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运刚
(那坡县德隆乡林业站,广西那坡 533903)
作为一种经济油料作物,油茶自身的价值极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油茶种植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现代化的林业发展[1]。油茶喜暖怕寒,需要种植在气候温暖且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中,而百色市那坡县位于我国广西,地跨东经105°31′~106°5′、北纬22°55′~23°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冬季短,且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在19.1 ℃,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那坡县由于有着较好的油茶种植环境,每年油茶的总产量在500 t 左右。而随着当地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油茶种植的技术及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对当地的油茶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针对那坡县的油茶种植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并分析油茶作物在那坡县的发展前景。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极大,但是目前国内生产的食用油只能满足市场总量的40%左右,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食用油。茶油作为油茶的主要产品,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作为食用油能够为人体提供较多的养分,并且茶油中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免疫能力的增强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另外,茶油在农业和化工方面应用也较为广泛。我国的茶油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油茶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油茶种植技术和种植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为了扩大油茶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实行规模化管理。油茶产品的优质化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油茶种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完善种植管理技术等方式来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能提高整体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油茶的市场竞争力。
油茶树不但能够提取茶油,还可以被应用于其他行业中,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1)油茶树有着四季常青的特点,因此常被用来作为绿色和观赏树种。2)油茶林能够起到保持水土平衡、养护水资源的作用。3)油茶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为生态环境平衡提供助力。4)油茶种植可以被作为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因此,油茶具有较高的产业价值。
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种植区域的海拔不能超过700 m。因此,油茶种植要选择适宜的环境。1)油茶种植降水量要高于1 000 mm,日照时间应多于1 500 h。2)70%的环境湿度更利于油茶健康生长。3)一般pH 值为5~6.5 的偏酸性肥沃土壤更适合油茶生长。种植时应选择开阔的地形,种植区域应土层厚、土壤结构好并且土壤养分含量高,以保证土壤保水排水性、透气性高,保证土壤中氦、磷、钾等元素的含量适宜,并能为油茶提供重要的微量元素。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能生长马尾松、杉树、映山红等植物的地方一般都适合种植油茶。选择油茶的造林地时,要注意林地的坡向,可以选择在光照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避免油茶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吸收足够的光照。
造林是油茶种植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造林质量和标准直接影响到油茶种植。一般选择海拔500 m以下、坡度25°以下,向阳、光照充足的无污染的丘陵或者低山。清除种植地表面的杂草,促进油茶正常生长。在整地后还要做好挖穴工作,一般油茶种植的挖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在春芽萌动前(容器苗可以在5 月以前),选择阴天、小雨或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造林,每667 m2可种植111 株[2]。种植时,覆土不得盖过嫁接口处,要求根系舒展,分层回土压实,造林后1 个月内发现死株要及时补植。
每年5—6 月、9—10 月各除草松土一次,松土时结合施肥培育。除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的过度生长,从而与油茶争夺营养,对油茶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松土能够提高土质,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储水功能,使土壤变得松软、厚质。
每年的1—2 月打顶定型一次,去除顶端优势,促进幼树开枝,通过剪除不必要的枝条,使主要枝干的生长获得更好的营养,提高油茶树的生长质量。
针对那坡县的种植情况,在6—7 月、8—9 月对根系追施尿素或含氮量高的复合肥各一次,每次25~50 g,在雨天或下雨前,距植株根部20~30 cm 范围内撒下肥料,然后松土覆盖肥料;结合防病虫进行叶面追肥,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另外,每年的1—2 月、5—6 月、7—8 月各对根系追施含氮量高的复合肥一次,肥料量以树冠大小酌情增加,一般每株0.10~0.25 kg,沿滴水线范围施入,结合防病虫进行叶面追肥,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3]。
结合那坡县当前的种植情况,对油茶树进行除花芽、促新梢的工作,可以提高油茶的生长质量,在1—2 月、6—7 月采取人工的方式摘除花芽,然后在3—4 月喷施外源激素抑制花芽分化。
幼林套种是通过以耕代抚的形式对幼林展开抚育工作,可以套种花生、黄豆等矮秆作物,既可以提高油茶林经济性,又可以改善种植环境。
那坡县在油茶种植期间的每年12 月、次年1 月各进行整形修剪一次,选留3~4 个长势均匀、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 个强壮的分枝作为副主枝,在每次新梢生长期进行抹芽摘心,培养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树形,通过整形修枝能够培养出质量更好的幼林。
在油茶种植、管理、抚育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油茶常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和根腐病,常见虫害有毒蛾、尺蠖、茶天牛、黑翅土白蚁。可以通过加强对林地的管理进行有效的预防,如改善林地中的通风透气情况,尤其是在7—8 月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做好林地的抚育管理工作,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
在油茶种植过程中,要根据林地的环境情况、病虫害的特征等来不断培育具有较高抗病能力的油茶品种。也可通过营造混交林的方式来丰富油茶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油茶运输的检疫工作,避免将携带病虫害的油茶带到林地,给油茶林地造成为害[4]。一旦发现林区出现病虫害,应立即剪除病枝、捕杀害虫等。
若油茶病虫害感染严重、扩散速度较快,则必须及时采取药物防治的方法来阻止病虫害在林地内大面积扩散。1)油茶炭疽病。在春梢长出后使用1%波尔多液、500~800 倍液的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洒防治。2)油茶软腐病。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最好选择在晴天喷洒药物,这样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3)油茶根腐病。可使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药物浇灌到油茶根处,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4)蓝翅天牛。使用20%果乳剂500 倍液、90%敌百虫1 000 倍液等药物防治[5]。
百色市那坡县作为油茶种植的大型基地,需要不断更新油茶种植技术,多层面分析油茶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总结有利于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的改进措施。百色市那坡县政府通过构建统一的油茶融资平台,完善油茶种植资金的借贷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茶农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促进油茶产业的扩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