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1-12-24 20:31:36蒲少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死猪

蒲少军

(安州区秀水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绵阳 622655)

近年来,伴随生猪养殖规模的日渐扩大,各种猪疫病也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猪链球菌病频繁发生,给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阻碍。猪链球菌病主要是生猪感染链球菌所导致,在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当中非常常见,猪链球菌病不仅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发病率较高,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生猪感染该病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热性、败血性症状,对生猪健康危害极大,引发猪出现关节炎、败血症、流产等多种病症,引发大量生猪死亡,给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猪链球菌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在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对猪链球菌病加强防治,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防治措施,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推动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养殖收益,并最大程度保证人们食品安全。

1.猪链球菌病病原特点与临床症状

1.1 猪链球菌病病原特点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猪链球菌病常表现为地方性流行特点,该病一般无较长的潜伏期,大多表现为急性发作,生猪不同生长发育期都有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情况,而感染该病的病猪死亡率和生猪生长发育期有着密切联系。病猪以及带病猪是引发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大量的病菌存在于猪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当中,会引发猪的呼吸道粘膜以及消化道粘膜出现大面积感染。生猪饲养过程当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科学饲养的管理措施,没有采取无害化措施处理病死猪,引发猪链球菌病频繁传播和蔓延,对生猪健康生长构成极大威胁,必须要充分重视生猪链球菌病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1.2 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

生猪链球菌病有着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急性败血症型,成年猪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型,不仅发病较急,而且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常常引发大面积流行,猪的体温会明显增高,保持在40℃的水平,病猪精神状态不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喜卧不愿走动,有紫红色的病斑分布于生猪的颈部和腹部,有的病猪感染该病之后症状不明显,却突然死亡。二是:脑膜炎型。哺乳猪(70~90日龄)以及断奶猪发病率较高,病猪体温在41~42℃,并出现流涕,嗜睡和便秘等症状。伴随病情不断发展,有的病猪会发生磨牙、转圈等症状,体重不断下降,最终衰竭死亡。三是:关节炎。仔猪关节炎型比较多见,很多都是由脑膜炎型或者急性败血症型转化而来,病猪关节部位出现明显肿胀,导致病猪喜卧不愿意行走,病情较重的难以站立,发生瘫痪,关节化脓坏死。

2.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生猪养殖过程当中,如果发现生猪感染该病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结合生猪患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脑膜炎型或者败血症型病猪,可以利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为生猪投喂磺胺类药物,也可运用磺胺嘧啶钠或者青霉素进行治疗。如果病猪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当病猪脓肿完全成熟后,及时的切开引流,全面的清除脓液,并利用红霉素软膏涂抹。针对于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采取抗菌素与抗风湿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庆大霉素、头孢噻呋钠。饲养工作人员还应当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工作,采取焚烧、深埋等方式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控制和减少病菌的滋生和蔓延,以免再次引发猪链球菌病。

3.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综合防治措施

3.1 注重饲养管理

为了控制和减少猪链球菌病发生几率,应当坚持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认真落实检疫隔离制度,尽量不引进外地生猪,控制和减少猪链球菌病在猪场间的传播和流行。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猪病的发生都和生猪饲养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猪舍是生猪生长发育的主要区域,所以保持猪舍环境卫生非常重要。生猪饲养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生猪饲养管理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将猪舍当中的粪便和各类杂物全部清除,控制和减少病菌滋生,确保猪舍干燥卫生,有着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并定期的开展消毒工作,对猪舍当中的场地、用具等展开全面消毒,并做好驱蚊、防鼠工作。消毒时利用双氧水或者高锰酸钾针对各种设备开展消毒工作。生猪养殖场以及过道消毒,可以利用3%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猪圈消毒时运用复合酚(1∶3000)进行消毒。季节转换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35%的CaO和适量水均匀混合后彻底对猪舍开展消毒工作,猪舍当中的很多细菌和病毒便会被CaO所杀灭。对于猪圈一些角落和食槽应当加强细节消毒,控制和减少病原菌的滋生,避免生猪发生疾病。另外还要保证猪舍通风,确保猪舍干燥清洁,尽可能为生猪生长创造更加的生长环境,工作人员在养殖生猪时,还需要动态的对生猪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保证饲料科学搭配,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并可将一些和适量的抗菌药物添加到饲料当中,促进生猪自身抵抗力不断提升,避免发生猪链球菌病,促进生猪健康生长,有疫情发现时,还应当第一时间将疫情反应制动物防疫主管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做好疫苗预防工作

根据生猪免疫规程,每年对生猪开展定期免疫工作,选择猪链球菌弱毒活菌苗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充分考虑猪链球菌病流行菌株,运用合适的菌苗进行进行免疫接种,增强免疫效果。30日、45日龄日龄仔猪进行一次接种,母猪疫苗接种过程当中,每180d进行一次免疫接种,针对于怀孕母猪,在其生产之前20d一次免疫接种工作,对于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之前20d左右进行一次疫苗注射。疫苗接种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在注射前的10d饲养工作人员不应当为生猪投喂各种抗生素药物,以免对免疫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猪链球菌病高发季节,可以将适量药物添加到猪饲料当中,如土霉素、金霉素,来控制和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几率。

4.科学合理的处理病死猪

生猪养殖过程当中猪链球菌病比较多发,而且发生面积广泛,确保每头病猪都能得到有效治疗存在一定难度,而且猪链球菌病发展速度快,恶化程度高,极易导致病猪死亡的情况出现,所以科学合理的处理病死猪也非常的重要。在处理病死猪方面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可以有效隔离病菌,但填埋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深埋。这种病死猪处理方式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而且如果深埋不当还极易引发再次感染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运用焚烧方式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杀死病菌,避免链球菌病再次发生传播蔓延。

猪链球菌病由于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所以在处理病死猪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和病死猪直接接触,尤其是存在呼吸道或身体表面损伤的工作人员,不可出现在病死猪处理现场,以免引发感染。病死猪通过适当处理,虽然病菌可以全部杀死,但很难确保处理方式万无一失。所以病死猪必须要绝对禁止销售,以免造成人类感染。

5.结束语

猪链球菌病在生猪养殖过程当中比较常见,为了控制和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在生猪养殖工作实际,饲养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提高猪链球菌病防治意识,对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发现该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在治疗猪链球菌病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猪链球菌病的病型,通过针对性的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和减少生猪病死率。另外还应当加强预防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对猪圈开展清扫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均衡的搭配饲料营养,选择有效的疫苗接种。还要不断提高生猪自身抵抗力,控制和减少生猪养殖过程当中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几率,为生猪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死猪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36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2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