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助农扶贫新趋势与改进方向*

2021-12-24 15:58丛智超潘忠翠蔡紫微
南方农机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户农产品

丛智超,潘忠翠,蔡紫微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中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平台在助力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脱贫致富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1]。但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愈发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加剧,严重危害了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之出现了“电商+直播+流量”的结合,让农产品销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互联网+流量”的结合方式虽然具有销量上的巨大性,却不具备地域上的广泛性。如何从根本上全面振兴乡村,利用好人才这一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关键,乡村振兴要留得住绿水青山,更要留得住青年人才[2]。青年人才和互联网的结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为扶贫助农开创一条新道路。

1 直播助农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3]

1.1 直播产品良莠不齐

产品质量是产品销售好的重要前提。随着打着助农扶贫旗号的各类直播间出现,很多直播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购买,清空库存农产品,达到更高销量,夸大产品的特点,不注重产品的真实质量,甚至以次充好[4]。

1.2 后期配套服务存在问题

直播带货很可能一下子涌入大批量的订单,出现产品库存告急,实际供应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很多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问题,出现物流运输上的短板,好产品发生质变,出现一系列后续问题。

1.3 直播带货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很多助农直播都有流量明星的参与,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但也有很多农产品由于资金问题,缺少具有带货能力的主播帮助,粗暴地采用农户上镜直播的方式,导致流量不够,产品销量惨淡。亦或者找的带货主播不具备专业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没有形成良好的直播生态圈。

2 大学生助力“互联网+”助农优势[5]

2.1 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知识储备广

“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下,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在具备了基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比较完善。例如,传媒类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新型媒介传播途径与方式、大众传播学、数字媒体艺术等教学;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学生所接受的大数据统筹和网络安全等教学;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所接受的现代化农业培育种植等教学;环境与资源类专业学生所接受的地理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等教学……让专业化技能与传统直播带货相结合,如传媒类专业可以从单一的直播进行创新,利用色彩、画面、声音、后期配套小视频剪辑等多方面搭配助农类互联网产品的全媒体搭配。各专业学生在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都能够对“助农产业”起到一定的帮助,打破“生产与直播”相隔离的局限性,利用更少的人才参与更多的环节,达到“产销合一”,更精更专地高效助农。

2.2 信息接受与传达能力快,地域认同感强

目前,直播带货的主要人员是由农户或者流量明星网红组成,普通农户存在外界信息接受与输出不对等、先进设备运用能力有限等问题。知名人物带货又存在仅了解书面化的信息数据,难以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产品的真实性了解等问题,导致出现很多主播过于优化产品,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的情况。大学生具有整体上思维活跃、视角独特、具有创造性、信息面广等特点,其返乡助农,能够有较长的时间参与乡村实地考察,了解农产品种植与生长的过程;在心里有底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信息内容,深入地分析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根据网络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制订网络销售方式与渠道提供较全面和前沿的建议,更好地助推农业现代化。同时,大学生回乡扶贫助农具有地域上较强的认同感,适应时间相对较短,心态落差相对较小,能更快地融入家乡。回乡扶贫学生最了解自己的家乡,返乡用所学的知识建设家乡,有基础、有动力、有成就感,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6],更精准地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2.3 国家和高校专项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针对大学生返乡助农出台了较多的优惠助力政策。例如,进一步加强融资支持,解决返乡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开发利用好农村各类闲置资产,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开展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和留住“乡土人才”;搞好农村文化软硬件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人才基础[7]……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8],依托企业和高校两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搭建协作平台,加强资源对接,提升服务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国家和高校的政策扶持则可以让助农形式之一的直播带货更加标准化与系统化,给大学生直播助农或者其他形式的“互联网+”助农创业提供绿色通道和资源或平台对接渠道等。

3 大学生扶贫助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虽然对比大部分农户,大学生看似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但其学习到的知识具有泛而不精的特点。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农产品实际种植、生长与推销结合,需要及时做好因地制宜的农业知识学习,并积极向有经验的农户请教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操作,不能只做理论上的看客和已有数据的阅读者。要从源头深入了解产品,跟踪农产品的生长,利用现代化理论技术结合农产品生长习性,对症下药来优化其品质,把好质量关。在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说出去的推销词有真凭实据,将真正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由此才能在原有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更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为进一步的直播助农或者其他“互联网+”助农扶贫方式锦上添花,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品质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销售问题。

3.2 起步难

相较于已经有固定流量的主播或者明星带货,大学生直播起步较难,引起的关注度较低,除了借助外界资源辅助引流外,还需要思考在目前短视频等互联网带货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在带货中脱颖而出,取得可观的收益。在产品质量优秀的前提下,良好的技术条件,如直播地点、时间,画面效果,实时互动,后续服务保障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要学会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群体和顾客的购买意向,从而对受众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正确的用户和市场定位以及电子销售平台的选择是“互联网+”营销模式成功的基础,为农产品的销售增光添彩,而这也是考验初次尝试扶贫助农且专业不太相关的大学生的分析、辨别、选择等方面能力的一大难题。

3.3 信任度低

信任度低,一方面体现在农户对毫无务农经验大学生的技术不信任,可能会出现学生与农户矛盾;另一方面体现在观看带货视频的受众对大学生打着助农的旗号推销农产品这件事本身的不信任。这需要内外共同努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要对自我心态进行适当的抗压调整,充分利用到基层的工作机会,不断完善自身对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并能够运用大数据信息分析与整合技术,提高农业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而帮助当地农户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拓展农业产品发展方向[9],带动农户主动参与到新兴农业产品生产,为后续的视频带货铺路。此外,还需要农户和外界提高对大学生的包容度,给大学生尝试的机会,农户主动和大学生交流,互相学习;受众应积极关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3.4 国家、地方与高校加大政策扶持

直播扶贫助农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模式,并且有着杰出的发展前景,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助力扶贫助农,但目前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比如,直播的农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投诉处理方法,都没有具体有效的对策,大部分都是平台与农户自行设置赔偿方式,处理不好会严重降低产品信誉度,无形之中给大学生助农项目造成了影响。国家要对此加以规范,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口碑,反倒对扶贫助农工作起到负作用,可以出台针对扶贫项目出现的产品问题的专项解决政策,减轻大学生扶贫的后顾之忧。地方上,可以在农产品销售的后续物流配送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便利,很多农产品基地偏僻的地理位置导致了运输困难,地方政策应该考虑为大学生“互联网+”助农保驾护航。除了国家的资金扶持,高校也可以为本校返乡大学生设立专项基金,提高大学生返乡助农的积极性。只有国家、地方和高校形成支持合力,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才能为大学生“互联网+”助农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开展以直播带货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扶贫助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对当下市面上普遍的直播带货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生知识储备广、学习能力快、创新性高等优势,寻找突破口。利用大数据信息搜索手段,与农户一起交流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将现代化农业种植及管理知识运用于实际农产品种植,为后续“互联网+直播销售”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国家、地方和高校等外力支持下,学生自己要把握机会,增强知识储备,通过对短视频的剪辑、直播平台等营销工具的运用,吸引消费者,打开市场,扩大产品链,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10]。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