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退化林成因及其修复改造技术

2021-12-24 20:31:36潘晓东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防护林陕北

潘晓东

(延安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桥镇生态实验林场,陕西 甘泉 716106)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红色老区,同时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区,陕北地区主要由延安市和榆林市这两大城市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撑,陕北地区的地貌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式,中心面积约为92521.4平方公里,其地质形态属于中生代基岩,上方覆盖有新生代的红土以及相应的黄土层。陕北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主要属于流水侵蚀和土壤侵蚀地貌,基本地貌分为黄土塬、峁、沟、塬。

1.陕北地区防护林现状分析

陕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和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相连接。根据我国在2003年制定的《全国林业发展区域规划》可知,陕北地区的林业主要分为五个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采用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在上世界80年代以后,为了迎合和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陕北地区种植和营造了大量的防护林,但是受到当时经济条件以及各项因素的限制,导致陕北地区所种植的防护林存在种植树木类型简单、种植结构单一、种植密度不合理等问题,以上原因都是导致后期陕北地区防护林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陕北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综合来看,陕北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陕北防护林整体的建设水平不高。就陕北地区现有的防护林结构来说,其林地主要是由一些中、幼林构成,且树种的整体结构比较单一,整体的布局也不尽完美。

就陕北地区黄土丘壑地区的防护林种植区域的生态现象进行分析可知,该区域呈现丘陵山地起伏、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等问题。此外,由于陕北地区整体的自然条件较差,且存在严重的虫害影响,由此导致林分质量不高。

其次,陕北地区的防护林整体退化较为严重。防护林退化现象在陕北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非常显著,存在防护林老化、显著退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陕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发展产生了影响。

再次,陕北地区并没有针对一些残缺的农田林网生态网进行建设,且存在过成熟林区,严重降低了陕北地区防护林的防护效果。

最后,陕北地区的林业部门受限于经济和各项综合因素,没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对退化林进行改造。由此可见,陕北林业部门的防护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综合来看,如果陕北地区想要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防护林退化现状,首先就要加强资金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来建设符合陕北地区防护林保护的相关工程设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陕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作已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鉴于此,有必要针对已经退化的防护林进行改造,正在退化的防护林加以修复,这将成为陕北地区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3.导致防护林退化的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防护林退化主要是指防护林因为时间、自然等因素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衰落以及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的树木死亡或者树木功能退化的一种情况。就陕北地区的防护林退化情况来看,主要是中幼林退化现象严重。结合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可知,导致防护林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林木生理过熟导致防护林退化

结合前文可知,陕北最早的一批营造林主要建设于80年代,直到今天,这批防护林已经进入了过熟期,过熟期内,林木的生命力在不断衰落,同时,林木的生理功能也在不断降低。在该阶段内,防护林的树势显著减弱,出现了树木老化、抗病害能力下降以及部分树木老化死亡等现象。

此外,以下早期营造种植的刺槐、杨树已经进入了树木的自然成熟期,此时树木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同时,还存在一些树种生长周期趋于缓慢等问题。

3.2 土壤水肥条件的变化导致防护林退化

结合大量的研究分析可知,陕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不仅导致林地土壤肥沃能力减弱,甚至还出现了土壤板结现象。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也属于防护林退化的核心原因之一。

3.3 林业部门管理经营不善导致防护林退化

目前我国采用的造林模式主要为补贴式造林,存在管理水平较低、资金投入较低等问题。

3.4 因自然灾害以及地质条件导致的防护林退化

结合大量的研究分析可知,自然灾害以及地质条件也是导致防护林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陕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小且风沙较大,对林木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

3.5 因人类因素导致的防护林退化

陕北地区畜牧业较为发达,畜牧业是农户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一些农户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经常在野外放牧,牛羊对草木植被的啃食对林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在前期的造林工程中,一些非良种壮苗也是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核心因素。在前期的防护林营造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林的选种工作和因地制宜种植工作,由此导致防护林种植层次结构不合理,种植树木过早衰退等。

3.6 因有害生物导致防护林退化

在防护林种植期间,如果林业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虫害工作,会导致林内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一些害虫的天敌数量减少,由此树林容易遭受病虫害侵扰,不仅严重破坏了防护林内部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不利于林木生长。

4.陕北防护林修复改造技术分析

由于陕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丘壑纵横,鉴于此,为了针对陕北地区防护林进行有效修复改造,可以针对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塬以及丘壑进行水土改造,在恢复水土的基础上强化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

此外,陕北地区的林业部门还要根据不同林区的退化情况以及退化程度对防护林进行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以此来整体提高陕北防护林的生态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陕北地区林业生态安全。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出台的相应防护林改造工程意见可知,需要根据陕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一些严重退化的防护林进行改造。针对退化程度中等的防护林采取择伐补造措施,而针对退化轻微的防护林则采取抚育改造的措施。

4.1 更替改造技术

更替改造技术主要针对一些退化情况严重的防护林进行改造,这类严重退化的防护林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已经严重退化的林木进行砍伐或者采用带状、块状等砍伐方式对林区进行替代更改。就陕北地区适合种植的树木来说,主要针对退化严重的樟子松、杜松、刺槐、沙棘以及侧柏等树木进行改造等等。

4.2 择伐补造技术

择伐补造技术主要针对一些中度退化的防护林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块状、带状择伐技术来对一些已经枯死或者即将枯死的树木进行植造。此外,结合陕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可知,可以应用混交林种植模式来提升防护林防护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新的过程中,需要保留自然生长的幼龄树木。在应用择伐补造技术时,比较适宜的造林树种为辽东栋、栓皮栋、白榆、五角枫、刺槐、皂角、沙棘等植物。

4.3 抚育改造技术

针对一些呈现轻度退化的防护林,应该采用抚育改造技术,通过应用卫生伐、生态疏伐技术对一些生长不良或者已经死亡的树木进行清理,然后通过优化林地种植条件来提高生态防护林的防护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林木生长等等。在应用抚育改造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改造树种为新疆杨、白蜡以及紫穗槐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陕北地区的防护林修复改造技术一定要结合陕北地区实际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尤其要针对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及防护林退化现象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改造。首先需要地方林业部门改造严重退化地区,森林大面积枯死。然后针对中度退化防护林进行重点改造,在针对中度退化林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择伐补造和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改造。而针对轻度退化的防护林,可以采用生态抚育改造技术进行改造,这样既可以确保生态防护林持续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弱生态防护林的退化速度,对确保陕西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防护林陕北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财会学习(2020年12期)2020-05-03 13:45:04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我的大陕北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新农民(2019年25期)2019-02-19 15:33:43
党建地图·陕北
当代陕西(2018年16期)2018-09-13 11:06:04
《陕北的婆娘陕北的汉》
艺术评鉴(2016年10期)2016-05-30 10:48:04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0
浮世绘
看天下(2012年31期)2012-04-08 22:29:29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
军事历史(1994年2期)1994-08-1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