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马铃薯高产的配套种植技术探讨

2021-12-24 11:21许淑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6期
关键词:马铃薯病害植株

许淑君

(广东省开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开平 529300)

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广,在各个地区几乎都有种植。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比如,对于高产种植技术的利用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产量。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高产种植技术,为马铃薯种植产量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1.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影响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温、降雨因素等等。与此同时,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耐旱抗寒的种植品种,降低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几率。还需要对当地的市场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人们的需求确定马铃薯的种植品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与其他类型的种植物不同,对于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其属于低温类型的农作物,为了使薯块能够得到健康生长,需要保证土壤环境适宜。通过了解发现,在地表温度高于25°时,就会影响块茎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可能会导致块茎停止生长,在地表温度超过39°时,茎叶也会逐渐停止生长。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温度不能超过19°,在17°以上即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从气温上来看,一般在夏季时温度普遍较高。因此,为了避免高温对薯块造成的影响,在选择品种时,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早熟类型的品种,进而使其在高温之前成熟。对于一些全年气温偏低,且降雨相对较少的地区来说,要以选择晚熟型的品种为主。

2.土地选择与整地

马铃薯属于浅根系的种植物,根部一般情况下分布在浅层土壤。首先,在选择土地时,需要保证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要避免进行连作;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土壤中的pH值进行检测,偏酸性的土壤环境更适宜其生长。如果土壤环境为碱性,不仅会加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大大降低种植产量;然后,在上一季农作物完成收获后,可以对土地进行整理,通过深耕改善土壤环境。耕地时的深度需要至少在20cm以上,在30cm以下即可;最后,在进行整地时,需要做好基肥施加工作。通过施加基肥,能够提高土壤品质,提升土壤肥力,且要一次性施足基肥。通常情况下,有机肥的使用比较普遍。

3.种子处理

在选择种子时,需要对种子仔细观察。第一,要选择无腐烂或者无病虫害的健康种子。对于一些出现问题的种子,要及时将其处理掉,避免影响其他健康的种子;第二,如果直接进行种植,可能会导致出苗率不高,影响后续的生长情况。对此,通过对以往马铃薯种植经验的了解发现,在正式种植的30天前左右,可以将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中,主要是为了对其进行催芽。温度需要保持在15°以上、25°以下即可,做好晒种工作;第三,在马铃薯发芽之后,可以运用相应的刀具对其进行切块处理。在切块时要注意,要保证每一块上能够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壮芽。如果切到有病虫害的种子,要及时运用相应的药物对刀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其他健康的薯块。在切块时,要避免薯块过大或者过小,一般情况下,每一块在20g左右即可,如果马铃薯本身的重量较低,可以直接拿来种,不用进行切块处理,且这种情况下生长情况更好,不容易发生病虫害。

4.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

在对马铃薯进行种植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十分重要,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出苗后气温较低,可能会出现冻苗情况。如果播种时间过晚,可能会面临高温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产量。因此,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来做决定。在当地高温达到6°以上,不超过8°左右,同时土层中的温度稳定之后,可以进行播种。通过研究发现,在10cm左右深的土层中,温度需要至少保持7°以上,且在10°以下时,为最佳播种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在4月份左右时进行播种。从播种方式上来看,主要有两种播种方式,但是播种深度需要在10cm以上,不宜超过12cm。在进行浅播时,这种播种方式可以促进尽快出苗,是提高出苗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减少薯块腐烂。在进行深播时,这种播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比较干旱的地区,能够使种子获取水分,从而促进出苗。在进行正式播种时,需要确定好种植的密度。提高种植密度的合理性,能够保证每个植株都能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促进个体植株的发育,从而达到高产的种植目的。以一般的栽培水平为例,在一亩的情况下,播种的植株在5000株左右,不超过5500株,具体的播种密度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结合所种植的品种而定。

5.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是一项比较复杂、繁琐的工作,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后续生长情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需要有专人负责进行,及时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在其出苗之前,可以进行松土工作,使土壤达到松软的状态。与此同时,在其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杂草。由于杂草的生命力比较顽强,会与马铃薯植株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轻则可能会导致其生长发育缓慢,重则可能会导致其发育不良,或者出现死亡的情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为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要做好除草工作,一旦发现杂草,要尽快清除,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清除。在清除杂草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到马铃薯的根部。此外,在杂草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除草工作,具有十分显著的除草效果。

做好追肥工作。在马铃薯的不同生长时期,对于养分的需求不同。尤其是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其对于水分以及养分的需求较高。为了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养分,满足其生长以及发育的需要,进行追肥工作十分有必要。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2~3次的追肥。在出苗率达到80%以上时,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比较常用的有尿素。在其进入开花期时,此时对于养分的需求较高,可以进行第二次追肥。在追肥时要注意,避免施肥过多或者过少。如果施肥过多,可能会出现烧苗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如果施肥过少,可能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施肥效果,影响种植产量。如果发现整体的长势较差,可以选择施加叶面肥。在实际的追肥过程中,要提高施肥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盲目施肥,或者按照经验进行随意施肥。

在马铃薯具体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进行适当地灌溉。可以运用小水漫灌的方式,避免水量过大,而导致出现水分过多的情况。如果浇水控制不当,导致浇水量过多,要及时进行排水。尤其是在进入开花期后,要做到定期灌溉,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从以往的灌溉经验来看,每隔七天浇一次水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即将进入收获期,需要避免再次进行浇水,防止影响后续的储存环节。

6.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其中,影响最大的为病虫害,这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令诸多种植者比较烦恼的问题。从目前的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比较常用的手段仍然为化学防治手段,不仅具有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优点,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影响,受到了种植者的广泛欢迎。在运用化学防治手段时,需要提高农药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选择高残留的农药。同时,也要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会使植株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影响农药效果,可以选择几种农药进行轮换使用。

6.1 早疫病

在感染这种疾病时,在发病初期,通过对马铃薯叶子的观察可以看到,会出现明显的斑点,且为不规则的形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这种疾病与施肥环节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施肥不当,可能会感染这种病害。与此同时,如果生长环境中的温度过高,或者长时间没有浇水,导致缺水严重,也会出现这种病害。在对这种病害进行防治时,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可以搭建遮阳棚,避免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中温度过高。还需要将科学性、规范性融入施肥以及灌溉的各个环节,结合马铃薯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此外,也可以运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可以运用一定浓度的扑海因粉剂,每隔七天喷洒一次。

6.2 晚疫病

这种病害比较常见,与温度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在温度较高、且气温比较潮湿的情况下,发病率较高。在马铃薯感染这种疾病时,通过对其下部叶子的观察可以发现,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斑点,且为绿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斑点会逐渐蔓延至整个叶子,并且扩散至其他健康的叶子。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种病害,严重时会导致这种病害在田地内大范围传播,进而大大降低种植产量。因此,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需要及时了解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降雨量较大的时期,要重点注意,且事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还可以对以往晚疫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在这种病害多发时期,可以运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避免这种病害影响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在病情前期,比较常用的药物有百菌清。在发病中期,可以运用稀释后的甲霜灵,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

6.3 黑胫病

在气温比较寒冷的情况下,一些病菌会附着在病薯上,次年随着病薯种植发生病害。在感染这类病害时,与健康的植株相比,可以看到发生病害的植株长势较差,且较矮小,叶片状态出现异常,呈现出向内靠拢的情况。通过对叶子的观察可以看到,会出现黄色的斑点;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叶片的颜色会逐渐发黄,植株停止发育,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除了要避免连作之外,在发现发病植株时,要第一时间将其拔除。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病情的植株,都需要将其清除干净,可以将多菌灵稀释之后灌溉。

6.4 环腐病

这种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会传播给其他健康的植株。需要注意的是,就算已经完成了收获环节,将其储存起来,也有可能出现腐烂的情况。这种病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枯斑型。在这种情况下,在叶片边缘部分的颜色会发生改变,为绿色。叶尖会呈现出内卷的情况,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整个植株会逐渐死亡。第二,萎缩型。叶子的情况类似于缺水的症状,严重时植株会出现枯死的情况。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比较常用的药物为百菌通。

6.5 蚜虫

这种虫害比较常见,会吸食叶片中的养分。一般情况下,在发生这种虫害之后,蚜虫所在的叶片会出现发黄的情况。这种害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大,且通过研究发现,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存活时间较久,最佳的温度一般为23°左右。如果温度较低,这种害虫的繁殖能力也会相应地有所下降。在发病初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较常用的农药有氧化乐果。

7.采收储藏

在马铃薯进入成熟期后,可以观察其叶子情况,叶子变为黄色时可以进行收获。同时,也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与生长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收获。由于其表皮部分十分脆弱,如果收获方法不对,可能会对马铃薯表面造成伤害,影响种植效益。对此,可以先将薯秧部分清除掉,然后再进行收获。对于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来说,可以运用机械式的收获方式,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使收获时间大大缩短。在收获工作完成之后,要避免随意堆放,要将其进行分类,将完好无损的和病虫害的区分开来。在实际的储存过程中,不仅要避免出现冻伤的情况,并且要避免温度过高,将其储存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储存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以上,且以不超过4°为宜。

8.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掌握马铃薯高产的配套种植技术十分重要。对此,种植者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不断优化和改进高产配套种植技术,在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的同时,为当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马铃薯病害植株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马铃薯有功劳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长匐茎与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