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2021-12-24 04:30张耀文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9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

【摘要】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谋篇布局规划编制之年。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信息化管理工作又应秉持着怎样的建设理念?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怎样更好的赋能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这些都是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发展方向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

引言:

“十三五”时期,各高校都在紧紧围绕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国家战略,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教学服务、人才培养中开拓创新,并始终将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作为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世界上人数规模最大的在线教学实践;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各个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停课不停学”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开发了“空中课堂”、“体温填报”、“视屏会议”等应用程序,开学后的“报道系统”、“食堂流量”、“在线点餐”等程序功能,以信息化的方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时,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对各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我建议新时期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建设:

一、 “搭好”顶层设计、实施“一盘棋”联动战略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学校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对各个高校多领域的支撑起着重要性日益明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已经来临,信息化对学校的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

搭好“顶层设计”首先就是要理顺学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近年来,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建设是学校的一把手领导建设工程,这充分彰显出各高校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为此,各个学校特地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技术专业组,协调推进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协同推进和重大决策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化建设。在学校的机构设置上,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信息处等职能或教辅独立的部门,主要负责统筹管理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具体包括组织实施网络与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以及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网络与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预决算,费用管理制度,防止学校的信息化的重复建设或孤岛建设,努力构建上下一盘棋的整体信息化设施建设、集成建设、综合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等。

重视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就是要打造成技术过硬、机构合理,反应迅速的专业型队伍。搭建和持续更新新时期适应高校信息化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体现出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性和合理性,可通过外引和培养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创新人才交流方式,可通过校际交流、岗位交流、国际合作、健全产学研融合等方式方法借用外部资源,破除惯性用人思维。构建成多层次,多形式,重效率的培养培训体系,不定期的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

此外,还要重视经费保障的使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经费的大量投入,在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应用培训等、队伍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在学校的财务经费测算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高速运行。由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时间长,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可探索购买社会服务等供给新方式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互惠共赢新机制,完善常态化的新时代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在信息化经费的管理方面,从项目的审批及流程方面,学校的相关部门不能只管不健,防止出现管建分离现象,使学校的信息化管理经费实行闭环管理,确保经费的使用是合法合规的,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高等学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重视“顶层设计”,将信息化建设视为一个整体,加强总体设计,保障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协调发展,实现“上下联动”。而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实现人的想法的现代化,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套路,摆脱人的“舒适区”,不能总是凭着老传统、习惯、旧观念去教学和管理,要从观念上转变过去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上系统、上设备,而是要在学校有限、现有的资源上思考如何在管理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上下好“一盘棋”,上下形成一个整体、合力,为全方位加快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各部門通力合作,打破“各自为战”的工作流程,深刻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站在学校的全局上来统一谋划学校的“十四五”的信息化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学校在顶层的设计上、规划上统一协作,强化联动机制,特别重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规范管理、技能统一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和应用系统集成共享,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形成全校“一盘棋”的上下联动管理体系。

二、 推进“新基建”、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新时期,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紧紧围绕“新基建”、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理念,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需求及特色展开建设。一是要加强与中国移动、电信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在5G基站、物联网、区块链的建设上;搭建互联互通的快速网络,规划好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引进新技术加快校园网的升级和改造,实施教学和管理网络建设工程,升级原有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从新进行规划,对校园网络的出口带宽全面提速,建设全覆盖的无线网络环境,让师生人人、时时、处处、随时都能在沉浸式教学、视频直播、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慧场景中应用,让师生充分感受到上网更方便、更快、更稳定。其次,要全面提升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让师生感受到“能用”、“会用”、“爱用”,有良好的体验感的智能设备,为学校在教学、人才的培养、科研以及管理服务上提质增效,紧扣信息化全面支撑大学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的战略部署,助推高校基础网络发展观念的创新、应用的创新、管理服务体系的创新,全面加快智慧校园的建设,以推进“新基建”、完善基础网络设施战略部署为未来的信息化描绘了多种的可能性。

三、 挖掘数字红利、加强数据治理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数据是所有业务流程和决策支持的基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新时期的信息管理规划要以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第一要务的现代化,以信息技术改变管理理念,培育新的管理方式,高标准建立数据的技术新架构体系、推进新时期信息资源共享。其次,要构建以教学、学生为中心、以深化 “放管服”为重点的新型线上业务应用平台,推进“互联网+”的数据融合,努力挖掘数据的红利和数据潜在价值,着力解决用户体验不佳,实时数据不通,信息架构重复建设的突出问题,全面治理数据的全方位周期的梳理与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的支持辅助决策分析的能力,实现数据的优化,可持续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支撑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动能。此外,还要重视科研在算法上的数据共享,积极拓展学科的共享资源、争取国家级、省级等政府资金项目的支持和企业的投入,提升创新性数据算法的科研服务能力,助力学校数据平台建设。

四、推进“一网通办”、优化“流程再造”

近几年来,学校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成为常态,以达到办事方便、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办事氛围,提高办事的效率。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保障等多个领域,打造精准化的服务与精细化的管理相融合的“一站式”的管理流程体系。而“一网通办”的基础是数据,对学校现有的数据全方面的梳理为核心,将遍布在各个子系统、线下目录清单的业务数据集中收集、分析、制定标准后,形成数据服务、流程的整合,根据角色的不同、授权的不同等业务目的是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倒逼学校在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建立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的“一网通办”,让数据在网上多跑动,让教师和学生少跑腿,努力构建时时、处处、无处不在的数据运行态势、支持学校综合决策的“高校大脑”。通过教师在教学、科研及学生在校园活动形成的校园轨迹,时时分析出影响师生的发展因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及管理方案、实现数据的整合、构建网络圈层,方便学校实施现代化的管理。信息化的流程建设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教育发达国家共商共建,优化平台的对接、统一服务支持、为新时代的信息功能融合提供系统集成支持。

五、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加固信息化建设的根源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2016年11月,我国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9年12月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办法》等文件,都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现如今高校的网络安全治理中仍面临着师生们的网络安全知识匮乏、网络安全防范手段不多等众多问题。新时期,各个高校要在网络安全的预警机制上不断完善、落实安全责任制,继续做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落地,定期做好网络安全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最新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和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思与素养。

高校的網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体系建设,而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兜底底线原则,在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数据内容、各信息的终端、安全管理等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基础设施安全包括物理环境安全、有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物联网设施安全、校园私有云平台安全等,要严格按照网络等级保护的要求,规划好、部署好、建设好高校的网络安全体系。

新时期的高等学校要重视和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优化学校的办学条件,建成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督促信息技术赋能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培养具有新时期信息素养的创新精神和掌握现代信息专门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2]教育部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张耀文(1983),女,汉族,辽宁抚顺,沈阳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寒露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