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
——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

2021-12-26 05:36:53吴莉雯
南方农机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民工新冠农产品

吴莉雯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工务工、农村投资等带来了较大冲击[1]。为有效抑制疫情,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疫情情况采取了阻碍病毒传播的方式,如“封城”“封村”“封路”等控制人员聚集,达到抑制病毒传播目的[2]。在此背景下,面临产业安全、收入安全、就业安全、贸易安全四大棘手问题[3]。最主要的问题是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特别是与城市居民相对稳定就业相比,农民工就业更加艰难,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制造行业、服务行业等中小企业等,其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60%以上。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长江中游地区区域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做好相应调整措施,有利于经济正常恢复运行,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定义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先天优势,农业从业人员多,随着农业的边际利润逐渐降低,城市就业岗位多,工资收入高于农业,部分农民选择外出非农就业,改善家庭生活,工资性收入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现状

2.1 供给需求下降,经济循环受阻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经济出现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从需求端看,内需消费受到较大影响,道路临时管控和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导致居民不能消费、不敢消费、不愿消费,非必需品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汽车、餐饮、住房等消费大幅下滑。国际物流和人员交流大幅减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断裂,影响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从供给端看,疫情导致大部分企业不能按时开工,满载生产。复工复产后,由于各地疫情状况不同,工人返城延期和职工到岗率低造成开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生产难以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4]。

2.2 就业压力极大,影响居民收入

2020年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05万人[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约3.5%的城镇就业人员在职而未上班,约10%的农民工没有返城,失业或没工作人员合计在6 000万人左右。农村1.2亿本地农业工也存在就业不足的现象。2020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1 3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中职毕业生约478万人,解决新增就业人员压力极大,疫情导致很多的行业运作困难,大量的倒闭和裁员,一些务工的人员不得不返乡,预估今年家庭年收入要同比往年少30%。

3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面临的问题

3.1 畜禽类饲养业遭受重创

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为了控制疫情的传播,农村地区实行道路封锁、禁止聚集性活动、屠宰场和家禽类交易市场暂时关闭等一系列紧急措施,这也直接导致了正在养殖期的畜禽得不到足够的饲料供应和疾病处理,已经出栏的畜禽屠宰困难、无法顺利销售等问题,给那些以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带来了严重影响。以养鸡业来讲,前两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不少农村地区养殖户根据往年的饲养经验,对鸡肉未来的市场价格和销量做出了预判,于是开始大规模饲养肉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部分屠宰场关闭,鸡肉市场的供给量要远远大于屠宰量,价格急剧下降,损失严重,农户遭受到饲料价格上涨和鸡肉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

3.2 农村劳动力滞留

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发以来,农村地区大规模封锁道路,各地区交通运输严格管制,限制人员流动,使得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都只能待在家中,无法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收入较比往年骤减。全国有2.91亿农民工,外出流动务工劳动力高达1.8亿人,进入2020年下半年之后,疫情稍有缓解,各地方企业逐步吹响复工的口号。然而国外疫情严重和我国部分地区疫情小范围反复,不少农民工谈“疫”色变,宁愿在家里艰难度日也不愿出门打工,从而造成了企业复工、复产后用人紧缺的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各行业产能相比于疫情之前也有所下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沿海和内地的外向型企业复工不能复产,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

3.3 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阻碍。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作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在疫情全面暴发以来对于农产品进口需求减少。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在最为严重时期更是拉起了“紧急状态”的警报,采取封锁边境、关闭公共场所等警戒措施,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另外,虽然我国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但受到长时间的人员流动管控和企业停产等方面的深刻影响,重新复工后的出口农产品生产进度和产量相比于疫情之前均有所下降。

4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长江中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4.1 加强农资与农产品储备管理

鉴于此次疫情环境下农产品储备物资的严重紧缺问题,在未来农村地区应当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储存和管理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农产品物资的储备管理机制,保障农民正常的生活所需和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尤其要加强重要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确保在农忙季有充足的化肥、种子、农药以及农机装备等物资,满足农业生产中不同农事环节的供需要求。另外,还应当加强蔬菜、水果、粮食、奶、肉、蛋等一系列农产品的储备和供应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灵活对抗突发事件的能力。

4.2 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升级

疫情过后,农村地区应总结传统经济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加强高新技术在农村社会经济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农村地区物产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此,相关部门可以推行优惠政策,并且开展“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相关主题的技术扶持,推动高新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让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的升级,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一些因为疫情在家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业实现就业,将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吸收进服务业中,保障农民的生活,将家庭化生产的规模进行扩大,提高我国整个农村经济的生产力水平。

4.3 着重解决就业失业问题

现阶段,由于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失业人口增多,就业也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立足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解决粮食种植收入下降的问题,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对于农村中的微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鼓励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和潜力,吸收劳动人口,完善我国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另外,农村地区应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例如完善道路、桥梁以及通信工程建设,通过互联网去解决各个行业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健康。

4.4 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新冠疫情的持续性蔓延和发展,给我国人民的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影响。在疫情高发期,许多年轻劳动力得不到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来源没有保障。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进行了减免,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的人民群众数量庞大,无疑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也难免有一些遗漏和顾及不到的地方。因此,可以考虑发挥保险公司的保险作用,进一步开发疾病保险,对于一些低收入的人群给予政策补贴,始终要满足人们的最低生活标准,发挥出精准扶贫和低保的作用,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复苏。

4.5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业基本上都处于停滞状态。然而,疫情的影响毕竟是短期的,从中长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必须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吸引在外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从而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首先,作为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乡旅企业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酌情给予适当优惠、减免,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鼓励和支持社会金融机构采用灵活的方式为乡旅企业进行融资和贷款,另外,乡旅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强内部制度管理,选聘专业领域优秀人才,借鉴电商营销推广的先进经验,努力将乡村景区宣传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提高企业及景区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疫情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只是短期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要想实现稳步、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总结经验,加强各类农产品及农资的储备管理,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就业问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带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工新冠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