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2021-12-24 21:49崔金山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8期
关键词:用水水资源水利工程

崔金山

无棣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1 前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工程作为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流域的防洪、排涝、抗旱、区域调水、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已成为稳定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状况

2.1 缺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正确意识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中缺乏良好的管理理念,这是水利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水利项目管理人员习惯于在管理过程中使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但现在的水利工程逐渐向着大型化发展,在管理工作中涉及更多的管理内容。若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那么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漏洞,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得不到保障。

2.2 缺少实际管理体系

为遏制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必要从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入手。在对现行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许多项目管理人员按照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具体的管理,未根据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改变管理方式,也没有建立合理、全面的管理制度。这种不良现象会造成管理人员责任分配不合理、管理内容不完整等现象,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项目实际运行的整体管理水平,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将增加问题发生的风险。

3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地下水过度开采,会造成含水层结构破坏,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一方面产生地面沉降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容易让污水侵入含水层,严重威胁生活用水安全,沿海地区甚至会出现海水倒灌地下水的现象。为缓解地下水超量开采问题,北京方面采取各种高科技手段,严查私采滥挖地下水现象,并投入巨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多年压采后,北京的地下水水位才止跌回升,但局部地下水亏空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北京的地下水涵养修复仍任重道远。地表水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河流变浅,湖泊面积缩小,已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鄱阳湖、洞庭湖受人类围湖造田和上游用水量增加导致水量减少的影响,水域面积逐年减少,非汛期枯水期持续延长,直接威胁到周边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3.2 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

尽管政府强制要求企业升级废水处理设施,使工业废水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已成为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城市,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城市都必须投入巨资,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3.3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由于农业的生产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为主,造成了接近七成用水的浪费,各种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推广。作为用水大户的工业企业,正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升级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但由于我国工业的整体规模较大,技术升级需要长期的努力。

4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策略

4.1 明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

改革和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关键在于明确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由省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具有流域性的水利枢纽,安排、指导和监督地方水利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由省级管理部门与地方管理部门协作,上级管理部门应向地方管理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对地方管理部门的状况进行检查。对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来说,要努力培养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运行管理机构应明确职能,改革传统体制,将维修人员和养护人员从管理部门分离开来,组建具有专业维修养护知识的专门机构,使水利运行实现养护和维修的专业化管理。并使维修养护工作与市场接轨,开放维修养护工作权限,实现市场化运作。既能提高维修养护水平,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投入。

4.2 转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观念

由于人们对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用水观念认识的误区,使水利工程管理手段长期落后。有人认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只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其运营和建设则是国家事务。为此,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使其真正融入市场经济,并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管理部门应打破体制性思维定式,树立市场化的水利管理理念,优化水资源利用,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努力满足市场对水利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合当今时代,因此,应摒弃这一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具体解决。

4.3 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水利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其职能,发挥其优势,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多种经营,深入挖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潜力,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水利部门可通过引进外资和自主开发等方式,发展水利相关产业。比如,一些大型水库可以用来水产养殖和旅游,也可以用来修建航道或者电站。条件成熟的管理部门也可以与矿业公司合作进行砂矿开采。利用多种方式进一步挖掘其经济潜力,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技术积累。

4.4 合理利用水利工程财政补助

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也是水利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合理正确地使用财政补贴,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利运行管理部门应当明确水利工程的性质,并根据性质给予补助。例如,对某些没有创收能力的水利工程,政府必须承担日常管理费用。对那些能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的水利工程,政府必须把经营收入列入补助预算。另外,水利工程也不能只靠政府补贴,可通过公益水利工程基金多方筹集养护和维修所需经费。

5 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如果各行业的用水效率降低,将不利于可持续地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提高用水效率的手段符合当前用水管理的目的和宗旨。在当前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各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利用。实际操作中,针对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整体产业结构与节约用水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应是全面摒弃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各地也要注重抛弃对水源的低效和粗放利用模式。一旦相关部门发现了破坏珍贵水源的不良现象,那么针对这类行为就要着眼于杜绝。在此前提下,将经济发展、地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节约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现阶段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以最优用水效率为目标,确保能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控制用水效率的红线,从而支撑调控灵活、布局科学、配套完善的水源利用体系的形成。

一是有关部门对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都应实行综合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涉及取水许可的问题,关键在于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同时,各地区在分配总水量时,应以流域单元为前提。各地区对用水户应严格限制,对与其有关的取水许可证应定期换发。除此之外,针对水资源论证还应建立相应的论证机制,以保证全面、科学的论证,使水资源管理真正融入现阶段的整体城市规划之中。

二是统一调配各地现有水资源,按照现行有关规划实施水资源管理;近几年来,有关部门正全力推行水源管理计划用水模式,计划用水应包括年度预测、水量分配和水源供需长期规划。特别是在制定上述用水规划时,其核心宗旨是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与此同时,对各时段的用户用水总量也应纳入用水监管视角,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模式。一些用户如果表现出用水过量,就会受到必要的惩罚,以强调水使用规划所具有的严肃性。

三要实行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实际运用中,水资源定额管理必须全面推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对用水水平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则注重全面遏制。这说明水资源总量控制的重点是避免对水源进行无序或过度开发,使水资源利用达到最优限度。以水资源管理和取水管理为目标,把水资源管理工作延伸到当地现有行政区,以彻底遏制过度用水。另外,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标准和定额,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用水效率。

四是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各地区要在科学规划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加强政府监管,严厉打击盲目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此同时,完善节水标准体系,促进高耗水行业技术改造,落实管理责任制,使节水理念覆盖所有用水企业。

五是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用水结构的变化,既要保证整体社会经济用水需要,又要兼顾局部特殊用水需要。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农业用水仍然占主导地位,用水结构明显失衡,需进一步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由于农业用水比重下降,生态用水快速增长,用水结构趋于平衡。

六是做好污染物总量控制。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有关要求,政府要在水源保护区内严格审批建设项目,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登记和检查,加强相关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勤联动,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完善水资源立体监控体系。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根据污染情况,尽早提出水资源恢复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使部分再生水达到灌溉用水标准,弥补农业用水不足。禁止在城市绿化和公园水域使用自来水,一方面要以较低的价格补充因蒸发和渗漏流失的景观用水,另一方面要促进再生水业的发展,确保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发展。

6 结语

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科学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有效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优化各部门水资源的使用与配置,确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稳定的发挥。

猜你喜欢
用水水资源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