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齐鲁家风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2021-12-27 00:34:29崔俊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摘要: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并形成了根源于儒家文化的齐鲁家风;文明实践中心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临淄区为例,了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以齐鲁家风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齐鲁家风;文明实践中心;现实举措

临淄是齐国故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孕育了优秀的齐鲁家风,优秀家风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新的时代条件下,应着重培育优秀家风,发挥齐鲁家风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更大作用。

一、齐鲁家风建设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现状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文明实践中心不仅是贴近群众生活、响应群众需要的服务平台,更是推进国家政策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重要举措。结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号召,临淄区各个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围绕齐鲁家风创设了文明实践驿站、文明实践百姓讲堂、文明实践宣传栏三个部分,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体会齐鲁家风的现实价值。

文明实践驿站是各个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直面群众的志愿活动服务点,通过传承“孝亲敬老”“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家风,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到社区、村镇的幫扶贫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文明实践驿站是打通与群众紧密相连“最后一公里”的主力,是进一步将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拢的重要阵地。

文明实践百姓讲堂以群众讲授优秀人物的家风故事为主要内容,邀请老百姓自己讲出优秀家风故事,弘扬主流价值观,在群众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定期聘请专家讲解重要理论政策,特别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各项民生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文明实践宣传栏由家风家训、最美家庭、移风易俗、身边好人等四方面内容组成。家风对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为后代不断学习遵循。弘扬身边的优秀齐鲁家风,能够引领群众树立廉政奉献、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

二、齐鲁家风建设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临淄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文明实践中心开设了多样化的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方式,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以齐鲁家风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家风传承重视度低、齐鲁家风的创新形式不够新颖、齐鲁家风与新媒体结合度不高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风传承重视度低

在推进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群众对齐鲁家风的了解更多地停留在听别人讲家风故事,而没有深入理解家风的深层内涵,对自己家庭的家风认识还不够明确,忽视了家风在塑造家庭成员中的重要作用。齐鲁家风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还能挖掘出丰富的思想资源。因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大部分群众对家风的传承重视度普遍较低。

(二)齐鲁家风的创新形式不够新颖

在进行文明实践活动时,宣传齐鲁家风的形式多为单一地口口相传,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形式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齐鲁家风应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歌谣、小品,尤其是使青少年和儿童在寓教于乐中体会齐鲁家风的价值。

(三)齐鲁家风与新媒体结合度不高

在互联网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齐鲁家风与新媒体的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专门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的便民服务APP“临淄云”实现了齐鲁家风和现代新媒体的线上结合。然而,从调研结果来看,齐鲁家风在新媒体上的呈现形式只有文字形式,对于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的处理还有待完善。

三、齐鲁家风建设助推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现实举措

家风建设不仅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更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更好发挥齐鲁家风对于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助推作用,还要更加注重深入挖掘家风思想资源、创新家风传承手段和形式、整合家风建设多方平台三个方面的现实举措。

(一)深入挖掘思想根源

在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家风的内在价值,不仅要树立孝亲敬老、勤俭节约、家国情怀等优良家风的典型,更要关注到千千万万个普通群众的家风。每一个家庭都有代代相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价值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抽象凝练出优秀的齐鲁家风,要注意引导广大普通群众深入挖掘自己家庭家风的思想根源,让群众理解自己家庭家风的深层内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创新家风传承手段和形式

创新家风的传承手段和形式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重新“包装”优秀齐鲁家风的内核,用新颖的形式解读优秀齐鲁家风,让好家风走进每一个家庭。“新媒体+好家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以及“临淄云”一类的便民服务APP将好家风以视频、音乐等形式传播出去,群众点赞、转发、评论,让好家风真正看在群众眼里,记在群众心里。齐鲁家风与新媒体高度结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互动性、快捷性、时效性的特点,让好家风口口相传,植根群众生活,充分发挥齐鲁家风在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三)整合家风建设多方平台

家风建设是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好、传承好齐鲁家风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家庭是家风形成基础,对于家风的培育至关重要,但是只有家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社会、学校、媒体等多方面平台的参与。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让更多优秀的齐鲁家风资源以新颖的形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传统文化课以及各种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好家风进入学生头脑,帮助青少年塑造完备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践行者;社会是育人的大课堂,在社会中寻找典型的优秀家风事例,深入基层群众之中,将优秀的齐鲁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力量,自觉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群众点赞、关注、转发好家风的典型,将社会正能量传播到每一个家庭中,让文明实践活动随时可参与,随地可参与。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搭建更加完备的资源平台,才能发挥好家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最大影响力。

齐鲁家风是千百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在不断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善好施、重情重义”等优秀思想成果。继续传承和发展齐鲁家风,就要用齐鲁家风的思想精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不断推进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

作者简介:崔俊伟(1999-),女,山东省淄博市,汉族,本科,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