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秀,乔小胖,蓝黄丽,林刚云,屈达才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蚕桑产业不仅是我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也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象征。广西发展蚕桑产业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蚕桑生产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农业之一,也是广西蚕农尤其是偏远地区蚕农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广西区政府还将蚕桑列为“10+3”之一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扶持与发展,目前形成了桂西北(以河池和百色为主)、桂中(以柳州和来宾为主)、桂南(以南宁和贵港为主)三大蚕桑生产优势产业带。据国家蚕丝办统计数据,2019年广西桑园种植面积达295.78万亩,约占全国的25%,位列第一,比第二名四川省(225.19万亩)多70.59万亩[1]。广西作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蚕桑产业的转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快蚕桑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才能引领我国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
目前,广西蚕农对桑园机械的应用主要体现两大特点:一是机械应用面不大,能实现机械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是种植大户、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产业园区,桑园种植面积小、养蚕量小的散户蚕农仍然采用传统人工管理;二是目前广西蚕农、蚕桑企业等使用的大部分机械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3]。
桑园管理的机械化应用涵盖耙地开沟、桑树种植、水肥灌溉、桑叶采摘、病虫害防治、桑枝伐条和粉碎等[4]。就机械化应用现状来看,广西桑园管理机械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各环节机械化应用程度大幅提高,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自治区农机化服务中心加大了科技扶贫力度,增加了桑蚕生产机械化扶持力度。目前,农业机械的应用主要有中耕机、翻耕机、电动伐条机、桑枝粉碎机等;在水肥灌溉方面,管道喷灌系统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杀虫灯、诱虫板、喷药机等得到广泛应用,一些项目示范基地还实现了植保无人机飞防。
为了促进桑园管理机械化的发展,广西政府设立桑蚕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桑园机械化探索。先后研究出适合机械作业的宽窄行栽种模式(宽行行距50 cm~70 cm、窄行行距30 cm~50 cm),选育了适合机械化采摘且产量更高的条桑品种,并相应研制出适合应用于条桑采摘的单人乘坐式桑树伐条机,有效降低了桑叶采摘环节的人工成本,提高了桑园劳动效率,保障了养蚕桑叶的供给。但由于广西蚕区丘陵、山地的地形限制,以及蚕农分散、种养规模不集中、蚕农接受度低等因素,目前条桑种植及机械化应用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仍需今后继续研究推广[5]。
机械化技术养蚕旨在减轻蚕农劳动强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基础设施上主要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养蚕大棚为主,以共育室、贮桑室、蚕沙处理池等为辅,并配备相关的传感器、控制器等[6]。养蚕作业机械化应用上则包括投料、消毒、上簇、采茧、蚕沙处理等环节,涵盖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大蚕饲养等全部生产环节。目前,在广西养蚕作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蚕房机械有电热升温补湿装置、温湿自动调控机、水帘空调机、轻简型塑料蚕框、切桑机、轨道喂蚕车、方格蔟自动上蔟装置和方格蔟高效采茧器等。其中,在消毒防病方面,多使用机动喷雾机、高压蒸汽消毒和固定管道清洗消毒设施;在蚕种催青和小蚕共育方面,多使用电热升温补湿装置、轻简型塑料蚕框和切桑机;温湿自动调控机、水帘空调机、轨道喂蚕车、方格蔟自动上蔟装置和方格蔟高效采茧器等则多应用于大蚕地面育的养蚕大棚[7]。
近年来,广西养蚕作业上不仅机械化应用程度普遍提高,许多自动化技术也在逐步取代人工技术,个别示范园区基本实现了养蚕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蚕农效益[8]。
除了桑园管理与养蚕作业,蚕桑产业的机械应用还包括蚕茧烘干机、蚕用清洗机、消毒机、蚕沙处理机械以及各种蚕桑资源综合化利用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等。其中,在蚕茧烘干方面,广西长期以来使用率最高的机械是83型烘茧灶,近年来,热循环多功能烘茧灶、高效节能烘干灶、轻简型空气能自动烘茧机、自动热风循环烘茧机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养蚕环境消杀方面,使用的机械多是电动清洗机和喷雾机;在桑叶消毒方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成功研制了一套自动洗消(毒)桑叶生产线,桑叶消毒效果和工效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整体的转型与改革,多数农业产业已逐步完成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转型。蚕桑产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同样面临着现代化转型,要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分散种养向集约化种养转变,由人力向机械化转变[10]。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蚕桑生产方式必将发生转变。机械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广西蚕桑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老式农耕器具养殖、人力手工操作、生产环节分工模糊、散户养殖、家庭养殖向养殖器具智能化、操作自动化、人员分工明确化、生产模式集约化的现代养蚕模式转变。这是实现蚕桑产业标准化、省力高效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绿色生态,蚕桑生产向高效率、高产量、高品质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快广西蚕农种桑养蚕的机械化应用发展,利用科学技术帮助蚕农改善当前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等情况。转变传统种桑养蚕模式,降低劳动力消耗强度,帮助养殖企业等降低劳动力投入成本,为广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调查显示,目前广西蚕桑产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逐渐呈现老年化态势,广西蚕农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70%,而大部分散户蚕农仍保持传统手工操作,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业收益[11]。对于养殖规模较大的蚕桑基地、蚕桑园区以及养殖企业而言,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是阻碍其扩大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2],蚕桑生产机械化发展能解决这类问题。蚕桑生产机械化发展一方面能解放蚕农劳动力,提高包括桑园种植、蚕房养殖、综合资源利用等在内的整体劳动效率,有效促进蚕农增产增收;另一方面能有效改变现有的分散种养模式,促进规模化种植、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格局与产业发展要求。省力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层出不穷的新农艺和新技术要求蚕桑产业有更方便、更快捷、更智能的基础设施作为转变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其中,机械化的发展落实是促进蚕桑生产方式转变的首要选择,是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骤,也是市场发展与社会关注的重点[13]。目前,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蚕桑产区都在培训推广省力化、自动化的种桑养蚕技术。这些技术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便是蚕桑生产机械的推广普及,只有借助于机械化,这些新农艺、新技术才能得以实施和推广。抛却机械化谈省力化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机械化的发展就没有蚕桑生产省力化的发展。
要推进蚕桑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转变,必须要实现规模化、省力化、集约化、设施化、自动化、智能化。而推行蚕桑机械化生产,将会对蚕桑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广西实现蚕桑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14]。多年的蚕桑生产经验显示,蚕桑产业的发展仅依靠历史、文化基础和传统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转变思维观念、改进生产方式,推广起点更高、水平更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省力化、集约化、智能化种桑养蚕才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15]。同时,发展蚕桑产业机械化还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生产转化,有效降低蚕农生产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是今后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就广西蚕桑大市区域来说,广西蚕桑大区多分布于石山区和偏远山区,这些区域受地形限制,蚕桑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推广难度较大。例如,桂西北蚕桑区的河池和百色多石山区,其中,河池的巴马、东兰、凤山、南丹、天峨,百色的乐业、凌云、隆林等地农业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仅在5%~20%。由于石山区能供蚕桑种植使用的土地面积小且土壤贫瘠、地块分散,蚕桑机械化推广难度大,发展程度低。当地蚕桑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偏低,蚕农多使用牛耕、人锄、手工采桑、家庭养殖等较原始的劳作方式开展生产[16]。
就全广西蚕桑机械化发展情况来说,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多数农业产业相继扩大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整体农业机械水平有所提高。2020年年底,广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相较之下,蚕桑产业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农业产业,据评估,广西蚕桑整体机械化率仅有20%左右。
广西作为国内蚕桑产业第一大区,设有许多蚕桑产业研究机构,区级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市级有各地蚕种展、蚕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许多专门针对丝绸、蚕种、桑树等生产、利用、管理、研发的课题与实验,多集中在蚕桑品种的培育、茧丝绸的制作等方面。专门针对蚕桑机械化的研究机构较少,也没有专门的蚕桑农机服务机构,针对蚕桑机械化的科研投入较小,参与研究的人员中同时掌握机械与蚕桑专业知识的更少。又由于专业化生产方式限制,机械使用量、使用频率与其他产业不尽相同,蚕桑机械研发相对其他机械投资回报风险更大,相关机构和农机企业创新力度不够,研发热情不高,阻碍了蚕桑机械的发展进步。虽然有少数科研机构和蚕农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自主研发,但整体研发数量和创新进度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现有的一些机械直接从其他农用机械上简单转移到蚕桑生产上来,操作不适配,适用度不高,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性价比达不到要求[1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的双重影响下,农村劳动力呈现老、弱、妇的特点。目前,广西农村仍在养蚕的农民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或劳动力较弱的妇女。虽说近年来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农民工、技术带头人等人员返乡创业,但目前的主要形势是极少数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年人领头带领大批老年人进行生产,主要青壮年劳动力仍选择外出务工,部分返乡人员也不愿意长期从事劳动力消耗大、生产作业繁杂的种桑养蚕工作。后备适龄劳动力的缺乏已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18],在此情况下推行蚕桑机械化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目前农村主要从事种桑养蚕的老、弱、妇蚕农的劳动力不强,急需机械帮助改善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些蚕农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高,对现代化机械的操作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蚕桑机械化的发展[19]。
过去向农村推广应用蚕桑新技术、新设备的人员主要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但近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年轻的技术人员向城镇转移,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跟不上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农村技术推广网络出现断层。虽然广播、电视等的普及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但由于蚕桑生产环节多工艺、多程序的专业化要求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基层农技人员仍有较大缺口。同时,很多蚕桑生产管理和指导部门面向基层蚕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时,由于专业限制只能较单一地针对相应生产技术进行辅导,无法提供涵盖蚕桑机械化的指导。多数蚕桑农机的推广应用依靠农机公司和农机部门,由于双方各有专业限制,单一方无法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与培训[20]。即使部分农户购买了蚕桑机械,也因缺乏专业指导,无法科学使用,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蚕桑农机人才的匮乏,使蚕桑机械化发展缺乏重要推动力。
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加强蚕桑机械化宣传,形成从政府、社会、科研机构、蚕桑企业、蚕农等由上至下的蚕桑机械化发展共识。政府投入蚕桑科研资金时,除了蚕、桑品种培育,扩大对技术的投入,还应增加蚕桑机械化方面的科研经费支持。鼓励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农机公司等加强蚕桑机械研发,积极开展蚕桑生产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从广西蚕区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蚕桑品种等特点出发,积极制造符合广西实际蚕桑生产需求的机械,示范推广符合广西蚕桑生产流程的机械化技术。科研院所等还应积极建立和其他蚕桑省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蚕桑生产机械,加快构建广西蚕桑机械化自主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提高蚕桑机械化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21],加快广西蚕桑机械化发展步伐。同时,在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增加蚕桑机械的数量和补贴额度,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和引导蚕农购买、使用蚕桑机械,推动蚕桑机械化发展。
引导目前以散户为主的蚕桑经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等转移,调整广西蚕桑布局,转变蚕桑发展模式,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生产格局,推动蚕桑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通过政府、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等的介入,根据广西各地蚕桑生产实际情况与机械化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引导蚕桑生产机械化发展,优化机械化种桑养蚕技术,增加蚕桑机械设备投入[22]。引导蚕区创建科学合理的蚕桑机械化生产模式,从省力化、机械化、智能化出发,全面提升蚕桑生产效率[23]。使机械化技术渗透蚕桑生产全过程,实现从桑树种植、桑园管理、桑叶采摘到小蚕共育、大蚕饲养、自动上簇、机械采茧等全流程机械化操作,形成机械标准化生产的新农艺过程,构建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以科研院所为蚕桑机械研发主力,以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产业园区为主要阵地,以蚕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要桥梁,以农机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蚕桑农机的引进试验、应用推广和展示示范。引进、培养农机农艺复合型人才,通过项目扶持等方式建立蚕桑机械化示范基地。免费为蚕农提供蚕桑机械化技术培训,通过现场示范、效果展示、效益对比等方式向蚕农科普蚕桑机械。利用蚕桑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蚕农合理购置、科学使用蚕桑机械[24]。逐步转变蚕农观念,改变生产方式,以点带面稳步提升整体机械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蚕桑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蚕桑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健全的蚕桑专业社会化组织服务是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步骤,是推动蚕桑产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首先,建立专业的蚕桑机械化服务组织,进一步细化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要求和机械配备要求,减少各环节不必要的重复,有针对性地使蚕农掌握各环节生产技术,有效提高机械化作用。其次,全面提升蚕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蚕桑产业机械化发展,甚至所有农业产业的机械化发展,都离不开从上到下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提高机械化水平的第一步。提升蚕桑从业者整体素质的方法有:吸引青壮年从事蚕桑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动老一辈蚕农进行机械化转型;加强对从业者的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提高蚕农对机械化的接受度;引导蚕农散户到专业大户、产业园区等就业,促使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提升农民个体的技术水平[25],提升整体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