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培训工作对策研究

2021-12-26 05:36:53郭朝强
南方农机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机培训农业

郭朝强

(宁洱县农业机械化初等技术学校,云南 普洱 665199)

新经济常态下,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均发展迅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加上国家相关部门购机补贴资金力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户自主购机热情日益高涨,我国农业生产正逐步迈入机械化生产新阶段,进而对农机培训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培训是农机培训机构必须承担的职业使命,在实践中应敢于拓展创新,科学组织农机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更合理使用农机设备,进而将农机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整体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1 农机培训工作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是主力军,这也就意味着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优劣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过程。但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民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对其行为创新过程起到较大阻碍作用,劳动力整体素质长期未见提升,一方面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很难建设出现代化农业产业。鉴于此,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农机技术教育是新农村建设阶段必须落实的工作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农机培训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渠道,农业现代化又被定义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故而一定要开展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活动。农机培训工作合理、规范开展,能极大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提升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故而农业发展部门给予该项工作较高重视。通过开展农机培训活动,宣传、教育及培训农机技能知识,督导农户科学运用农机,进而将农机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1]。通过培训协助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进一步发展有更大保障。

2 农机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培训意识淡薄

拖拉机购机者为了能够领取到牌证,进校学习及参与培训活动是必经路径之一,但是很多购机者在培训过程中逐渐滋生出懈怠情绪,他们片面认为农机培训活动重视时间效益,只要上交培训费用以后,即便是没有按时出勤,到期也能领到证件,可见他们参与培训活动主动性严重不足,即便是硬性要求他们参与培训要达到一定课时,很多机手前来学习也不是出自自愿,没有专心学习农机理论、技术相关知识。而其他机械的操作者,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差。农机驾驶是一项特殊技能,应密切结合理论与实践过程,一定要提升农机驾驶员的考核、发证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全面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意识。

2.2 资金投入不够

因很多区域农机专项经费偏少,对农机培训方面投入资金额度显著不足,县级农机学校配置使用的教练车、挂图、教具等基础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很难较好的满足农机培训现代化教学活动需求。

2.3 培训师资不足

农机培训重点是使被培训者更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有关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因其囊括了大量的专业化知识,故而对农机设备使用者提出更高的标准、更多要求,培训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农机操作专业知识、扎实掌握设备运行原理,还要有省农机局审核、发行的教师上岗资格证。但是在实际的培训活动中,很多培训者的专业性受到质疑,他们长期没有进修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方法长时间没有更新,培训工作质量很难提升[2]。

2.4 培训形式单一

国内大部分民办农机培训学校的法人不是农机教学范畴中的“行家”,对农机操作技术教学内容、方法十分陌生,不重视研究当下市场经济模式下现代教育运作的规律与特征,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长期采用组织学员进行集中培训授课的传统方法,部分学员培训中形成的思想疑虑很难及时得到解答,一方面增加了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对培训工作效益形成不良影响,常规的培训方式很难满足农民的主观需求,也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进步提供可靠支撑。

3 农机培训对策

3.1 整体增强农机培训意识,加强舆论宣传

新形势下,为整体提升农机培训工作质量与效率,就应扭转农民的传统观念,协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正确、规范操作农机设备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操作者生命安全的必要性,大力宣传或普及农机相关知识,借此方式改善当下一些农户对农机培训必要性了解不全面的状况。1)结合新旧媒体,侧重点是强化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比如当地政府通过推行科技下乡政策或定期举办农机现场演示会,深入阐释开展农机培训的目的。2)从农机购置补贴方面着手,不断拓展农机培训范畴,落实农机培训业务,帮助农户更扎实的掌握农机技术知识[3]。例如可以参照本地农机应用情况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为农机操作者编制保险方案,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他们参与培训活动的热情,确保农机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3.2 重视农机培训工作,增加经费投入

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培训活动中,应拓展其社会影响力,逐步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政府部门应从思想上给予其较高重视,加大支持与宣传力度。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配置情况直接影响着培训工作质量,有规划的增加经费,使培训机构教师有更多的经费进修、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时引进较先进的教学设施,不仅确保了现代化培训内容能真正落到实处,也能将培训活动开展的价值充分表现出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农机培训学校要配置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增设多媒体、电动模型、电子演示器等高端教学设备[4]。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的协助下,更好满足新形势下现代农机培训工作的运作需求。

3.3 增强师资力量

尽早构建素质优、技术硬、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这是提升农机培训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根本保障。加大新鲜血液的引进力度,借此方式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现场演示会与各种技术培训、高校学习进修活动,持续充实他们的业务知识,及时学习到农机化新型机具及新技能知识,同步提高教学能力与业务素养。师资力量完善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培训机构在加强自我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尽量争取到政府对农机培训事业在政策、硬件设施配置方面的支持,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

3.4 拓展农机培训业务范围

这是建设多元化农机培训体系的重要基础。农机培训机构培训业务不应仅仅局限在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营销和维修员技术培训方面,针对所有使用农业机械的人员均要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5],2018年年末全国温室占地面积达到361千公顷,大棚占地面积1 052千公顷,我国温室大棚占地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工厂化种植、养护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现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大棚作物生产过程中采用“电做动力,人工控制”的方法,借此方式去完成蔬菜幼苗期垄间松土除草工作,不仅能应对以往温室内作物生长早期垄间数次松土和除草的问题,也能较明显的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农村劳动力。农业温室大棚实现机械化管理是其未来几年中的主要发展趋向之一,只有通过系统化、细致化的培训学习,方能帮助农户更扎实、整体的掌握大棚种植阶段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原理,明确设备主要性能、操作及维护等有关知识,只有做到规范化操作,方能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增加温室大棚产量。在办学形式的问题上,应参照不同业务的现实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方法,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模式,比如在“三秋”以及“三夏”等农忙时节,培训机构可以支配教师进村入户,前往田间地头现场对农机操作者进行监督服务与指导,不断增强他们的现场实践能力。

3.5 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合作

农机培训学校可以与农广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加强合作,协同开展“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活动;在与农机监理部合作过程中,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和科技推广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协同配合,力争尽早普及传播新机具、新技术的优势及正确使用方法等;在和管理部合作阶段,同步提升重要岗位及常规业务的培训效果,使管理、教学人员的综合素养有“质”的提升等[6]。还需要积极建设机手培训档案,在农机大户的支撑下,引领更多的农民学习农机知识,使用农机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4 结束语

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农机培训活动能明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在操作农机阶段的安全与法律意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机化事业发展有更强大支撑。为此,政府部门要重视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其一定支持,培训机构也应组建强大的培训队伍,革新农机技术培训方式,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进而使农机培训活动有序、有效推进,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不一样的农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