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防控探讨

2021-12-26 13:04
南方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木虱黄化黄龙

毛 军

(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300)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是一种由亚洲韧皮杆菌侵袭感染所引发的严重病害[1],其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一种,随筛管转运至全株,造成树体衰退,甚至可致整片柑橘树枯萎至死,对柑橘健康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带来惨重经济损失。柑橘黄龙病已于2020 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目前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农业部的高度重视,但该病可防可控却不可治,堪称“柑橘癌症”。因此,唯有加大对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力度,从柑橘种苗的全面检疫、病株的及时挖除焚毁、扑杀柑橘木虱,阻断木虱传播途径,强化种植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控制,才能有效遏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提升柑橘产量及品质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以我国南方柑橘种植区为例,分析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播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病防控的对策。

1 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症状

柑橘黄龙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秋冬两季症状最为突出,其发病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3 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发病症状如下。

1.1 发病早期

柑橘黄龙病发病早期,柑橘树会出现黄梢,即新梢及叶片出现黄化,最初黄化发生于树冠顶部,随着不断扩展,在1~2 年蔓延至整株植株。根据黄化类型不同,黄梢可分为斑驳黄化、均匀黄化、缺素状黄化3 种[2]。1)春季在叶片逐渐转绿后,局部褪绿呈斑驳状黄化,先是从叶脉基部开始转黄,随后叶肉也逐渐褪绿,产生黄绿色形状不规则的斑块,无清晰边界,对斑驳黄化的判断症状可从黄化的起源来判断,多起源于叶脉、基部或边缘。2)均匀黄化多发生于秋季,在夏梢嫩叶期,叶片不转绿,进入秋季气温有所回落后,新抽秋梢叶片逐渐黄化、硬化、无光泽,呈现较均匀的黄化,对均匀黄化的判断症状可从黄化的分布区域来判断,多发生于树冠的顶部、外围和向阳处。3)缺素状黄化早期可能为氮元素、铁元素或硼元素不足所致,并非真的缺素,而是因黄龙病引发柑橘树根部的局部腐烂,以致吸肥力下降而引起的叶片缺素,是用以识别和判断黄龙病的辅助症状。

1.2 发病中期

进入新梢生长后期,叶片的叶脉及其周边逐步转绿,由于锰元素不足,叶肉开始黄化,黄化症状较轻;若存在锌元素不足,则有出现严重黄化症状的可能。不仅病株上老叶片黄化,其新抽梢及截断黄化枝再发新梢的新叶片也出现黄化。染病柑橘树次年春天开花较早,花小而且畸形,结果率极低,即使结果,果实也是畸形,不仅外形犹如乒乓球大小,而且内中囊瓣不均,口感差,味道酸,颜色呈红色,这也是用以识别和判断黄龙病的典型症状。

1.3 发病后期

柑橘黄龙病进入发病后期,再难抽出新梢,且叶片黄化症状加重,造成大量落叶,根部开始腐烂,枝梢由顶至下干枯而死亡,感染黄龙病的树枝其木质部颜色变为玫瑰色,根部整株腐烂,皮层碎化,最终脱离木质部导致整株植株死亡。

2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

柑橘黄龙病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通过嫁接、菟丝子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分为苗木传播、接穗传播、木虱传播等途径。苗木传播是由于苗木种植时,对源头把控不严,引进了疫区染有黄龙病的柑橘苗木,通过苗木而传播的黄龙病。接穗传播是由于育苗或嫁接过程中,未对接穗是否为疫区范围进行明确认定,也未有效识别有无患黄龙病,通过接穗而增加了传播黄龙病的概率。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通过气流、台风及飞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远距离的传播,传播距离通常大于5 km,是柑橘黄龙病防治最为关键的因素,广大果农应对此高度重视,将木虱防治纳入黄龙病防治首位,控制黄龙病的暴发。

3 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对策

3.1 推广优质抗病品种,加大种苗检疫力度

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为亚洲韧皮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该菌无法人工分离进行培养,目前也尚未培育出完全抵御黄龙病的抗病柑橘品种,但可结合种植地气候条件,通过人工优选优育,培育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且有较强抵御黄龙病能力的优质抗病柑橘品种,如脆蜜、滑皮金橘、柳城蜜橘、沙田柚等这类柑橘品种抗(耐)病性强,不仅遗传性能稳定,而且果实外观形态良好,对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当地种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新优良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方可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此外,为全面防控柑橘黄龙病,应加大对柑橘种苗的检疫力度,植物检疫检验部门应会同当地相关部门展开执法行动,设置关卡,对无生产许可证及植物检疫症或产地来源不明的非法苗木进行严厉查处,从苗木源头上把关,严防疫区苗木或接穗进入无病区及种植区。杜绝病苗、病穗经运输途径传播柑橘黄龙病。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当地柑橘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范,出台配套的柑橘黄龙病防治补贴政策及制度,用以落实和执行黄龙病的各项防控措施,形成一套有效的防控机制,促进柑橘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3.2 病株的及时挖除焚毁消毒

黄龙病是一种传播范围广的柑橘病害,果园中若有一株柑橘树感染该病,如不及时连根拔除烧毁消毒,整个果园其他健康柑橘树均会受到传染,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即可使整个柑橘园彻底毁灭。因此,一旦发现果园中有染病植株,应第一时间深挖,连根拔除,做到发现一株清除一株,以杜绝黄龙病对其他健康树的蔓延和传播[3]。清除病株前,应先喷施药剂,病树及其四周和附近植株均应喷药,可用浓度为40%的乐果1 000 倍液喷施于病株及邻近健康植株,以扑杀木虱防止其从病树转移至健康树。挖除的病树应移出种植区进行集中焚烧,病树清除后,应及时进行补种,若新老种植区发病率分别不超过10%或20%,清除病株后需合理补种无病毒大苗。

3.3 掌握柑橘木虱的发生规律,切断传播媒介

柑橘木虱具有传病性高、传毒性快、扩散性近、终生带毒及终身传病等特点,取食了叶片汁液的木虱从病树上飞到健康树上取食,可将黄龙病菌传播至健康树,高达70%~80%的传播概率。木虱成虫飞行高度可达7 m,传播距离及远近随风力大小而定,可实现近距离扩散,且终生带毒和传病,仅仅取食5 h 即可传毒。木虱为柑橘黄龙病传播的重要媒介,木虱的防治是治理黄龙病的重中之重[4]。因此,需要掌握柑橘木虱的发生规律,抓住扑杀木虱的最佳时机配合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管控。

春梢期为木虱繁殖的首个高峰期,系第一代虫;夏梢期为其第二个繁殖高峰期,可世代重叠;秋梢期为虫口密度最大且受害最严重时期。木虱对柑橘树的为害主要是新梢嫩芽,并在嫩芽上繁殖,若能及早施肥可加快新梢的成熟,并选择春梢萌芽前的时期喷施药剂,可得到极好的防治效果,此时若能扑杀一条木虱成虫,则相当于在夏梢及秋梢期消灭20~200 条成虫,但此时木虱较隐蔽,果农通常难以发现,易于忽视,由此造成木虱以大量春梢的嫩芽叶片取食并产卵于春梢上,当发现时再以药剂消灭则为时已晚,黄龙病已经木虱传播。因而木虱防治应把握好春梢萌芽前的有利时期,可以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粉剂1 000 倍液可浓度为20%的三唑磷500 倍液喷施,杀虱效果可达90%以上。同时夏梢期和秋梢期的防治也不可疏忽大意,总之抓住三梢抽发期进行防治,尤以春梢为重要的防治期。三梢期均需喷施药剂,施药次数视抽梢情况而定,若抽梢整齐各梢期可喷药1~2 次;若抽梢不整齐各梢期喷药2~3 次,每次喷药间隔7 d。做到轮换用药,并做好冬季清园工作,以消灭越冬木虱。

3.4 利用测土配方试验确保柑橘生长元素需求

柑橘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氮、铁、锌、锰等多种元素,否则会导致树根部腐烂而出现缺素状黄化。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所等技术单位的合作,在其指导下进行配方肥的科学施用。1)对土壤肥力进行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实施小面积的田间试验。2)根据柑橘生长对养分及肥料的需求,种植地土壤供肥能力及施肥效应,探索其需肥规律,对氮、铁、锌、锰、钾等元素的施用量、施用时机及方法进行测试,即测土施肥技术的应用[5]。3)在科研院所指导下,施用配方肥,有针对性地对柑橘所需的微量元素及营养元素进行补充,以解决土壤供肥与柑橘需肥二者之间的矛盾。通过专用配方肥的施用达到防治黄龙病及改良土壤的良好效果,磷肥与农家肥混施,配合叶面肥,肥水药一体化管理系统,降低黄龙病的发病概率,最终实现保果增产增收的目标。

4 结语

柑橘要想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要应用科学的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柑橘黄龙病的病情监测及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将黄龙病控制在可防可控范围内,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柑橘业发展的致富之路,实现果农奔小康的美好目标。

猜你喜欢
木虱黄化黄龙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等价转化
盆栽沃柑生理型黄化现象分析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广西鹿寨县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韦忠献:流翔高钙来了,黄龙病、黄化树奇迹般的走了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黄化安全性保障
黄龙河川道
八仙花黄化对CO2响应参数的影响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