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24 20:31:36张宏理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树种造林幼苗

张宏理

(银川市兴庆区自然资源局,宁夏 银川 750001)

造林绿化项目在开展期间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只有强化造林工程管理,才能够在造林绿化期间降低外在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保证造林绿化工程的最终质量,而引入林业工程技术则正是优化造林绿化项目的一种方式。因此,有必要对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造林绿化项目中的林业技术分析

造林绿化项目通常比较庞大,只有采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够促使造林绿化项目得到顺利完成。在造林绿化期间,需要主动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树木生长等问题,所以在造林绿化项目开展时,必须适当掌握林业技术,通过林业技术来为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例如部分地区在进行造林绿化时,往往存在土壤水分低、温度高等情况,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土壤、幼苗发生生理失水的问题,此时便会影响到造林绿化效果,因此需要依靠林业技术来合理提高林木的整体成活率,以此来保证造林绿化质量。除此之外,在造林绿化期间,不仅气候、环境将会对其效果带来严重影响,还应该重点考量林木自身的立地条件、覆盖范围,所以必须掌握足够优异的林业技术体系,以此来将林业技术投入到绿化造林工作中。

林业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造林绿化的工作质量,所以在开展造林绿化项目时,必须重点关注林业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只有保证林业技术在造林绿化中得到顺利使用,才能够有效提高造林绿化的发展速度,避免因为林业技术不足而影响到造林绿化质量。对于造林绿化而言,林业技术将会决定造林工程的发展上限,如果技术决策理论受到忽视,就会导致造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林业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我国资源体系中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资源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林业技术就是利用科技实现林业资源合理规划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管理质量,并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长期稳定发展。

2.林业技术在造林绿化项目中的原则

2.1 适宜性原则

在开展造林绿化项目时,林业单位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与生态自然情况来开展综合性考量,只有全面考虑到多个方面,才能够促使造林绿化项目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林业技术融入后,造林绿化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各类树种的成活率、生长质量等问题,以此来保证造林绿化工作的经济性与生态性。只有全面贯彻适宜性原则,才能够使得造林绿化效果得到保障。另外还需要充分了解种植区域的温度、降水等重要参数,并对生态环境、树种之间的冲突关系进行考量,从而保证造林绿化项目开展时的合理性。对于造林绿化项目而言,由于不同树种其喜好往往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通过优化地质、环境条件来创造出更好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绿化质量。

2.2 保护原有植被

造林绿化项目开展时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与优化,通过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品质。在造林绿化中,当地往往存在很多原有植被,在面对此类原有植被时,需要贯彻保护植被的作用,以此来发挥出原有植被自身的正面作用。在开展全新树种种植时,则要考虑到对当地原有树种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若种植树种不合理,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破坏,进而影响到造林绿化项目的正常开展。

3.造林绿化项目中林业技术的应用

3.1 栽植时间的选择

在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时,育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加强对于育苗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栽植效果,提高树种生长期间的总体成活率。通常情况下,栽植人员如果难以判断树苗成活率等参数,其后续开展的移植工作,其移植效果就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开展树苗移植时,应该适当结合气候、地理特征来进行综合考量,尽量在移植时优先考虑萌发时间相对更早的树苗,通过加强对于树苗移植工作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保证造林绿化质量。如果在栽植期间发现移植距离过长,则需要在移植时做好补水工作,以此来避免幼苗在长距离移植中因为失水、脱水而受到影响,降低成活率。除此之外,移植期间不仅需要针对幼苗进行补水,还需要针对移植土壤来开展补水作业,这样才能够保证幼苗的顺利生长。而且还可以通过在雨季进行造林绿化,因为雨季种植无需过多过滤土壤水分所带来的问题,但是却需要适当注意排水措施,避免大量积水影响到造林绿化效果。

3.2 栽植方式

在造林绿化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化质量,应该重点关注栽植方式的选择,只有保证栽植工作的合理性,才能够有效提高栽植质量。例如在开展对部分树种进行栽植时,需要针对树苗进行合理修剪,并适当开展补水等工作,以此来提高树苗栽植期间的总体成活率。不同的树种其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只有处理方式足够适当,才可以在造林绿化期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面对部分难以栽植、成活的树种时,可以选择使用户带土移植的方式,这样能够为林木的正常发展提供足够来能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栽植效果。如果采用带土移植方式时出现了移植困难,便可以利用根系覆土的方式来优化移植方式。在面对部分长势相对较差的苗木时,则需要对进行针对性移除、补植,以便苗木得以在栽植之后顺利地生长下去。除此之外,造林绿化必须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树种,以此来提高林地内部各类树种的丰富程度,从而降低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

3.3 苗木管理与灌溉

在造林绿化期间,苗木管理、灌溉质量非常关键,管理、灌溉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林木的最终生长品质。在开展苗木管理时,需要针对除草、松土等工作开展重点关注,在发展绿化周边存在杂草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以免杂草与栽植的幼苗争夺生长时的养分,从而影响到幼苗的正常发育。通常情况下,在造林绿化期间,幼苗栽植结束后需要每年结合实际需求专门开展松土作业,松土频率可以控制在每年三次。而等到两年之后,便可以按照土壤的实际墒情来自行开展针对性松土作业。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苗木管理效果,还应该考虑防虫害、风害等措施的利用,通过加强对于薄弱幼苗的保护力度来保证幼苗的顺利生长。例如可以通过树干涂白的方式来降低病虫害所带来的影响。而在开展灌溉工作时,则应该适当结合实际栽植情况来针对性选择足够合理的灌溉方法,无论是沟灌还是漫灌等灌溉方式,都可以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保证灌溉效果,但是在灌溉期间却必须注意灌溉力度的有效控制。

3.4 开展森林管理

造林绿化工程能够有效改善绿化地区的自然环境,减轻环境污染。为了令造林绿化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通过强化森林管理的方式来促使造林绿化项目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落实森林管理工作时,应该适当结合苗木自身的生长需求来完成生长规划,这样能够为苗木提供足够优质的生长环境。在此期间,需要针对土壤成分进行优化,以此来为林木提供足够的养分,然后还需要合理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的搭配使用,降低病虫害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森林管理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工作,所以还应该结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规划能够为林木栽植带来足够优质的生长空间。

在开展林木优化工作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残次林开展相关的改造措施,还需要对林种、树种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与改良。在开展残次林改造时,则要关注原有次生林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从而避免造林绿化项目对原有林木造成影响,如有必要则应该针对残次林空地做出针对性补种。在对森林开展砍伐作业时,需要科学了解砍伐范围,并针对砍伐需求来制定严密的砍伐计划与方案,以此来保证砍伐效果,杜绝造林绿化期间出现滥砍滥伐的问题。除此之外,在造林绿化中,还应该适当增加对于高素质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保证林业技术人才同时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造林绿化的最终效果,因为所有工作的开展其最终都需要由林业技术人员来负责实施。另外还需要对林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良好的责任心是保证工作效果的先决条件。

4.结论

总而言之,在造林绿化项目期间,林业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对林业技术做出合理优化,能够有效促使造林绿化效果得到大幅提高。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到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的重要性,我国的造林绿化项目一定会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树种造林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5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默默真爱暖幼苗
中国火炬(2015年12期)2015-07-31 17:38:35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