫折,但最终稳步走向了全面胜利,是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进行借鉴吸收。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一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充分显示出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中人民的主体地位是明确而巩固的,同样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核心理念中的民本思想已经得到升华,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而这正是延安精神所完成的革命性飞跃!
在新时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走好群众路线,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砥砺前行。
(作者系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