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赵兴华,吴海红,冯秀丽,岳 玲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冰球子Oreorchilpatens为兰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山慈姑,山兰。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耐寒性极强,可耐东北地区-30 ℃~-40 ℃的低温。多生长于海拔600~1 200 m的高山地带,适于生长在林下、深山的山腰或有遮阳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各地。以假鳞茎入药,具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加入冰糖蒸熟,可治疗小儿的感冒咳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症。由于其资源有限且药效倍受人们青睐,近些年野生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匮乏,市场价格较高,因此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尤为重要。
野生冰球子多生于林下,可与其他药材林下间作栽培,既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可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或腐殖质土、通风透光性好的林下进行栽培,针叶林与阔叶林均可,林地最好为向阳或半向阳。将林下的小灌木杂草清理干净,清除石块,深翻土地25 cm左右,将地耙平,可做畦也可直接栽种,但要留排水沟与作业通道。
选择向阳的荒坡地栽植。先将地整平,去除杂草,做宽100 cm、高20 cm的苗床,再将苗床土整细、耙平待定植。需在畦两边种植遮阴的植物并加盖遮阳网。
冰球子的种子非常小,种皮薄且无胚。种子难透气、难透水,胚发育不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萌发率极低,所以在生产上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其主要繁殖方式为球茎繁殖和组培繁殖。
6月下旬,种子成熟,地下茎开始休眠,8月中旬结束休眠,地上长出新的叶片,球茎进入繁育期,球茎周边开始长出叶芽。球茎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秋季休眠期结束后9-10月份,或来年春季4~5月份。挖取2年生以上的健康无病、芽多的球茎,将畦横向开沟,深约8 cm,行距20 cm,株距5 cm,块茎芽点向上,摆入沟中,覆土5 cm。林地栽培不需要遮阳,露地栽培需覆盖遮阳网或种植遮阳植物,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干旱不易生根,但不易过涝,以免造成烂根。
采用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繁殖。选用成熟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清洗表面灰尘,流水下冲洗20 min,沥干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酒精和氯化汞消毒,无菌水冲洗,切开蒴果,将种子平铺于培养基上,以1/3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 1.0 mg·L-1与NAA 0.5 mg·L-1激素组合,蔗糖30 g·L-1。冰球子种子萌发周期较长,需要60 d左右,萌发后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为1/3MS+6-BA 1.0 mg·L-1+AD 1.0 mg·L-1+NAA 0.1 mg·L-1+GA30.1 mg·L-1,蔗糖30 g·L-1。待苗长到一定大小即可生根移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1,蔗糖30 g·L-1。也可以通过块茎诱导愈伤组织,继而产生不定芽的方式组培繁殖。组培繁殖是实现产业化栽培的重要途径,有着繁殖系数高、周期短的优点,但也存在生产成本高、生根苗成活率低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去解决。
冰球子喜湿,苗床要保持湿润,由于冰球子上方有遮阴,较平地耐旱,但出苗初期要注意观察,不能干旱或过涝。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四周要留好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大雨后注意查看,及时排水,否则水分过多会导致烂根或发生病害。
冰球子是喜肥植物,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生长期,用1 000倍液磷酸二氢钾喷施,每半个月喷一次。10月份进入休眠期之后,在苗行间铺施农家肥,农家肥要腐熟一年以上。
冰球子对田间除草要求比较严格,栽植前可用除草剂清除苗床间杂草。生长期使用除草剂会对植株茎叶造成伤害,休眠期正值种子成熟,因此在此期间不能使用药剂除草,最好进行人工除草。为避免伤根,植株周边的杂草尽可能不使用铁铲等工具。林下栽培时要注意及时拔掉林间的小树苗,以免影响透光。
冰球子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导致烂根,多发生在多雨季节。采取物理防治方法:一是选择健壮植株块茎栽植,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栽植过程中操作谨慎,避免伤根,导致病菌入侵;三是栽植时留好一定的株行距,保持通风透光;四是留好排水沟,注意排水防涝。
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咬食茎叶至植株死亡,可进行人工诱杀与药剂防治结合。用50%的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拌毒土施入苗床,或浇灌苗床毒杀。
冰球子的生长年限较长,一般栽植3年后可采收,时间越长产量越高,但超过5年会烂根,所以4-5年为适宜的采收时期。秋季9-10月,地上茎秆枯萎时即可采收,块茎一般在入土20~30 cm的位置,采挖时要避免挖伤块茎,要仔细挑拣,以免遗漏块茎。挖出块茎,剪掉茎秆,筛选留种后加工。先用清水浸泡块茎,然后把泥土清洗干净,沸水煮5~10 min,烘干,去除块茎表面的茎须、杂质,装袋,即可上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