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24 20:31:36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猪瘟病猪非洲

卢 冲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农业农村站,广西 玉林 537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今年多次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中国养殖户深感恐慌。非洲猪瘟(ASF)病毒是引起非洲猪瘟的主要原因之一。家猪与野猪之间存在接触感染。非洲猪瘟发病急、热,发病率高,病猪易死。当前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是高温灭菌和消毒,但控制猪瘟的措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应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1.病原特征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复杂的双链 DNA病毒。它是1种血清型,24种基因型,基因组170-193 kbp。并且在东欧和其他国家广泛存在。研究表明,非洲猪瘟有很大的生存潜力,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其传染性可维持三天以上。病猪粪便中的病毒传染性甚至能持续数周。病毒在猪尸体中可存活一年。猪制品中有相对稳定的病毒存在。冰冻过的猪能活几年,半熟过的猪也能活很久,病毒也能在腌制过的火腿里存活几个月。

2.非洲猪瘟临床症状

2.1 特急性型ASF:病猪体温变化为41~42℃;病猪表现为哮喘,虚弱和厌食。肌肤充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突然死亡的比率为100%。

2.2 急性期,病猪体温40~42℃,出现食欲减退、嗜睡、呼吸道阻塞等症状。病猪皮肤上有蓝紫色及带血的斑块和斑点。病猪的眼部和鼻部都有分泌。病猪出现便秘腹泻,母猪流产。

2.3 亚急性 ASF临床表现与急性 ASF相似。被感染猪的血管无明显变化,以出血、水肿为主。病猪通常表现为厌食,抑郁和关节肿胀。

2.4 慢性 ASF病猪体温在40~40.5℃,出现轻度呼吸困难。严重者,病猪关节肿胀。

3.目前国内外流行现状

3.1 国外疫情流行现状。ASFV在非洲和意大利撒丁岛等地区是一种流行疾病,俄罗斯的疫情更为严重。东欧和其他国家也有关于疾病的报告。ASFV的发源地是乌克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位于伊尔库茨克州,距中国边境约1000公里,这极大地增加了中国 ASFV的风险,同时也向中国 ASFV防范发出了警告, OIE数据显示,自2018年7月以来,已经有超过40多万只 ASFV易感猪在国内被宰杀和处理。

3.2 国内疫情流行形势。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对邻国疾病状况十分关注。自从疫情扩散至伊尔库茨克州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部已陆续发布了非洲猪瘟应急预案等。许多高风险地区,如中国北部边境省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紧急演练作业。2018年8月,非洲猪瘟进入我国40天时间,就导致辽宁、江苏、安徽等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多达15起,造成3万多头猪死亡。在我国,由于 ASF病毒的来源和污染情况尚未完全确定,所以防治 ASF的十分严峻。

4.基层防控存在的问题

4.1 对养猪场采取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尚未生效。在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生物安全保护是关键。当前,很多中小型养殖企业和养猪户在实施生物安全措施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不完善,车辆和人员如果随意引进或消毒周期过长,自行进入猪舍等,都会增加 ASFV感染的可能性。

4.2 基层兽医与养殖主体临床诊断能力的缺乏。兽医和中小型养猪户对猪病的诊断和分析能力都不强,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很有限。因为 ASFV是一种新的外来疾病,很多地方兽医对 ASFV的特点和尸检病理变化还不了解,而当地兽医则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之一。假如我们错过了最初发现疾病的机会,就很容易导致疾病蔓延。

4.3 动物检疫执法未能严格执行。分析了影响疫情传播的因素,包括生猪非法运输、泔水猪非法运输、检疫品非法运输等环节执法不严和监督检查不力,均易造成疫情传播蔓延。例如2013年的小反刍兽疫,其与动物运输频率较高密切相关,隔离检测工作也没有落实。

4.4基层三级防控队伍建设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我国农业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时间较长,许多兽医专业人员待遇偏低,三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影响到国外防疫工作的发展。

5.非洲猪瘟基层防控对策

5.1 重视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在我国被ASFV 入侵后,应注重建立基础疫情队伍,定期进行防治 ASFV技术培训,加强和保证防治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广告宣传,吸引全社会参与防治 ASFV,及时发现和控制 ASFV,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为养猪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5.2 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发专门针对非洲猪瘟的疫苗。求养猪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避免采用封闭式饲养,对外来车辆进行消毒检查,做到彻底消毒。认真落实分级监管责任,不断完善相应的问责制,形成对全体员工同步行动的防控模式:一是为了履行管理职责,成立非洲猪瘟防治领导小组,社区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村书记为成员,落实各级工作任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清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统筹安排;二是严格执行监管部门职责,由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设立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交易。另外,我们也应该致力于落实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首要责任,预防传染病。屠宰业、运输业、加工商、销售业等生产经营单位,要不断完善疾病控制责任,对非洲猪瘟进行独立检测,并做好防控工作。

5.3 加强动物检疫执法力度。为了有效地控制ASFV病毒的传播和蔓延,应加强动物检疫基础设施的检疫立法。根据《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生猪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对待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生猪的行为。做好这项工作,对于预防和防治ASFV具有重要作用。

6.基层非洲猪瘟防控的实践

6.1 做好非洲猪瘟防疫知识宣传工作。经过对猪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皮肤是红色的,存在皮炎问题。病猪肠道出血坏死是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由于非洲猪瘟致死率高达100%,往往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对养殖场户进行宣传,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农场主一是要提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二是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国家经济层面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疫情调查,发布非洲猪瘟疫情调查报告,综述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及危害。

6.2 强化疫病排查。畜牧兽医部门要经常做好生猪普查和养殖场检查工作,对存栏和屠宰厂进行详细检查。在中国的基层,大多数养殖户仍在使用家庭农场进行室外养殖。养殖户既缺乏防疫知识,又缺乏防疫能力。

6.3 做好病死生猪的无害化处理。确保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影响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往往各不相同。非洲猪瘟和死猪主要是在深埋宰杀后,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效果良好,而且所需时间和费用都较低。但是,在凶杀案的地点和埋葬地点的选择上常常有不同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基层动物性疾病预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入了解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环境,确保在暴发后立即提交有效的治疗方案。

6.4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为确保非洲猪瘟监测和控制的总体效果,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掌握新的检测方法。

6.5 建立基层非洲猪瘟防控的长效机制。在具体措施方面,非洲猪瘟防治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西班牙等国消灭非洲猪瘟的经验,“拔牙式”清点方法是消灭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

减少形式主义,注重实效。比如,现行的日报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吸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并不能起到流行病调查的作用。过去以基层为主,大量采用跟踪管理,多数时间由少数基层人员进行,不利于疫情的调查与防控。

强化问责机制,既要追究农民的责任,也要追究人民政府的领导责任,甚至兽医公共责任。掩盖或低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导致的疫情爆发或经济损失;造成疫情爆发或经济损失。

7.结束语

当前我国防治非洲猪瘟工作中还存在疫情线索不清,潜在威胁不明等问题,未开发成功的疫苗。大面积的疫情一旦发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对我国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猪瘟病猪非洲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非洲鼓,打起来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