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霞,张 丽,刘 博
(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东明 274000)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改善,现阶段农产品的种植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加造成的粮食缺少的问题,但是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所以想让粮食得到高产,就需要积极展开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农业病虫害主要包括两类,其中一种是作物的虫害,另一种则是作物的病害。作物的虫害主要指的是那些拥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攀爬到植物上面,咬食植物的叶子或茎,最终导致了植物的叶子上出现缺口或者是空洞。而那些拥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的叶子,通过将页面变白或者是变黄的方式造成植物的萎缩,最终造成农作物生长停滞。而作物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植物阳光照射不充足,或者是水分等满足不了植物生长需求而造成的植物产生病害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引起作物的病害,就是一些细菌和真菌导致的作物病害。
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广泛,当一个区域出现农作物的病虫害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影响到附近区域的作物。最终降低作物的产量,影响大家的收成,减少我国粮食产量。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比较复杂,但是只要抓住了防治的重点,其实也并不困难。由于不同时期的作物会产生病虫害的种类也不一样,所以就需要科学的了解到作物应当怎样防治。在作物秧苗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的措施,就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了。比如,我们可以知道26~28℃是病菌生长的最为适宜的温度,所以当天气的温度处于这个温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认真,仔细,经常性的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而对比出来作物是否产生了病症,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病害,采取合理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就能够达到良好的病虫害治理的效果。
我们不要等到作物真正发生病虫害的时候才想到如何去处理作物的病虫害。预防应大于治疗。不要等到事情临近眼前了,作物产生炎症了,真正影响作物的产量了,才想起如何防治。我们应该在作物没有产生病虫害的情况之下,进行处理和预防。所以我们需要提高选种、种植、整地、育苗,插秧等前期环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前期就很好地从根本上阻绝病虫害产生的可能,就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这样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的治理难度,不用再亡羊补牢。
一味地施肥和人工长时间地盯着,并不能起到万无一失的作用。我们需要在原有科学手段的前提之下,适当的喷洒一些化学农药,进而也能够降低作物产生病虫害的几率。但是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之中,我们应当合理地运用它们,不要用量过多之后,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伤害。也不能用量过少,从而起不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在喷洒农药的时候,应当适当针对自己当前作物种植的密度来进行适当的喷洒,科学,有效,高效的利用化学农药,在配比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地的天气情况,就比如,如果所在地区经常下雨的话,农药会因为雨水的冲刷减少,所以就应当适当的多喷洒一些农药,或者是增加喷洒农药的次数,来提高作物对病虫害防治的可能。而在喷药的过程之中,需要保证喷洒农药均匀,速度适当,如果一株作物上喷洒农药过多,有可能会灼烧作物苗,这样也不会起到对作物产生正向引导的作用。
在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之中可采用生物防治。其主要内容是选取病虫害的天敌,利用食物链中物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遏制病虫害的产生。在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当地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生物物种,虽然有一些生物物种也可以治疗病虫害,但是它们食用农作物,也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科学而恰当的研究,寻找到病虫害的天敌。
物理技术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来说是一件较为安全的措施。比如,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杂草,通过对杂草及时的处理,可以帮助作物最终产量的提升。虽然可以用人工锄草剂进行除草,但是为了保障作物的品质,最好还是通过物理方式进行防治。及时将生长出来的杂草铲除,防止杂草吸收农作物的营养。在杂草生长较为严重的地区,用棉花和作物进行轮作,就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更加喜欢选用那些绿色无公害的食物,而化学农药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而且我们国家整体农民素质偏低,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对农业管理还不太恰当。在种植过程之中,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将会严重的影响到生态环境。
想要加强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就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国的农林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与农业有关的科技科研单位,依旧还在使用着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科研方式比较单一,研究侧重点也不在将农业机械化上面。这样就造成了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已然不再能够完成现代科技创新任务。第二方面就是不管是国家还是普通百姓对农业科研不够重视,其主要体现在我国农业方面,科研结构层次低,数量少。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实验室数量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农业方面的实验室条件简陋,器材陈旧,信息自动化的程度很低,无法去应对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还有,我国民众对农业科研成果不够尊重,经常出现民众对农业实验目标进行偷取并不以为意,就像在路边随手摘掉几颗菜一样,进而使得普通民众对农业科技人员不够重视。
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非常非常的匮乏,这种状况主要体现在目前的农业相关的科研类机构当中,具有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占总体数量的比例低,对农业病虫害的研究也较少。而且科研人员的队伍当中也缺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相关机械化科研人员还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这无疑是对我国农业相关科技发展的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到对农业病虫害的研究。这也造成我们国家农业产业经济建设工作困难,导致无法完善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非常的匮乏,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重视程度,培养更多具有专业农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把建设出高收益,高生产率的农村产业作为目标,想要完善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就需要聘请当地有名的农业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人员应当转变原有的认知,顺应时代的脚步,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完善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更好地针对当地农村的经济,设计出符合农村地域特色的生产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机械化水平。并且,相关培训人员可以邀请那些具有丰富机械化知识的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指导和交流,提高农民的基础知识,培养更多的技能,完善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促进农村人民和农村企业的经济发展。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对林业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保护农作物的顺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大家的生活提供足够的粮食,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农民的经济补贴,只有保障农民生活的幸福,才能让农民更好的投入到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之中。政府还可以定期组织有经验的农民针对农业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农民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帮助别人解决遇到的农业病虫害问题,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农业病虫害技术的提高。对林业,我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化,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可以保障林业的长久生长,使得林业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维护我们国家的环境。
林业病虫害的泛滥对林业之中树木的生长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影响环境状况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加大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投入力度,引进高新科技,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减少林业之中产生病虫害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引进高新科技,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源头上对病虫害进行遏制,防患于未然,避免扩大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保障林业之中生态环境的良好,给林业之中相关的农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此同时,加强了对林业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国的濒危物种,维护我国物种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