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晨熙(湘潭市湘钢一中教育集团十二中校区1902 班)
1917年1月9日,国立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门前的积雪早早被铲除。校门大开,校役排成整齐的队列站在道旁,等候着新校长的到来。
不久,一位身穿素色长褂、头戴礼帽的中年先生向他们走来,这是新校长蔡元培。他们恭敬地向他行礼。新校长在门前止步,面带温和的笑容,摘下礼帽,鞠了一躬,再步入校门。
这个小小的举动轰动了全校。毕竟,那时候的北大封建积习严重,一度曾被称作“官僚养成所”。在听过新校长的就职演讲后,许多学生预感到:北大就要大变样了。
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北大在这位新任校长的手里,脱胎换骨,重获新生。蔡元培抱定“教育救国”的信念,在北大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他阐明大学的性质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革除了旧北大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以真实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教授的去留,不拘一格延揽人才。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他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学校教授团队包括了许多意见极为分歧的人物。保守派学者如辜鸿铭、黄侃、刘师培,新式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他们在北大的讲台上都有同样的机会。他还大力支持学生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彼时,校园中“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蔚然成风。他还成立评议会,明确教授治校制度;创办工人夜校;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他上任不到一年,北大气象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教育民主与教育平等。他首创的“五育并举”理念,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时至今日仍值得教育者深思。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的教育,不能疏忽了对青年正确三观的塑造,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为中国革命铸造一支铁臂,去除传统之糟粕,办好先进之教育,觉醒民智,救国强国——这是蔡元培的唯一目的。
他坚守高洁,每逢激越纷争,必以退为进,决不同流合污。他执掌北大十年间,不惜七次请辞,以捍卫个人尊严与北大学术自由之风。他强调读书不忘救国,年过花甲仍战斗在抗日救亡的前线。
1940 年3 月5 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后来,一位北大学子写下这样一段怀念的话:未名湖畔,蔡元培塑像谦和地独守一片净土。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起落飞扬,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动摇了多少权威的根基,既非权威亦非偶像的蔡先生却风神依旧。
多年以后,一位少年静立在未名湖畔,凝视先生的雕像,默默吟咏起这段话。
是学士,也是斗士。愿先生千古!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黄俊英(湘潭市湘钢一中教育集团十二中校区教师)
电视剧《觉醒年代》还原了艰难的“新文化启蒙史”,也鲜活了历史书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中,我们分明看见一个并不伟岸豪迈的身影走在前方。这身影似乎还有些懦懦弱弱,但又被群星环绕。他,便是被称为“新文化运动之父”的蔡元培。
剧中的蔡公德高望重,又有运筹帷幄之才,改革北大,坚持新文化运动,又着力营造自由开放之风气,新旧各派人物都对他心悦诚服。
但影视作品乃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原型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偏差。我们循着剧情,翻开史书、传记,才是解读历史人物最正确的方式。
素材赏析
历史里的蔡元培同样令人景仰。学生蒋梦麟评价他,温良恭俭让,具中国最好的精神。重美感,具希腊最好的精神。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则在听过他的演讲后感慨,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以一个校长身份,能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滚烫的爱国心、科学的救国路,一次次凛然决然的坚守与抗争,蔡公以其大德大智从精神上指导着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有此先生,中华之大幸!
用画面传递温度
文/黄俊英
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散文,既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全面地进行人物介绍,又要充分发掘和采用细节,见微知著,赋予历史以温度,让人物鲜活可感。
本文介绍民国教育第一人蔡元培,重点介绍了其改革北大、教育救国的经历与情怀,展现蔡公学士与斗士形象。作者用一个定格的细节画面拉开宏观叙述的序幕,又用一个静止的镜头收束全文。正如俄罗斯导演爱森斯坦所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两个画面,奠定了本文叙述舒缓悠长的节奏,也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情感抒发的强度,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人物,又与作者一起驻足深思。
开篇的画面先定格在北大大开的校门、整齐列队的校役,再从校役的视角观察蔡元培在北大第一次亮相时的外貌、神情、动作,感受其不同寻常,暗示一场大变革即将开启。结尾处的镜头采用上帝视角,将“我”隐去,用白描笔法勾勒出一幅少年思慕图,淡淡的笔调,淡淡的抒情,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冰山”下涌动着的极力克制的深情。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敏锐地从丰富繁杂的历史资料中寻找到蛛丝马迹,挑选的细节要最能凸显主题,要最恰当,要最有张力。我们要对这样的细节进行画面定格式描述,以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引导读者细细品味画面背后的情绪,感受到文中人物散发出来的光芒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