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

2021-12-26 19:27:42王革平邢亚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牧民草原部门

王革平,邢亚坤

(1.乌兰察布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集宁 012000;2.集宁区农牧水利局,内蒙古集宁 012000)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失衡,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人口流动量及流动范围逐年增长,我国的草原退化问题呈现出逐年严峻的发展态势,草原荒漠化问题严重,草原覆盖面积减少,草原退化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忽视,需要有关部门积极重视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应对这一问题。

1 草原退化的原因分析

1.1 全球化气候变暖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大量焚烧化石燃料,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全球二氧化碳量激增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正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同样也是草原退化的追魁祸首,据官方数据统计1951年至2018年间,我国的地表温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每10年上升0.24℃的趋势逐年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引起草原的大面积退化,例如:最近4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气候呈现出波动性上升,相比于前几十年的气温,升高均值为1.3℃,在气温升高的同时,年降水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这两方面均与之前形成明显差异。现阶段,在草原荒漠化原因中,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重要问题,所以需要予以重视。

1.2 基础设施及维护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逐渐重视草原的保护,对相应地区提供资金的支持或政策的鼓励但面对大面积的草原,拨款仍显得杯水车薪过于拮据。使得有关部门没有能力对草原进行相应的保护及维护措施。部分畜牧业者由于缺少政府资金的相应支持,对草原的相应保护工作及机制也随之弱化,阻碍了草原的恢复与发展。

1.3 资金与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原面积广阔且其中的资源储备与蕴藏量极为丰富也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员的目光,但市场经济与草原保护二者本质上存在冲突关系,人们更热衷于短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草原可持续化开发与长效机制的建立,因此在对草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往往忽视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大量草原在开垦中遭受到过度的破坏,人们为了利益乱砍乱伐,破坏草场种植农业作物,过度放牧破坏草原长效机制。保护草原环境是近年来才提出的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并未对草原的长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缺乏对草原的实际保护手段,缺少相应的法律法出台,缺少对草原保护的长期投入资金投入,加之草原面积大,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及效果。

1.4 病虫危害

生态自然灾害同样是影响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各类虫害、鼠害、毒物杂草都将影响草原的生态环境,例如:我国甘孜州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毒杂草的危害,毒杂草本身具备毒性,生长速度快与草地抢夺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大大减少了可食用草的总量,毒杂草的根部十分强壮不容易被去除同时也是老鼠等害虫的过冬食物,造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

1.5 严重超载过牧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逐年上涨导致了畜牧业及养殖业也随之水涨船高,现如今过渡放牧是当前我国草原退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严重超载过牧,例如:当前规定一个草场的面积为2.5亿hm2,理论上一个草场的最大承受力只可以养殖2.7亿只,但目前我国草场平均养殖数已经超过了3.9亿只羊严重超过了草原的最大承载能力,一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更对草原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性,由于超过了草原最大的载荷导致草原失去了宝贵的修养声息的时间,大量无节制地放牧降低了草的生长,此外畜牧业的发展也引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及牧民,大量牧民在草原上安家也必将影响草原生态,进而增加草原的负担,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2 建立草原长效保护机制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草原保护宣传力度

草原的保护工作不可一蹴而就,也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有关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互相协调。草原生态保护部门应针对其管辖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草原保护的具体实施条例,定期组织区域内牧民及周边住户进行草原保护宣传知识讲座,培养居民对草原保护的方式及态度,在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应规范民众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草原的管控工作,对积极履行与支持有关部门工作的百姓应给予资金上的鼓励,以提升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自觉性,进而抑制草原的退化。

2.2 合理分配与平衡草原及畜牧业

有关部门应细致调查管辖区域内的草原具体情况,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应对区域内的牧民进行定期的思想宣传工作,加强其政治觉悟与思想。提畜牧业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关单位应积极了解区域内牧民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深入调查合理的分配放牧草场,以提高草原的长效恢复机制,在封育草原区禁止放牧、休牧,建立适合区域内的有效管控制度,以约束牧民行为,从而改善草原的质量,加快草原的恢复周期。

2.3 建立草原补偿机制

在草原退化的预防与草原长效机制的建设中,建立出草原补偿机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此环节通过调整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等情况以保证区域内的资源平衡性,从而调节与平衡草原资源,改善草原退化程度,我国幅员辽阔,草原拥有大量的可开采资源,有关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出台相应的管控条例与建设相应的补偿机制,对开发与利用草原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应收取相应的草原建设费用,以弥补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对草场的相应破坏。例如:草原上发现可以利用的稀缺资源、油田、可开采矿山等,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必然会破坏到当地草原的生态平衡,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出台相应的解决办法补偿机制以弥补此类问题造成的危害,将资金充分投入到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以此方式来补偿牧民及相关涉事人员,此外在草原举办任何活动或开展相应的建设都将需要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与牧民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制定出台相应的补偿方案与制度以保证牧民的利益,保持草场的环境。

2.4 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治理,增加草原建设的投入,是当前建立草原长效保护机制的重点方法。在开展草原保护及环境治理工作中,应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项教学及研讨会议,充分调整草原保护机制的建设措施,在日常巡查时应对突发事件重视,及时调研与反馈,因定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定期去除毒草等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的有害物质,对重点区域加强围栏建设,增加日常投入以维护现有的硬件,有关部门在日常环境治理中应加强人工种草,人工种草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草原退化问题,提升草原生态平衡,稳定畜牧业发展,提升牧民的收入。

2.5 建立有效机制引入先进技术手段

应从长远角度看待草原的保护问题并相应的建立出一整套的草原保护针对性的建立机制,再次过程中应平方草原维护保养与草原资源开发的平衡性,针对草原确权承包商应积极组织培训,传达相关的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使得该环节在井然有序下稳步实施,避免了草原破坏与退化情况的加快,为我国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的保障,避免草原资源的非法流转,此外还可招募大量草原巡视组对区域内部的草原进行有效的巡视与监管工作,密切留意草原的具体环境情况,政府应拿出相应的资金完善与支持该工作,加强政策出台与相应支撑机制,引导全社会,全民族、全国一致对抗与关注草原退化问题,从而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此外由于草原有着广袤的特点,草原的监管工作量十分繁重,因此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前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草原的长效机制保持办法,例如:引入搭载智能分析芯片的高航程、高质量无人机技术来提升草原防护工作效率,通过无人机的远程大范围巡航拍摄可以将数字化信息回传给服务器端,在通过职能分析芯片与专业的解析软件将草原生长及突发情况更清晰的呈现给有关部门,以改善草原的退化速度,提高草原的长效保护机制,为我国的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的生态保持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草原的保护不可一蹴而就,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实用的管控措施,同时广大群众也应自觉维护草原生态环境,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牧民草原部门
牧民新生活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28
一生的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0
牧民歌唱冬奥会
草原歌声(2021年3期)2021-03-09 05:10:28
甘南牧民 赵云雁
金秋(2020年4期)2020-08-18 02:39:20
商人买马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