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探究

2021-12-25 16:59尹少华
南方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林农村经济

霍 雷,尹少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法律法规有所不足,因而农林经济市场运行的规范性不足,合法经营户与种植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探寻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农村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1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 顺应发展要求

社会发展新阶段下,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诸多新型产业涌现出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内得以渗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需要以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依托,为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创造条件[1]。通过对农林经济知识的运用,可有序推进农村建设,促使农林经济管理模式丰富化,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可促进管理成效的改善,最大化发挥实际作用,使农林行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建设的推进具备优良条件。

1.2 满足农村建设与经济转型需求

国家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于经济发展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适用性不足,实际实施效果不佳,整个过程中所消耗资源众多,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粗放化方式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会对农村建设与发展形成制约。新时期下农林经济管理的推进与农村建设发展与经济转型需求相符合,能够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为手工农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2]。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能够扩大农村基础建设规模,提升市场中农产品价值,能够立足市场发展形势,改进现有发展方式,确保农业发展与市场发展规模相符合,显著提升农业发展效率。

2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不足

就当前农村建设现状来看,并未充分认识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且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由此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缺乏现代化技术支持,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现有人员素质不高,观念落后,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林经济管理需求,导致农林经济管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低,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专业人才参与的主动性与经济性不足,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推进急需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2.2 政府投入有限

现阶段,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方式相对传统,宣传力度不足,经济投入有限,并未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效果[3]。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政府投入有限,扶持不到位,工作流程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管理相关措施不到位,缺乏严谨性与完善性,农村经济发展易受诸多因素影响。

2.3 种植方式落后

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农林种植户所采取种植方式大多传统化,机械化水平有限,现代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林经济发展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中缺乏先进科技为支持,研发水平不高,机械化生产难以得到全面化普及,阻碍了农林经济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在农林业发展过程中,部分种植户会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使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甚至破坏有益生物的生存空间,致使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受到影响,自然环境严重恶化。此外,农村私自开山毁林现象依然存在,法治观念淡薄,若此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对农林经济管理成效产生不利影响。

2.4 管理监督不到位

就农林经济管理现状来看,现有执法体系尚不完善,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岗位职能不够明确,引导观念不够成熟,面对问题极易出现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效果。现有农林经济管理缺乏完善体制,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明确主体,导致管理落实不到位,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交流不到位,缺乏共享平台,差异化的地区下农林经济管理情况有所不同,执法问题各有不同,农林经济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3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提高经济管理认识

政府应对农民加以引导,转变其传统思想观念,基于科学思想出发运用农林经济管理模式,将农林机械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提高农林业生产水平。结合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可行发展方略,普及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以现代传播手段为支持,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对经济管理的认识[4]。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有序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获取途径,以新媒体平台为支持宣传农林经济管理,立足实际需求就信息加以反馈,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实际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化程度,保证管理的多元化,要以法律为支持推进管理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人员应具备岗位资质,持证上岗,以满足农林经济管理要求。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扶持力度,以管理条例为依据,明确其适用性,结合农林经济管理活动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开展专项贷款计划,满足农林发展需求。为激发科研机构的研发动力,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整员工福利待遇,对高校人才产生强烈吸引力,创造优良条件,促进农林经济管理的创新。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大环境下,土地资源利用率逐步得到提升,在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采取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以法律法规为支持,规范落实农林经济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就土地使用成本加以合理控制,落实生态保护,提高土地产能。例如,“渔稻共存”项目的发展,能够通过耕地轮作休耕的方式促进土壤条件的改善,使土壤肥力得以维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将水生动物放养于水稻种植间隙,能够涵养资源,促进生物链条的构建完善,农民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可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得到有效调动。

3.3 完善科学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的推进,需要科学应用机械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优化农林生产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促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农林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劳动力相协调,促进人机协同,精准高效分析实践数据,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使农林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人才专业化水平与综合能力。实际工作中可打造示范园区,推动科技创新,保证岗位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5]。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农林种植者为对象,落实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与管理培训,挖掘农村管理人才。

3.4 健全综合执法体制

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需充分发挥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能,包括管理、监督、执法等,以综合执法体系为依托,以专业管理技术为指导,强化行政执法能力,确保综合执法体系的管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综合执法体制的完善,需要就制度细节进行调整,要保证制度细节与条例细则相对应,以提升地区农林经济管理水平。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就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确保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符合,这对于农林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对此,需深入研究管理各环节,掌握执法要点,立足实际完善制度,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林生产质量的影响,保障农业综合效益。农林经济管理具有战略性特征,各方应加大重视程度,将其渗透于生产各环节中,保证与农林生产活动的对应性,以便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农林经济管理能力的逐步强化。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支持,促进了农村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为促进农林经济管理成效的显著改善,需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就科学技术和综合执法体制加以完善,全面提升农林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农林农村经济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