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艺 李健敏
摘 要:通過中国现存的南方传统建筑为基础,结合其文化背景和地理条件,最终将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全方位的研究,使得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同时也加强了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认知。
关键词:建筑;技术;艺术
一、研究背景
建筑艺术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它并非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技术,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表现。自从南宋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渐南迁,使得南方既具特色又高度发达的建筑和艺术文化被不断滋养。
建筑风格还源于南方当地居民的风俗文化和对审美的理解,受到气候、通风、排水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风格自由,装饰也比较写实。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建筑可分为:徽派、苏派、闽派、京派、闽派、晋派、川派六大类。其中不论是苏派秀丽精美的苏州园林,还是独具特色的徽派庭院,皆是我们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传统建筑的代表。
二、中国南方传统建筑的研究
(一)徽派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朝著名作家汤显祖留下的赞叹。远瞰徽州的古村落,山谷之间烟雨朦胧,山脚下的粉墙黛瓦,或依山傍水,随波就势,或四面环山,蓄水成湖,与大自然共同构成了"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景观格局。整个村庄给予了人以幽静、典雅、古朴之感。
徽派建筑亦兴起于此,民居、祠堂、牌坊,因其独特的构造结构,营造装饰,被后世誉为徽州“三绝”。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厢房夹正堂,是徽州最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在徽州山多地少,房屋之间的距离很小,形成许多窄道小巷,人们用高墙围住房子,只留下小窗户或小门。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贼的屏障,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紧凑地构造,木构架的房子,一旦起火,火势容易蔓延,因此,人们在传统人字形屋顶的基础上,发明了阶梯状山墙,以此阻止火势蔓延,这是封火山墙的由来。因铺以黛瓦,形似长着黑鬃毛的白马,所以又称马头墙。马头墙形态各异,变化丰富,层层叠落,形成“五岳朝天”之势。徽州四季分明,夏季多雨,为了防潮和美观,人们在外墙表面刷上白垩粉,形成鲜明对比的粉墙黛瓦构成一幅饱蘸墨香的水墨画卷。
徽州民居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其单体建筑,围合形成庭院,呈现出凹字形、回字形等多种平面形式。四周是高墙,外面几乎没有瓷砖,只有一个狭长的天井,起着采光、通风和与外界沟通的作用。富有的人家会在天井砌上水池,养鱼赏花以增添情趣。天井院落里面,四周的屋顶向内部倾斜,每当下雨时,雨水汇聚流向院内,形成漂亮的水帘,被形象地称为“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寓意着徽商们“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
穿过天井来到厅堂,为了留出更大的室内空间,厅堂在中间使用抬梁式构架,且大梁插入前后桩身,山墙部分则使用穿斗式构架,能够适当的节约木材。厅堂的陈设颇为讲究,靠墙壁陈设长条木案,案上摆放自鸣钟、花瓶和古镜,寓意终身平静(钟声瓶镜)。
庭院深深,容纳一方天地,承载一家生活。明清时期,官方限制着民居的规格大小,人们便以雕刻装饰来体现各自的家庭地位与财富。砖雕、石雕、木雕,徽州三雕应运而生,普通人家的大门只在门框上部用砖砌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盖瓦片。规格更高的门楼,门框由大青石砌筑,门额刻着宅院名称,上方的门罩则是砖雕的重点,青砖厚不过寸许,人物却栩栩如生,
这是徽州匠人的绝技。
明代中期,徽商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置家宅,广迎宾客;兴祠堂,光宗耀祖;立牌坊,传世显荣,成为了他们终身奋斗不息的目标。徽州人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连接,聚族成村,形成了其自有的浓厚宗法制度。与此同时,在程朱理学的熏陶下,人们逐渐形成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仪秩序。对于恪守着忠孝节义的人或有杰出贡献的官商名人,宗族会为其兴建牌坊,宣扬他们的人物事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徽派文化,千百年以来传承与发扬,造就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历史写照。
过去,人们将家安放在天井院里,将历史安放在祠堂里,将信仰安放在牌坊里,如今,白色的墙壁已被岁月斑驳,平添几分沧桑,向过往的游客诉说着昔日的锦绣,今日的繁华。
(三)苏派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园林是一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山不能动,以水绕之。水是风景园林中气韵的根源,势通万里。廊则起到串点游线,围合分割之作用。通过“景框”半遮半掩的效果,以过渡景观层次,使之虚实相掩,变化微妙。
苏派民居是南北方各种建筑类型的集大成者,园林式的构造方法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苏派的民居以南向为主,冬季背风朝阳,夏季顺风乘凉,饱含着古代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韵味。屋顶上的高翘状脊角,结合了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以及过街楼。粉墙黛瓦、古朴典雅、轻巧简单,体现了"清、淡、雅、素"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构造,追求的是曲折之致的设计理论,园林式建筑构造亦讲究整体的结构,布置曲折幽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缓之处也要有升华和起伏。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境内有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发达的水运商贸造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繁荣景象,繁荣富庶的经济条件,加上远离政治中心。这让苏州成为文人隐居避世的首选之地,园林宅园合一的建筑形式,可游可居可赏,让文人们实现了"大隐隐于市"的美好愿望,文人新造园林,让苏州成为园林之城。古代造园师们通过对水池假山植被建筑的规划设计,使得一窗之内,可赏山水花木,一园之地,可游亭台楼阁,咫尺之内,再现乾坤。规划园林的第一步是规划水池,水池随地势构造,最忌建成规则的方圆样式。以水池为中心,园内水系曲折回环营造幽深的空间感。
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与景观融为一体,不成形,不对称,自然排列,四季分明,风景如画。春来绿柳粉桃,夏日和风拂面,秋天落叶硕果,冬至踏雪寻梅。花木可以独立成景,也可以与建筑互动。随处可见的洞门漏窗皆是画框。花园中的建筑既是功能性的,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主体建筑一般以厅堂轩馆命名,是园主组织进行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游人通过门厅后,进入曲折的廊道。视野被压缩,直到树木的交叠处,视线才开始扩大。古木交柯为一处璧山小景,以白粉墙作画纸,山石和植物作题材。加上匾额题名,就完成了一幅立体国画。此时远望,视线豁然开朗,先抑后扬的空间对比之下,使游人的视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感,一池湖水,也能生出“潮平两岸阔”的空间感。在狭小的空间里,装入大乾坤,这是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用门框定格四季变换,营造的是中国文人的日常生活,丰满且雅趣的日常,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以及人文价值,成为我们骨子里对东方美学的偏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三、结论
中国传统建筑的出发点是线,再以线平面铺成群。外部基本是用围墙围住,相当于绘画的画框,内部的景色被建筑师们描绘得各有特色,内部的亭台、楼阁、拱桥等是线的粗浅浓淡的表现,置身其中,亦步亦趋,每一个庭院都各有风格。当人们置身在这样的画面中时,步移景换,体味着不同的线的变化和景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
[2]肃 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