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农田林网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以小涧为例

2021-12-27 05:59:49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网林带防护林

陈 彪

(蒙城县农村农业局小涧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蒙城 233500)

关键字:农田林网;现状;问题;建议

0 引言

农田防护林网对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道路改造、部分大型项目(小涧镇境内实施华能风力发电项目)建造实施,导致部分林网消失。小涧镇农田防护林网树种主要采用杨树,近年来出现了树木过高导致农作物光照不足、杨絮飘落污染环境这两大难题。导致群众对杨树乱砍乱伐,小涧镇农田林网建设难度逐渐增大。本文针对小涧镇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1 小涧镇农田林网现状

小涧镇地处淮北平原,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杨树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小涧镇农田林网建设基本上采用杨树作为主要树种。小涧镇共有耕地面积0.84万hm2,林田林网面积0.76万hm2,林田林网率达90.15%。小涧镇一级林网面积为0.11万hm2,主要集中在“三线三边”,农田林网质量较高。二级三级林网面积为0.65万hm2,农田林网质量较差,普遍存在断株、少棵,甚至部分路段新栽植农田林网成活率不足30%,出现“活人种死树现象”。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

镇村规划设计意识淡薄,随意性较强,特别是新修建沟渠、道路、荒地,有的设计农田防护林网格过大,有的设计不能成网;林带宽度、密度不按科学合理的要求设计;树种选择随意,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田间路林带设计不合理,易导致大型机械破坏林带树木。存在树不成林、有林不成网、缺株断档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

2.2 农田林网质量不高

小涧镇90%以上的农田林网都是杨树,林分多为纯林,混交林比例低,抗逆性差,结构不稳定,抵御病虫害能力下降;目前小涧镇30%林网已经进入更新采伐期,存在只采伐不更新的现象,更新迭代速度较慢;部分林带缺株断带现象严重,有的林带树木大小高矮参差不齐,综合防护效益较低;有些林网结构不尽合理,只注重种植乔木,而忽视了灌木,没有做到乔灌结合,农田林网质量不高,林带的防护作用大打折扣。

2.3 农田林网资金投入较少

小涧镇是典型农业大镇,财政资金来源有限,财政资金紧张,林业投入经费有限。上级部门也没有积极扶持农田林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导致林网资金投入较少。

2.4 群众注重眼前利益,易出现破坏林带现象

由于农田林网建设主要是利用田间地头、沟渠坝岭、机耕路、主要干道、河流两侧进行植树造林,采用树种基本以当地落叶乔木为主,群众对农田林网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在田间栽树影响到近旁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经济利益忽视农田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这种短期利益的冲突如不加以协调解决,常会导致林带被破坏的现象,尤其是春季新栽植树木,秋季成活率基本低于30%以下。

3 建议及措施

3.1 精心规划,总体布局

要以全镇为单位进行总体规划,绝不能分村实施,要结合全镇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系统规划,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及机械化作业影响。农田林网树木栽植必须按规划设计进行栽植。特别是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的土地,要高标准起步、高规格建设,主林带基本与主风向垂直,以高大乔木为主无絮杨、泡桐、梧桐树,副林带可选择女贞、红叶石楠等低矮灌木,科学规划不仅能够解决了树木过高导致农作物光照不足、杨絮飘落污染环境这两大难题,还能充分发挥农田林网防护作用。

3.2 明确责任,加强管护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林木管护难,农田林网的树木管护更难,必须把林业机制创新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田防护林管护的根本措施来抓,一定要按照“谁栽、谁管,谁有、谁收益”的基本原则正确协调和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坚决不栽无人管的树,做到责任明确。同时要通过及时颁发树木林权证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切实保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3.3 转变政府职能、拓宽资金来源

放活林地承包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等政策要求,政府从林权所有者中撤出,转到管理和服务层面。通过采取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造林,鼓励群众及企业投资造林,真正使广大林农得实惠,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3.4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要通过各种形式,运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农田林网对于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巨大防护作用和效益,宣传其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防护林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5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推广新技术

造林不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而且还有广泛的群众性,群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要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造林技术水平。为改变广大群众造林水平偏低的现状,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需要,要多层次深入培训管理技术人员,编印技术小册子等技术资料,多角度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更新观念,强化质量意识,要彻底改变造林就是挖坑栽树的陈旧观念,尊重科学,按技术规程办事。

3.6 科学实施,提高质量

把好种苗质量关,科学整地,精心栽植,加强抚育管理。大力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林带单一,提高林带抵御灾害、病虫害的能力。调整农田防护林树种结构,筛选引进抗逆性强、防风效益好的适栽树种,构成多树种的农田林网结构模式,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网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在更新采伐设计上,应尽量避免林带皆伐,应采取间伐、渐伐、轮伐等方法,并做到采伐与更新相衔接,尽量延长和延续林带防护功能。利用最新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

猜你喜欢
林网林带防护林
寅阳镇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完善农田林网建设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吉林农业(2017年11期)2017-11-13 17:30:07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浙江林业(2017年8期)2017-11-13 03:31:46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天津科技(2015年8期)2015-06-27 06:33:38
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对策
建设防护林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0
浅谈平原农田林网的发展与保护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