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啸
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已发展较为完善,施工技术正在日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开裂问题,必须严格把握施工环境、设备、方法等因素,待混凝土完成浇筑以后,加强不定期养护,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主要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起因,探讨防裂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之所以会发生裂缝问题,温度应力影响最为常见,也就是所谓的温度裂缝,由温差所致。在混凝土浇筑开始阶段,大量水逐渐化热,因为混凝土不会产生热传导,使得混凝土内部凝聚了大量热量,进而增加了内部结构温度,由于表面温度过高,使得混凝土内部、外部之间产生较大温差度。处于该类状态下,由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凝结初期拉应力不相符,进而出现裂缝问题。同时,在拆模前期,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幅度较大,在整个过程中,会引起温度急剧下降,进而产生裂缝问题。若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在热量散发时,温度降低至最小值,则混凝土最高温度差值,可计算为内部温差,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出现裂缝问题。
由于水泥存在较大活性,若混凝土温度过高,就会提升混凝土开裂速度。在塑性收缩过程中,混凝土分泌水量也会随之减少,若无法及时补充所蒸发水分,混凝土将处于一种塑性状态,如果受到外界拉力作用,混凝土就会产生不同程度裂缝。由于裂缝出现,就会增加水分蒸发,进而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使得裂缝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于收缩强度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裂缝,例如干燥收缩、碳化收缩等。如果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整体环境较为干燥,混凝土内部水分将逐渐向外挥发,进而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缩变形,出现混凝土裂缝。
在土建建筑中,运用混凝土防裂技术,主要是满足结构稳定性的相关要求,同时提升建筑美观效果。所以,我国建筑施工十分注重混凝土防裂技术的运用,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必须注重适合性,确保防裂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控制建筑温度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室外温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土建施工企业按照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材料,避免建筑外墙发生腐蚀问题,影响建筑使用寿命。
针对砖混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原有建筑外墙、新建外墙的防裂改造均十分适用。同时,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安全性、稳定性要求的提升,通过混凝土防裂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结构的温差改善,进而保障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选择施工材料,例如外加剂、水泥、粗骨料,可有效消除任一单元的冷热影响,一般选择轻质的新型施工材料,能够有效发挥温差、收缩控制效果,达到良好的防裂目的。
在土建建筑工程中,运用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可减少建筑结构的内部应力,避免因热胀冷缩原因,导致出现非结构性断层或者断裂,
选择混凝土防裂技术,还能有效提升保温和隔热效能,减少室内热量的消耗,提升室内热量稳定性。同时,如果遇到风霜天气,避免外围墙体遭到湿润,确保室内处于清洁和温热状态,能够为建筑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适和温馨的环境。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需求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质量要求也是随之提升,人们也日益注重节能环保,尤其是建筑性能、质量上,更为注重安全性、稳定性。通过混凝土防裂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建筑环保和质量,但在具体施工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在土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防裂技术的运用尚不成熟,使得技术规范缺乏,专业人员较少,约束了混凝土防裂技术的推广、运用,无法实现技术优势的最大化。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完善,使得混凝土施工控制不够严格,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产生裂缝问题。
土建建筑工程使用混凝土材料,盲目效仿、一味追求低廉成本的案例较多,在未综合考虑建筑环境、整体气候的状态下,选择不符合建筑环境的施工材料,使得温差控制和收缩控制效果降低。同时,针对施工材料质量验收,缺乏相关监管意识,日常保管不合理,对材料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建筑完成后,就会由于材料原因,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使用防裂技术施工前,施工设计是基础,在开展设计时,必须按照工程实际状况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的温湿度、区域气候等条件,按照上述因素条件,选择适合施工材料,运用科学施工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施工合理性。然而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设计方案、建筑施工存在不相符问题,使得施工人员随意更改设计方案,不按照原定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具体施工中,某些建筑设计、施工人员,缺乏建筑防裂意识,尚未认识到这项技术的科学性、重要性,导致一些可以使用该项技术的建筑,并未运用。在混凝土施工中,人为意识不注重混凝土防裂,是混凝土施工最基础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大部分施工企业操作不严格,许多企业不重视施工设计,不注重操作标准,过分追求工期,引起混凝土防裂效果不佳。此外,因为施工供需不科学,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如混凝土材料配置过程中,操作者责任感不强,导致混凝土、入模等过程中存在较多杂质,加上保浆时间不够充足,使得混凝土材料不满足相关规范。实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操作十分不严格,对混凝土浇筑、振捣的处理不科学,进而严重影响防裂效果。针对墙缝的抹灰,因施工材料没有按要求进行配比,均会影响施工效果,进而产生裂缝问题。
对于混凝土浇筑,通常会出现水化热现象,因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施工环节,必须增设特殊钢筋。而混凝土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温度,并详细记录好温度应力峰值,开展后期数据对比时,确保数值处于标准范围。同时,不断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升混凝土强度等级,确保体积稳定,严格控制温度变化和水泥用量,优化施工工艺。对于原材料选择,必须保证材料符合混凝土浇捣、拌制的要求,合理控制好材料温度,减少水化热影响,进而控制裂缝问题。此外,对于水泥材料选择,通常会选择低热硅酸盐水泥,以控制水热量问题。通过控制入模温度,避免由于水化热,而产生混凝土开裂问题。对于骨料选择,需保证颗粒级配满足一定标准,在搅拌原材料前,必须清洗骨料,保证其黏合性。对于外加剂的选择,必须严格控制掺入量、掺入品种,而实际规格用量,必须按照凝胶材料检测结果。如有必要,还需结合收缩性能,若建筑环境较为寒冷,需选择减水剂、引气剂,确保外加剂满足国家建筑材料标准。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注意水泥砂浆调制完成后,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过滤网,对水泥砂浆机芯筛制,确保颗粒大小达到施工要求。
对于混凝土振捣,必须严格整个施工流程,不然会影响混凝土密实度,在后期浇筑时,也易引起表面形变。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需保证振捣表面平整。同时,在混凝土振捣时,也经常运用二次振捣法,极易产生泌水问题,导致水平钢筋、粗骨料极易出现水,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提升混凝土与钢筋的黏接力。在混凝土施工时,因为自身重量因素,也会出现不同裂缝,为降低内部裂缝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好自身重量。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为减少水化热,应尽可能选择低热硅酸盐水泥,增加减水剂、粉煤灰的使用,对搅拌机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如有必要,还可使用冰块降温方式。为保证温度处于标准范围,在拆模之前,必须开展浇水降温处理。针对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控制运输过程,防止向拌合物加水。同时,为提升混凝土的抗力,可选择聚酯纤维进行掺入,强化混凝土内部降温,选择冷却管进行内部设置。对于结构物施工,可选择泵车进行输送,对各环节温度数据进行严格监测,有效调整进出水速度,确保结构物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值,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此外,根据最初结构设计标准,明确钢筋分布,特别是次梁、主梁之间的交叉位置,必须提前规划好钢筋摆放。通过特殊布置方式,严格把控裂缝部位温度,保证钢筋整体结构处于合理收缩范围。并仔细清理垫块,合理设计整体分布,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洗模板,避免杂质的掺入,保证混凝土不发生不规则裂缝。对于钢筋整体保护层,应设置适度,合理控制钢筋温度,避免由于受力、温度不均匀,而引起裂缝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流程以后,为控制整体温度,可选择一些保湿、保温方法。对于每一次的浇筑,可选择喷雾方式,养护混凝土外表面,选择麻袋、薄膜和阻燃保温被,覆盖好混凝土,减少结构内外之间的温差。针对混凝土保温养护,必须实时监控浇筑体的内外温差,记录好每一个数据,若不处于一个标准范围,必须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改变混凝土的不良温度条件。同时,对于混凝土的保湿养护,需保证一定保湿时间,以方便后期拆模。在完成拆模以后,在地下结构,必须及时进行填土。此外,在后期养护中,不能忽视地上结构的养护,可选择装饰物对地上结构进行装饰,防止暴露时间过长。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以后,还需做好洒水养护,以优化混凝土内外之间的温差,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如果是夏季高温施工,在初期施工阶段,可选择制冷水,减少混凝土温度峰值,但需控制通水时间,防止由于通水时间过长,而引起温度降幅过大,产生温度应力。
综上所述,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如果浇捣、拌制不合理,由于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以及其他原因,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为此,在具体施工时,必须严格选择原材料,对入模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处于标准范围。同时,按照施工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外加剂,根据最初施工设计控制好温度。在混凝土施工前,还需控制好浇筑体温度,优化配合比设计,合理选择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进行全过程、全流程的把控,以确保避免混凝土发生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