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2021-12-24 20:31:36王瑞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发展

王瑞文

(淳安县安阳乡人民政府,浙江 杭州 311701)

1.引言

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很大,很多资源总量大幅减少,这反过来制约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对此,部分地区提出发展立体产业,充分运用空间的优势进行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林下经济就是一种立体产业模式,是在森林资源和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在林下进行种植或养殖或采集或旅游的经济类型。通过该模式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

2.林下经济模式及特点

林下经济是将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结合到一起,发展其他产业,比如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等,这样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经济收益。目前最常见的林下经济模式是在林下发展畜牧业,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投入,但能提高收益,同时可以促进林该制度的推行。尤其是当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升,国家各地区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也提出很多优惠和鼓励措施,部分地区的林下经济也逐渐形成规模化体系。

总结林下经济的特点,一是产业结构立体,按照林业资源体系分为多个层次,比如某地区种植的果树是桃、李、杨梅等,都比较高,然后在中间层次种植油茶树,相对低一些,最后在地面上养殖畜禽或者种植食用菌,实现对空间资源的立体化利用。二是产业模式复杂,林下经济是将林业、农业、牧业等联合到一起共同发展,所以产业结构复杂。三是服务广泛,林下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领域,所以也关系到多个部门,可利用的技术很多,所以服务范围覆盖面也比较广泛,需要为每个产业结构和相关部门都提供服务。

3.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

3.1 林果模式

主要是将果树套种在林木之间,比如在松树、桉树等下面可以逃终龙眼、油桃等相比矮一点的果树,但要保证科学间作,科学施肥,进行无公害种植。

3.2 林药模式

在东北、南方地区比较常见,是将药材种植在林木下方,借助林地的自然环境,促进药材生长。该模式应用时需要注意按照林区的遮光程度,选择需光性与之对应的药材种类。当前选择的药材一般是迷迭香、穿心莲、天冬等。该模式对于技术的要求不高,而且很多药材可以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所以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3.3 林养模式

在东北、西北地区比较常见,是将草本植物种植在林木下方,这可以为畜禽养殖提供饲料,推动林业-牧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该模式比较适合在造林密度小,定植时间≥4年,林下空间大的林区,比如可以种植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为畜禽提供饲料。

3.4 林游模式

多见于四川、海南等地区,一般是借助林区资源的优势以及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使游客走进大自然。但该模式发展对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交通等要求较高,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要慎重发展。比如很多地区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就是该模式的一种。

3.5 林菌模式

该模式是在林木下方种植食用菌,一般黑龙江和南方大部分地区比较常见,适宜种植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平菇等,大部分林区发展林下经济都是选择的该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适用于昼夜温差小、氧气充足、湿度较大、遮光性强的林区,同时控制好食用菌的种植密度,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收获后还要对无用的菌包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变成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4.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作用发挥不突出

林下经济属于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因为很多群众对此信任度不高,存在疑虑,所以阻碍了产业的发展。而究其原因就是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发挥不足。很多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建立的扶持政策较少,资金投入不足,优惠也不多,导致群众和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这样一来,没有充足的政策资源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资金缺乏也带来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后期发展十分不利。另外,地方政府对其的宣传推广不到位,也影响到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4.2 产业集群效应不足

大部分林下经济产业的规模都不大,缺少龙头企业,品牌效应不足,距离实现规模化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层运营模式,容易带来恶性竞争。还有一点,群众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足,不能借助网络收集和发布线上信息,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不能及时对林下经济模式进行调整,而且也缺乏销售渠道,产品难以及时销出去,也影响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 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大部分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因为是多种经济立体发展的模式,不仅要求掌握林业发展的技术,还要掌握农业、畜牧业、药材等的相关知识,而这给很多基层地区的群众带来难题。特别是一些地区有优厚的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条件,但人才的知识水平不丰富,对于林下经济的特点和内涵掌握不足,所以也影响到林下经济的发展。

5.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措施

5.1 创新发展理念

地方政府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林业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启全域“林下经济+”模式,借助林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脱贫致富。当地开发出“新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借助林业和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走出新的林下经济扶贫道路。同时当地也构建起线上线下互动、社区超市对接的特色商品销售网络,推动了地区茶、桑、药、菌等产业的蜕变。

5.2 统筹科学规划

林下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地方上的特色和差异,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首先是关注特色突出,统筹兼顾。地方政府要联系本地区的特色条件、资源特点、特殊的气候条件等,综合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既凸显出特色,又不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还能统筹发展生态、生产、生活的全方面。在制定规划时要坚持长短期相结合,充分挖掘特色优势,避免同质化,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其次,既要保证落实上级领导对于林下经济发展的要求,挖掘更深层次认识,又要从村民的意愿出发,实现自愿发展林下经济的局面。

5.3 强化政府扶持

地方政府还要加强扶持,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提高资金扶持力度,从而带动人民的积极性。政府可以为此打造专门的金融产品,借助低息或无息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该产品的支持下,农民可以申请贷款,专门用于林下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市场调研,掌握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情况,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注意对农民进行培训,建立新型农民体系,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专门建立服务部门为其提供专业服务。政府也要注意强化技术支持,定期安排专家前往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推动林下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发展林下畜牧业的模式,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避免畜禽排放的粪便等影响到林业资源的质量。对此,地方政府要制定专门的政策规定,约束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规定好绿色生态、农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内容,提前做好有价值的资源管理。

5.4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林下经济还要注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础服务,“软件”和“硬件”一起抓。第一,加强“硬件”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关注道路、绿化、燃气、供水等工程的建设,如果是发展的旅游业,还要注意旅游服务有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还有酒店、公交系统、娱乐广场、图书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各个产业单位要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投入适宜的资金进行建设。第二,加强“软件”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社会保障、卫生等方面,对相应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积极构建完备的社保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6.结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的收入水平,同时可以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此,地方政府要重视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创新发展方法和手段,提供优惠政策扶持,保证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森林资源的价值发挥。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