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英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 652312)
动物防疫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食品安全。动物防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人们的饮食安全等方面。所以,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确保人们日常饮食安全的必要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动物之间的疫病传播扩散,确保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不受影响,促进我国畜牧业长久健康发展。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连接畜牧市场和生产市场的重要纽带。现如今,畜牧业的流通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量加大与生产规模小之间的矛盾。一旦生产规模达不到标准,那么市场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一旦市场环境存在风险,就很难从正面的角度应对,畜牧业的生产结构也无法得到及时调整。在公共环境卫生工作中就包含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只有确保工作健康有序、结构合理,才能够灵活应对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扩建工作,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促进畜牧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只有在不断更新基层畜牧工作站的职能,才能够完善兽医的服务职能,推动畜牧兽医产业进行不断优化,这些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幸福指数以及畜牧业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1 养殖户没有充足的防疫意识。从畜牧动物疫病角度来看,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非典型化和慢性化,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涉及到的动物养殖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品种较多,全面落实防疫教育工作很难实现,大多数畜牧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的认识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日常的疫苗接种不积极,通常会在养殖过程中乱用一些生长激素和抗生素,过于追求缩减养殖成本和个人收益,所以导致很多疫病的源头都没有被发现,影响了疫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对畜牧业养殖的发展造成了十分眼中的负面影响。
2.2 缺少先进的防疫技术。防疫技术和防疫设备都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多数畜牧养殖站都没有先进的防疫技术和防疫仪器,特别是一些地域偏远的农村地区,这样落后的情况十分严重,当地拥有的防疫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当前最基本的防疫工作要求,导致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很高的误诊率,导致一旦发生疫病,就会传染的十分严重。同时,相关防疫人员的自身专业性不高,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防疫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2.3 缺少专业的防疫工作人才。现如今,部分农村养殖地区的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很高的学历,年龄结构呈现出了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应对的都是十分简单和常见的动物疫病。但是一旦出现较为眼中的病害时,特别是一些暴发性疾病和突发状况,就会表现的束手无策。比如目前大多数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兽医年龄大多数都在40年龄左右,虽然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从医经验,但是自身所掌握的防疫知识都十分陈旧,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另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畜牧兽医站能够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工作人员不多,并且综合素养较差,这对于新时代信息化畜牧动物防疫工作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严格引进综合人才,从大专以及本科队伍中挑选人才,以此来壮大防疫队伍。
2.4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缺少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必须要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督和指挥,以此来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能够符合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一定的约束力,很难能确保防疫工作的质量。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加强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防疫工作制度,对畜牧业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及时纠正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不良风气,进而提高整体防疫工作质量。
2.5 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畜牧养殖。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养殖业几乎都是散养,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不集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很难展开防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工作。比如: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都养1-2头猪,多一点的会有4-5头。当养殖动物需要疫病预防时,基层畜牧兽医才会对养殖户的动物进行防。面对这样的情况,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就会一直无法得到提高。
3.1 大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在畜牧养殖业中在,大多数养殖户都没有足够的防疫意识,对动物防疫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无法与畜牧兽医进行合作展开防疫工作,导致养殖动物出现了大范围的疫病。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在养殖当地加强防疫工作宣传力度,可以定期安排兽医对养殖户普及防疫工作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养殖户对应的认知程度,通过对动物疫病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及时发现疫病的种类,并联系当地畜牧兽医站进行治疗,避免动物出现大范围的死亡,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2 全面引进先进的防疫技术。防疫技术是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从目前基层畜牧动物防疫水平来看,防疫技术不够先进,这也让防疫工作的发展受到了约束。所以,当地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引入先进的防疫技术,优化防疫部门的环境,并引进科技水平较高的疫病检测设备,并在当地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让兽医能够全面掌握先进的防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动物防疫技术不断研究,不断研发出创新的防疫技术和方法,促进动物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3.3 加强培养兽医的专业防疫能力。在基层畜牧兽医入职之前,需要展开相应的职业培训,进而能够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行业内的创新技术,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还要养成长久学习的意识,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进而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长久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业内的沟通交流,学习国外专业团队的先进技术,并且定期邀请专业的技术团队来展开技术指导。完善绩效开合制度,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防疫技术的培训下,能够全面提高兽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3.4 构建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为了能够全面优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首先必须要确保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防疫工作制度。在防疫制度的规范下,对畜牧养殖单位进行合理约束,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让防疫工作更加严谨。在防疫制度完善过程中,基层畜牧养殖条例必须要清晰明确,这样才能为畜牧养殖业发展指明方向,在精细化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中,让防疫工作的质量能够有所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此外,通过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还能够全面加强防疫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确保畜牧生产产品能够更加安全。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必须要对畜牧养殖人员加强防疫意识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深入到畜牧养殖过程中。
3.5 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要想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基层设施建设。确保畜牧兽医站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同时,还要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完善防疫工作硬件设施。比如:可以建立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对那些可能会发生疫病的动物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患病,就要将其隔离并采取科学的处理。还可以将畜牧兽医站与防疫中心结合在一起,确保能够及时提供疫苗,并且还要确保疫苗的质量。实验室中配备的各种监测设备,能够让动物疫病检疫工作变得更加顺利,进而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到了养殖人员自身的经济利益和人们日常的食品安全,要想有效提高基层防疫工作的效率,就必须要明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分析发生疫病的主要原因,利用完善的防疫制度提高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完善防疫工作基础设施,有效强化基层防疫工作,以此来确保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确切落实,减少畜牧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最终促使基层畜牧业能够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