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柱新
(梧州市龙圩区江南灌区管理站,广西梧州 543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日益减少,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求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节约水资源,确保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协调。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是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灌溉,这种方式具有较低的效率,同时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创新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在农业生产发展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将多种灌溉方式进行综合应用,其中有灌水、输水方法以及辅助措施等,该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的灌水方法主要是指微灌、喷灌和地下灌溉3 种灌水方式。其中,微灌和喷灌能够大面积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农田灌溉,与传统灌溉方法相比,能够使用较少的水量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地下灌溉主要是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但对种植地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上无法大范围推广。在农业生产中无论采用何种灌水方式,都是为了更加节约水资源,提升灌溉效益和效率,减少劳动量,同时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
在节水灌溉中还需要掌握输水方法,在传统农业灌溉中主要采用部分塑料袋或者是整体土制渠道进行输水。其中,前者会造成白色污染,后者在修建输水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且修建的输水渠道只能使用一次,利用效率不高。在农业节水灌溉中,主要是采用输水管道和防渗渠道进行输水,这两种方式能够减少水分渗透和蒸发,从而达到节水效果。此外,输水的各种设备是在地下深埋,也避免了占用耕地面积,不会影响到田间交通[1]。
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在灌水后不会进行其他处理,认为水蒸发对灌溉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实际上水分蒸发会导致作物水分流失,无法达到较好的水分补充效果。现代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灌水之后增加了辅助措施,有效减少了水分的损失。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辅助措施包括利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墒以及使用秸秆进行覆盖蓄水保墒。这两种辅助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前者主要是在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保障土壤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同时能够对田间杂草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减少农户在田间的工作量和工作种类;后者在应用上能够广泛取材,操作成本较低,不仅能够再利用农作物秸秆,同时还能够降低日晒、雨滴以及水分散失对土壤的破坏,既能够减少水分散失,又能够保护土壤结构[2]。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自身没有较多的资金,认为与其将资金用于节水灌溉,不如在农业生产中加大资金投入,会得到较高的收益。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很少会投入资金用于节水灌溉,加上当地政府部门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业发展中没有完善的节水灌溉机械设备,无法有效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无法研发出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此外,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相关设备在运行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若想使得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相关部门应加快研发和探究,确保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同时还需要做好配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逐步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我国对于在农业发展中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还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国家还没有针对相关工作制定完善的政策,导致在实际技术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政府在节水灌溉技术使用方面的激励政策不足,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为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供补贴。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节水体系,对水资源的定价较低,导致人们认为即使浪费一些水资源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加之国家并没有大力宣传节水,大多数农民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没有节水意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会主动节水。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涉及多项工作,若是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灌溉效果。因此,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管理部门应根据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条件和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节水灌溉体系构建,还需要同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正常有序地进行农作物灌水工作,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地农业生产部门需要做好牵头工作,建立标准的节水灌溉体系,同时针对灌水、输水、引水等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影响灌水效率和质量的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进行不同环节工作的控制,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开展农业生产节水灌溉作业,从整体灌溉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农业灌溉的经济效益[4]。
为了有效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节水灌溉的宣传,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节水意识不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所以各地方政府应该要提前认识并深入了解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价值,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并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就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促使农民了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而在后续的农业生产中主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灌溉中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有效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当地相关部门应互相协调工作。同时,当地政府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由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构件规范的节水灌溉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应按照节水灌溉作业的具体情况,将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划分,分配给具体的负责部门,然后各负责部门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明确不同部门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根据节水灌溉的目标有效落实并执行节水灌溉工作。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推诿责任或者是未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的现象,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地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5]。
为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促使更多的农民应用该技术,当地相关部门还应招聘能力强、素质高、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农业节水灌溉专业人才,并组建专门的团队到农村农业生产服务点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促使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
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促使农作物健康生长,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还能够达到节水作用,在灌溉中确保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有效控制用水成本。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掌握并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生活,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