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2021-12-24 20:31:36李承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棚病虫害农户

万 霞 李承文

(1.新泰市宫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2.新泰市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显著差异,各地区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蔬菜的生长主要依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空气、水分及光照条件均会对蔬菜的生长过程造成直接影响,若所处环境温度较高,那么就会加速蔬菜水分的蒸腾,继而使蔬菜由于水分不足而枯萎;若光照条件不足,那么就会影响蔬菜的能力吸收,不利于其生长;若蔬菜生长所处环境内空气流动性不足或者空气质量低则会对其呼吸作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诱发细菌的大量滋生,影响蔬菜健康。所以,种植人员一定要做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研究,合理应用各类种植技术,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大棚蔬菜的质量与产品。

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1.1 大棚蔬菜选种技术

为确保大棚蔬菜产量与质量,应结合当地土壤结构及气候条件进行大棚蔬菜的科学选种。通常情况下,在蔬菜选种中还需结合蔬菜对生长环境及抗病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选择转基因蔬菜。另一方面,若种植地区的气温较低,那么应考虑选择一些具有耐寒性特点的品种,防止蔬菜的生长过程收到低温影响,降低农户经济效益。如,若选种大棚黄瓜,那么可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新泰密刺或津春3号等这一类适宜温室环境生长且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

1.2 种植区域及大棚材料的选择技术

大棚设置位置与大棚搭建材料的确定均与该地自然环境因素密不可分,需事先做好实地考察,并做好详细的考察记录,结合具体数据信息制定具体计划。大棚建设区域应保证地势平坦,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与交通条件,为蔬菜生长期的管理以及运输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需结合该地环境选择日光温室或者塑料大棚,并根据所选蔬菜品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进行大棚透光性的设计,这样不但有利于蔬菜健康生长,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户控制生产成本。

1.3 完善各项准备工作

在播种前需做好全面性的准备工作,对大棚区域进行全面性的消毒,清除土壤中的虫卵,防止病虫害风险。若农户经济条件允许,可采用相应农药进行土壤的处理,并且进行土地深翻与平整,让土壤充分暴晒,并且提高土壤结构的透气性,进一步控制病虫害问题的产生。同时应对蔬菜两种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药物进行消毒,伴随施入到大棚培育地,在播种前应将种子当中存在的机械损伤粒以及瘪粒挑出,确保种子的品质。

1.4 大棚温湿度控制技术

大棚蔬菜的生长直接受到温度及湿度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因素也是蔬菜生长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育种工作中,如果处于低温寒冷天气,那么将直接造成蔬菜质量与产量的下降,一定要注意加强预防。通过对大棚内温湿度的科学控制,并且根据蔬菜生长实际情况与生长需求制定针对性灌溉计划,可以有效保证蔬菜水分及应用的供给,为蔬菜的生长营造有利环境。常规情况下,大棚中的温度都是在中午时达到最高,此时应注意棚内通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相比之下,傍晚时分棚内温度会明显降低,此时应注意将大棚封闭,使棚内温度不致快速降低,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夜晚温度最低,此时可通过生火的途径进行棚内升温,防止蔬菜受到低温冻害。此外,还需做好棚内湿度条件的保持,防止棚内由于湿度过大而不利于蔬菜的健康生长,避免引发病虫害或者蔬菜腐烂等问题。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水平相对较高,再加上蔬菜生长过程中会形成二氧化碳等气体,一定要做好空气的流通。在棚内生火的时候应选择如动物粪便等具备清洁、环保特质的燃料。为防止蔬菜受大风天影响,在大棚搭建的时候可在外部增设风障,为大棚蔬菜的健康生长提供更多保障。

1.5 科学施肥技术

在蔬菜培育过程中,科学施肥是保证蔬菜健康的重要方法,应尽量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通过这种肥料搭配方式能够对蔬菜进行绿色保护,防止蔬菜营养受到肥料的影响而降低。受大棚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棚内温度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为保证蔬菜施肥效果,必要时可向棚内输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1.6 膜下滴灌技术

大棚蔬菜的生长基本是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完成的,水分的蒸发不会出现快速流失的情况。一旦遇上阴天或者是傍晚时刻,大棚内的整体温度会上升较快,很容易诱发病虫害现象,以此影响大棚蔬菜的健康生长。将膜下滴灌的方法应用到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能够让土壤的湿润度得到适当提高,以此改善大棚蔬菜种植的环境,有效减少大棚种植中病虫害问题的发生。

2.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2.1 生态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的生长容易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时间内,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与车辆数量的逐步增加等,我国整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日益加深,恶劣的空气质量的不良环境因素对大棚蔬菜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大棚内出现病虫害问题,一旦发生病虫害,将直接破坏大棚内部原本的生态环境,影响蔬菜质量与产量。经专业人员大量研究证实,蔬菜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大面积病虫害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对此,农户可以通过喷洒无害的碱性农药产品的防止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与质量,负大棚内酸性环境的形成加以控制。除此之外,在对大棚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做好棚内通风及消毒等处理,始终保证大棚内的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内部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2.2 农业防治技术

在大棚蔬菜种植工作进行实践之前,应制定完善、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通过事前控制的方法断绝一切引发棚内病虫害以及细菌传播的可能性。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种植前采用自然光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暴晒,以达到充分杀菌的效果。虽然这个过程会造成土壤中水分的大量流失,但水分和肥料都可以在杀菌消毒后进行人工弥补。同时,在选择蔬菜品种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还要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或植株,确保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

2.3 药物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农药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就,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无污染型的生态农药,其投入市场后应用效果取得广大农户一致好评,另一方面,我国相关管理部门也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控力度,农户可采用生态型农药进行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在喷洒农业时主要合理控制用量,切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性问题。

2.4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如今科技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具有技术先进性特点。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刚出现时很难被发觉,一旦发展到以肉眼可发现的程度,那么此时病虫害的侵袭已经难以遏制。所以,应通过实时性较强的控制手段将病虫害遏制在其最初形成阶段。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较好地满足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需求,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及红外线检测技术对蔬菜中的病虫害目标进行监测。在物联网技术监测中,棚内蔬菜与病虫害显示的颜色是不同的,农户可以在系统终端屏幕中快速锁定病虫害的精确位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农户可以构建大棚自动测报体系,大棚内如若出现异常情况则会立刻发出警报。运用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害虫的自动诱捕,对于发现异常情况的区域,自动诱捕系统会自动解锁,诱捕器会直接对病虫害进行诱捕。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物联网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大棚蔬菜的管理能力,还能保证蔬菜种植的质量,全面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打破了蔬菜生长在时间与空间双方面的限制,为各地居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蔬菜。为保证大棚蔬菜质量与产量,农户应加强大棚种植技术分析,着重把握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保证蔬菜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大棚病虫害农户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44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4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6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0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