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节、目的变化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21年版教材的修订

2021-12-27 14:06张维功陈善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旧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张维功 陈善友

摘要:从章、节、目的变化,对《纲要》课2021年版教材修订进行研究,深入把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准确理解教材章、节、目修改上的具体考量,深入领会教材内容变化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这对做好《纲要》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纲要》课;2021年版;章、节、目;修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适时修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教材建设的必然规律。对《纲要》课2021版教材(以下称《新版教材》)与2018版教材(以下称《旧版教材》)进行比较,深入把握新版教材修订的精神,领会其修改的内在逻辑和具体考量,对于做好《纲要》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入把握新版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从新旧两版教材结构比较上看,旧版教材结构是1篇导言三编综述11章(37节105目),新版教材结构是1篇导言10章(36节117目)。

编的层面,新版教材摒弃旧版教材上编、中编、下编分编结构,删除了三编综述的内容,采用按章来组织教材整体结构。旧版教材上编综述部分内容出现在新版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三编综述的其他内容整合进新版教材的导言中,以中国近代史综述和中国现代史综述形式出现。

章的层面,新版教材将旧版教材第8章和第9章合并为1章,相比旧版教材少了一章。十章的标题有六章都做了修改。

节、目的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节、目的标题修改;节、目的顺序调整;节、目的删除;节、目的新增。

近代史部分修改主要是节、目的标题的修改,内容上整体上变化不大,有1处目的整合,1处目的删除和1处目的新增。

第六章第二节将第三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四目“全民族抗战开始”整合为一目,标题修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七章第三节第三目“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删除;第四章第三节新增1目“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中国现代史部分,变动幅度较大,除节、目标题修改外,节的删除、节的新增,目的删除、改写、新增都比较多。

第八章,由旧版八、九两章(6节17目)内容合并为一章(5节16目),内容上变化并不是太大。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旧版第三节第四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成为新版教材第三节,标题修改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三个“目”是“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这一修改突显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第九章对应旧版教材第十章,有目的顺序调整,目的删除和新增,旧目的内容改写的非常多。第一节二三两个目的顺序做了调整,“改革开放的起步”和“拨乱反正的完成”对调,体现逻辑的严谨性。第二、三、四节的目几乎做了全部改写,改写后的目表述上更加注重有具体内容。新增关于党的建设两个目的内容,即第二节第二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第四节第四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十章,对应旧版教材第十一章,是本次教材修订最大的部分。第一节新增3目,第二节内容删除,第三节调整为第二节,原有的目只保留一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增5目,新增第三节5个目都是新的内容,涉及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内容。

从对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变化和新增内容上看,本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成就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百年历史做了四个历史时期的精辟概括,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原教材的四章(第8-11章)内容修订为3章(第8—10章)的内容,集中对应三个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8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9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第10章)。原教材第8章第9章两章合并为一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合并为社會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的是七一重要讲话关于党的百年历史分期重要论断的内在逻辑。

新增的内容,如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是十九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些都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准确理解新版教材在章、节、目的标题修订上的具体考量

这次教材修订,从章、节、目的标题修改上看,修改量很大,标题凝练更加注重精雕细琢,更加强调要准确、简洁、鲜明,符合逻辑。

从章的标题看,10章标题有6章做了修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修改为“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原标题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前所未有的劫难,标题的中心词是“斗争”,“斗争”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不能真切反映进入近代后在面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而奋起的反抗,用“抗争”就比“斗争”准确。新标题“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既交代了时代,又能准确反映在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磨难奋起抗争的苦难辉煌史。

第二章标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修改为“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增加了“不同社会力量”新的修饰限制语,突出了主体,更具体,回答了“是谁”的问题,这类修改在本次章、节、目的标题修改中非常普遍。如第四章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修改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突出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类评价性比喻类形象性的语言一般不适合做历史教科书章节的标题,标题应客观中性,不能过多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从而影响历史叙述的客观立场。第七章标题“为新中国而奋斗”。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奋斗、创造也可以說是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七章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为夺取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修改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增加了“建立”一词后范围界定就更准确。第九章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发展”本身就是继往开来,含有接续的意思,有语意上的重复,标题修改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增加“改革开放”,突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突出作为百年党史重要历史时期的划分。

从节、目的标题修改上看,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修改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是概念内涵较为抽象,理解上有困难,代之以“西方列强”就非常容易理解,如上述对章的标题分析所言,在章节目的标题拟写,在对历史事件陈述中应回归事件原本的“主体”。这类修改很多,如第二节第二目标题“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修改为“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义和团”、“列强”作为这一历史事件过程的主体在标题中体现就更具体。还有第二章第一节标题“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修改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第五章第一节标题“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五章第二节第二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修改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第六章第一节第二目“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修改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等。

标题拟写中,应谨慎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使用不当会造成表意上的不准确。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修改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全面确立”,“全面”本身就难以说清楚,“确立”还给人以“固化”的印象,没有“建立”表述上的到位。这类修改还有第九章第二节第一目“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修改为“改革开放的展开”,删除了“全面”。

标题拟写中,应尽量少用抽象性表述,代之以具体实在的内容。如第七章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修改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九章第三节第一目“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

三、深入领会新版教材内容变化对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教材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删减和增改,反映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新成就和理论创新成果。教学中要深入领会这些修改的内在逻辑、具体考量,要把修改的意图、精神作为教学指南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原有教材三编分别有综述,从教学实践看,综述部分的教学和其后各章节的教学,在内容上重复交叉很多,内容取舍上有难度。这次删除了上中下三编综述部分内容,集中在导言部分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做总综述,便于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整体上把握,解决了先前综述部分与章节教学上内容取舍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删除三编综述,整个教材结构上各章连贯一起浑然一体,不像之前那样把教材割裂为三大块,这种贯穿性的整体性意识要在教学中体现。

这次教材修订,根据百年党史四个历史分期的重要论断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教学中要落实关于党史历史分期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教材中新增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创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教学重点,中国现代史部分变化大,教学侧重点就要放在这部分。

这次教材修订,新增的内容中有两个方面,可谓之特色。一是新增加了党的建设方面内容。如第九章第二节第二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三节第四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十章第二节第二目“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第六章第四节第六目“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连贯起来形成一条线,体现了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自身建设的历史。二是新增“一国两制度”“香港澳门回归”的内容,如第九章第二节第四目“国防战略的转变、“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第九章三节第三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与两岸交流扩大 ,第九章第四节第三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章三节内容中都咬定一个问题在教材中是首例,第十章第一节新增的第五目“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也是谈到这个问题,这些都突显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教学中对这些问题需要作为重点、难点,讲深讲透。

基金项目:

1、张维功:2020年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两性一度”和“八统一”改革创新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20011)。

2、陈善友:2020年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20012)。

作者简介

张维功(1968-05),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陈善友,本文通讯作者,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E-mail:379000793@qq.com。

猜你喜欢
旧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遗失声明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