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价值分析及改进对策

2021-12-26 03:22毛海波何欣月于昕宁
关键词:立德思政考核

毛海波 何欣月 于昕宁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价值

1.1 检验立德树人任务完成成效的基本方法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的考核过程理应成为对该门课程立德树人效果的检验过程,是检验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完成成效的基本方法。

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是“三不朽”之首,其达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立德不易的原因在于:其一,个体的立德是持续性过程,伴随个体整个生命历程。其二,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体立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三者存在冲突时,会对立德效果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三,立德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既要内修更要外治。立德不易就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检验手段。

大学生是已经步入成年但又未完全融入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立德状况受学校因素影响更为明显。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分析思考能力,随着对父母的依赖性大幅降低,置身大学集体生活中,他们在尝试独自做出选取和决定的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学校、教师、同学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高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这也要求高校更加重视思政课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重视完善思政课考核,不断提高思政课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面。

立德树人的要求高难度大,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任务。要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考核。思政课考核同检验立德树人任务完成成效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政课考核过程也是立德树人的过程,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决定思政课考核标准的设置,思政课考核结论反映立德树人任务目标的完成成效。因此,思政课考核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考核设置,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1.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总体看,思政课考核方案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思政课课程考核对大学生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产生督促作用,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学生学习、践行的主动性必然会增强,考核目标则成为推动大学生自觉提升思政素质的源动力。

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的考核要结合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来进行,实现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过程考核的有机统一。理论考核是指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闭卷考试等方式考核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旨在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进而实现学生所学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实践考核是基于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志愿服务、参观、参与献爱心活动或其他公益活动等实践而进行的考核,旨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同,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考核内在包含“知”与“行”两个方面,是指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融入课程考核之中,通过褒扬肯定学生积极的方面和批评否定消极的方面,旨在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同时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3 思政课考核结果是评价选拔任用大学生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能否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看他们的专业素养是否过硬,更在于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更在于他们是否真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把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大学生准确地挑选出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选择。思政课考核结果是评价大学生思政素质高低的主要依据,大学生评优、评奖、选聘学生干部、入党都应将思政课考核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要看到,思政课考核结果具有鲜明阶段性特点,大学生处于刚刚成年后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因而不能因为思政课考核结果不理想就全面否定个别学生,我们按照辩证法的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思政课考核结果,进而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考核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高校思政课考核偏重理论考核,甚至以理论考核代替实践考核和过程考核。而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看,如果把理论考核合格等同于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完成,那么就会掩盖高校思政课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理性客观分析高校思政课考核存在的问题是加强思政课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

2.1 理论考核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理论考核的途径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通过教师检查学生的平时作业或者以课堂上教师发起的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并与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复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平时考核一般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标准,考核形式比较灵活,相对宽松而易于完成,学生考核的压力较小。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这些题型设计总体是合理的,既可以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也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较于平时考核,期末考试题型多、题量大、知识点覆盖面广,考试难度大,学生考核压力较大。

理论考核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平时考核缺少整体统一规划,考核结果差异性较大。根据调查走访了解的情况,各高校马院或课程教研室对各门思政课的平时考核只有原则性规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因为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差异性较大,导致学生考核结果因任课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差异性较大,真实性和公平性有待考证。第二,平时考核对象的覆盖面偏低。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平时考核,对于一百人左右的教学班,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是很难实现的,总会有部分学生参与度过低。第三,死记硬背是大学生应对期末考试的主要办法,导致期末考核的价值大幅降低。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平时投入到思政课学习中去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他们只是在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才开始死记硬背思政课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凭借这种临时性记忆完成期末闭卷考试任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试卷中识记性试题所占比例较高,死记硬背能够保证学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二是教师判卷相对宽松,导致“背”的好的同学往往得分较高,进一步让学生迷信死记硬背。

理论考核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学而不思、学而不用的现象较为普遍,长此以往,思政课的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形式。如果大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思政课,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必将大打折扣。

2.2 实践考核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的问题

思政课的实践考核一般是按老师的要求在校外或校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学生可组成若干实践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践作业,再以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影音作品等形式将实践成果提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给出最终评价。

实践考核存在较严重的形式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第一,实践作业总体质量不高。一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实践过后,很多学生无法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和总结,实践的收获有限。二是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在部分对策性的实践作业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缺少创新,基本属于人云亦云,不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实践作业基本没有价值,实践考核流于形式。三是实践作业存在抄袭剽窃的现象。抄袭或变相抄袭基本上属于一种常态,折射出大学生投机取巧、强功利色彩的学风和诚信品质弱化、诚信品质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第二,实践小组成员在分工合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划分实践小组有利于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养成团队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有些同学偷懒造假、滥竽充数,不能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小组分工。第三,实践考核范围拓展不够。除了思政课教师组织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之外,大学生还有机会参加学校、院系、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支教、扶贫、献爱心等活动,也有大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义务献血或其他公益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也应该纳入学生的实践考核中来,作为教师给学生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第四,实践考核成绩过于简单,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推进。目前部分高校将实践考核成绩划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档次。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按时上交实践作业,成绩就能被判定为合格。如此宽松的评定导致学生对实践考核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实践考核的价值被弱化。

2.3 过程考核片面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程考核是基于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表现给学生赋分进行考核的方式。过程考核的出发点非常好,它指向了学生在校期间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既注重学习表现又关注细节小事,并希望通过将其纳入思政课考核来推动学生自觉做到知行合一。事实上,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素养往往是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体现的,而绝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发言讨论或准确回答试卷问题体现的。全面合理的过程考核能够更准确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师在过程考核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片面性问题。具体而言,第一,任课教师能有效参与思政课课堂学习过程考核,却很难参与全程考核。第二,过程考核需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所涉及的各相关部门的参与,需要实现相关大数据同思政课考核紧密结合,而这个方面还存在短板。第三,过程考核如何有效推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普遍缺乏经验。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进的对策

3.1 理论考核要进一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考核

理论考核一般包括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三个方面,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识记是理解的前提,理解的过程是学思结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识记和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

根据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的改进方向是突出应用考核。因为如果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存在问题,自然无法实现知识的自我化,那么在应用考核中自然达不到考核的要求。反之,达到应用考核要求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也会达到相关要求。就是说,应用考核内在涵盖着识记和理解方面的考核。

具体的考核方案,各个高校可以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制定以加强针对性。关于应用考核一些共性问题的建议是:第一,规范平时考核内容和方式。以教研室为单位,统一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考核方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第二,平时考核可以根据教学班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推动理论应用考核。第三,期末考试以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可以尝试开卷考试。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可以更好地融入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的考核要求,同时开卷考试可以避免学生在期末阶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死记硬背方面。根据调查的情况,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选择期末阶段以临时突击复习的形式应对思政课期末考试,考试过后,记住的知识点也会很快忘记。这就是时间和精力的一种变相浪费,它要求我们必须反思现行的考核方式并要积极探索创新考试方式改革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实践考核要进一步突出实效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学习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学深悟透。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奋斗历程并形成科学信仰和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教学搞得好不好同实践考核的要求紧密相关。只有不断创新实践考核改革,突出其实效性,才能让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结合思政课实践考核现存的问题,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根据不同类别的实践教学,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实践教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参观考察类实践、调研访谈类实践、志愿服务或公益类实践;自主式实践和命题式实践等等。不同类别实践的内容、形式、意义、影响大小、参与度高低都存在差异,学院或任课教师要明确不同类别实践的具体考核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规范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踏实认真、勤勉严谨、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做事风格。第二,教师要严格考核,保证实践考核不流于形式。严格考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考核的教育功能不能被忽视。现实中,有部分教师会因为考虑到成绩不合格会影响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健康等等而存在放宽标准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对学生不认真、不刻苦、不诚信等行为的一种纵容和肯定,会严重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严格考核要求教师认真审阅学生上交的实践作业,做到客观评判,保证成绩公平。严格考核要求教师严格“执法”,对于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业要坚持原则,做到“零容忍”。严格考核就要将优秀的学生作业筛选出来,老师在给这些同学更多指导和鼓励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也能更多地了解这些学生优秀的原因并使他们成为身边学生的榜样,从优秀作业的表象感受和学习内在蕴含的认真、勤奋、诚信、担当等实践品质。第三,思政课的实践考核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按照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规模和各高校的主客观条件,每学期都统一组织全校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无法达成的事情。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是多样化的形式。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扶贫、支教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或者其他临时性公益性活动。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学生社团、其他课程教师会时常组织安排学生参与公益性活动,也有学生自觉或自发性的参与,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范围,而不是将实践教学考核仅仅限于思政课教师安排的实践。第四,细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加大实践成绩在综合测评、评优、评奖、入党中的加分权重。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仅划分为两个档次,即合格和不合格。这种划分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导致实践教学形式化。同时,绝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奖、入党等工作中并未参考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对思政课实践的重视。因此,思政课实践成绩实行百分制或优良制更有利于作为各种测评加分的依据,也会让学生更加重视思政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自觉做到知行合一。

3.3 积极推进思政课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属于综合考核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是非常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方法。但同时,过程考核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过程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而失去考核价值。

过程考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过程考核包括前文所述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而狭义上的过程考核则不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文中所指的过程考核是狭义上的,其考核项目可以包括学习态度、生活消费、同学关系、公益活动等等。人们个体的行为选择往往是在个体所接受的理论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个体的行为选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过程考核的重要价值也在于此,它是基于个体的行为选择来判断个体的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而不是简单从考试成绩出发来判断。第一,在学习方面,通过考查学生课堂和课后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在学习计划、听课笔记、听讲态度、学习自觉性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做出评定。通过学习过程考核,让学生重视和养成自律、勤勉、严谨、认真、执着等优良学风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行动力。一个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学生,必然高度重视学习。相反,学习上不思进取、懈怠放纵自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然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第二,在日常生活方面,重点考查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德、理性消费等方面的状况。遵守校规校纪是大学生品行合格的基本要求,考查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情况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守公德指遵守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规范。守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自觉做到的最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素养。消费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消费过程中能够从一定侧面反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消费要求大学生消费过程中从自身条件出发适度消费,坚持绿色低碳消费、养成节约节俭的习惯,拒绝盲目攀比、奢侈浪费。通过推动以上各方面的过程考核,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在生活实践中的落实。第三,在同学关系方面,考查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考察能否做到支持、关心、帮助同学和能否宽容、诚信、友善的对待同学等等。一个人的德性如何,在集体生活的对比中更容易得以体现。第四,在公益活动方面,考查学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或其他公益活动的情况。参与志愿者活动或其他公益活动体现的是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最能代表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是难能可贵的,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并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过程考核的考核环节比较多,思政课教师完成考核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第一,思政课教师负有总的考核责任,同时负责学习态度方面的直接考核。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相应评价,同时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与部分专业课教师合作,即由选定的专业课教师提供学生在专业课课堂的表现作为评价依据。第二,日常生活方面的考核难度较大,为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必须坚持多样化考核。对于遵守校规校纪的考核,需要院系学生管理部门提供特定学期违规违纪的学生名单及事由,思政课教师据此进行考核和酌情打分。遵守公德的考核可以实行累计加分制度,根据学生平时主动申报,教师在期末按累计加分。理性消费考核可以让学生填写是否存在攀比消费、借贷消费、奢侈消费、浪费现象、绿色消费、月消费金额等项目来进行,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第三,同学关系考核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在期末填写同学关系考核表。具体考核项目可以包括主动维护集体利益、支持关心帮助同学、诚信友善宽容对待同学等。为避免和减少学生弄虚作假,从操作层面可以安排班委会负责管理班级日志,做好记录,每周公布相关记录情况并请同学相互监督。第四,公益活动考核形式要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要求。参加学校、学院统一组织的公益活动的同学可以提供组织方发布的有关材料或相关新闻报道。同学们自发组织或者特殊情况下所做的公益活动需要提供必要的文字、视频、照片等证明材料。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考核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