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兰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平洛镇政府,甘肃 陇南 742500)
玉米作为甘肃陇南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当地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化水平日渐提升,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生产实际,大幅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其品质,为当地农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玉米种植生产实际依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不仅阻碍玉米健康生长,还导致玉米产量不断下降,影响玉米品质。
为此,在玉米栽培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并加强玉米栽培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有效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推动玉米种植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玉米作为能源属性与金融属性最为突出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对玉米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玉米供需方面还存在很大缺口。虽然玉米产量高、种植范围广、数量大,但是目前依然很难满足市场对玉米不断增长的需求,玉米价格也呈现逐步上涨态势。因此,玉米种植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在此背景下,更应当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生产实际,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市场提供充足的玉米供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康县处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土地面积约为2958.46k㎡,当地气候特点呈现北亚热带气候过度向暖温带气候特征,每年降雨量约为800mm,年均气温处在11.8℃、1801.5h的年日照时数,无霜期213天。县域内分布15条河流,水资源丰富。没有化工企业与工矿企业,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是主要的污染源,水质相对安全。康县土壤类型主要包括三类:分别为黄棕壤、棕壤以及褐土,特别是黄棕壤面积最大,其次为棕壤与褐土,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高,处于中等肥力水平,这些为玉米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康县耕地面积广泛达到20800h㎡,同时还有11586h㎡水平梯田,有3853h㎡耕地面积能够得到有效灌溉,并有1133h㎡耕地面积旱涝保收。
康县下辖乡镇21个,行政村350个,合作社1640个,全县工62813户,有46700户为乡村户数,总人口接近21万人,其中包括17.21万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丰富,这些也为玉米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条件。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种子产业化与工程化获得了巨大提升,近些年来玉米杂交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随之杂交玉米种子价格也在逐年上涨,供需问题变得越发突出起来。但是近年来玉米销售价格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农民在种植玉米过程当中,面临投入大、收益小的问题,这些给农民玉米品种选择带来较大影响。但为了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应当认真落实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玉米品种,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甘肃省陇南康县在选择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选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玉米出苗率,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单产产量。当地可以选择的玉米品种主要为安玉9号、安玉11号、绵单8号与辽原1号等。
玉米播种工作实施之前,还必须要认真地对玉米种子进行精细筛选,并对种子进行处理。在筛选玉米种子过程当中,应当将其中的机械损伤的玉米籽粒、病虫害粒、发霉粒以及秕粒、小粒等全部去除,保证玉米种子均匀度与纯净度,这对玉米机械播种以及整齐出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筛选的玉米种子还应当进行晒种,能有效减少种子当中的含水量,对于玉米种子后熟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玉米种子晒种时应当在向阳背风干燥处平摊,进行2~3天晾晒,每日进行多次翻动,傍晚将玉米种子收回,避免受潮。
为了控制和减少地下害虫对玉米种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玉米播种之前应当利用药剂进行拌种,如500kg玉米种子,可以利用1kg50%的辛硫磷乳油,兑水50kg,利用喷雾器对玉米种子均匀喷施,并不停搅拌,闷四个小时,之后摊开阴干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玉米播种过程当中运用催芽播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坏种,还能提高玉米抗低温性,还能促进玉米早日成熟。筛选好的玉米种子,利用温水(40~50℃)进行浸泡,并不停搅拌,当水温下降至25℃时,再持续浸泡8小时,之后将种子捞出放在热炕或者催芽器中进行催芽,保证温度处于23℃左右,通常玉米种子经过24小时催芽之后,便会有90%以上的种子冒白芽,此时便可实时播种工作。
玉米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栽培过程当中在土壤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然而玉米本身有着较大的植株,并且其根系非常发达,生长过程当中在肥料方面需求较大,为了确保玉米植株健康生长,达到玉米高产稳产的效果,在栽培玉米时,应当首选土层深厚肥沃、透气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进行栽培。而黏重的土壤,由于这种土壤条件结构紧密,对玉米根系穿透力造成很大影响,不利于玉米根系下扎。
另外一些沙性土壤条件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缺乏后劲,对玉米植株健康生长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玉米高产、稳产。玉米栽植过程当中还应当选择pH值为6.5~7的土壤条件,过碱过酸土壤条件都会对玉米健康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栽植地属于这种土壤条件的,应当合理地进行土壤耕作,增施有机肥,黏重土壤条件,可以将一些沙掺入土壤当中,沙土挑泥,酸性土壤条件可运用石灰进行处理,盐碱性土壤条件进行开沟排水、洗盐等方法来改良土壤。并对玉米种植田块进行深耕、科学整地,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秋季对所选地块进行深耕,深度应当控制在25cm以上,提高翻耕质量。具备条件的地区,在秋季土壤进行翻耕之后,及时开展整地工作,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为确保深度一致的进行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整地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到细、平、透、净。
3.3.1 播种时间
在玉米播种过程当中,播种时间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科学确定播种时间。康县在玉米播种过程当中,最佳播种时间为4~5月份,这时土壤含水量还有土壤温度都十分适宜播种玉米,还利于确保玉米种子整齐出苗,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3.3.2 播种
康县在玉米栽培过程当中,主要运用直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种子播种深度一致性,均匀地进行覆土。结合玉米籽粒大小,对播种密度合理确定。如果玉米播种过程当中运用窝穴播种方式,每个种植穴应当播入种子四粒,每667m2按照2kg控制播种量。如果运用沟条播种方式,每667m2按照2kg控制播种量,确保种子均匀播种,覆盖4cm的细土,保证玉米整齐出苗。
科学合理地开展间苗、定苗,确保玉米植株健康生长。玉米苗生长出3片叶时便可实施间苗工作,每个玉米种植穴保留两株;玉米生长出三片叶时,实时定苗工作,每个种植穴保留1株。玉米田间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合理地进行中耕除草,主要是在玉米植株周围进行浅松土,提高土壤疏松度,又能将杂草有效清除。
玉米穗期充分考虑天气情况以及土壤水分条件合理地开展灌溉工作,尤其是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对于水量需求较大,必须要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达到75%以上的含水量,确保玉米生长养分需求。玉米抽穗、扬花期也应当做好灌溉工作,确保土壤水分处于70%左右即可。
玉米种肥一般施用农家肥,按照每667m2施入2000kg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联合应用8kg尿素以及15kg磷肥,在播覆沟内均匀撒入,并拌匀,之后再进行播种,避免发生烧苗现象。玉米植株生长出3~4片叶时,与中耕工作充分结合,根据每667m2将碳酸氢氨或者尿素兑水之后,浇于玉米根部。
玉米生长出8~9片叶时,根据每667m2施入20kg尿素,降雨天气较多时,可结合中耕工作在玉米根部周围5cm处进行干施,倘若降水不足,应当进行兑水施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根据每667m2施入40kg尿素、58kg硫酸钾以及2kg硫酸锌,在玉米植株根部进行干施。
在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粗缩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苗期阶段,发病率更高,一般当玉米生长出5~6片叶时发病,常常导致玉米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叶片增宽,植株颜色呈现浓绿色改变,虽然患病植株和正常生长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差异性,但是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常常引发玉米减产。在防治该病过程中,可运用40%500倍液的病毒A进行喷施防治,每7天喷施一次,持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该病也是玉米常见病害之一,病害部位主要为玉米叶鞘、叶片与果穗,发病之后出现一些小的病斑,呈不规则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玉米植株其他部位造成危害,最终影响玉米果穗,导致果穗干枯,秸秆死亡,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所以必须要加强防治。首选抗病品种,加强玉米田块管理,确保土壤湿润度适宜性,并加强病害检测。发生病害及时运用50%农利灵以及40%菌核净开展防治工作,每7天应用一次,持续应用3次,基本可得到有效防治。
该病又称之为玉米茎腐病,爆发流行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通过调查发现该病属于土传病害,一般于玉米乳熟期发病,病害发生后,导致玉米叶片出现一些凸起,而且根茎部发生腐烂,导致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叶片变黄枯萎。防治过程当中,应当加强轮作,控制与减少病菌。并运用500倍液多菌灵或者400倍液甲霜灵进行灌溉,可以大幅提高防治效果。
该病是玉米生长过程当中常见病害,又称之为枯叶病与条斑病,比玉米的叶片、叶鞘危害较大,病害发生时,玉米下部叶片,有青灰色水渍状的斑点出现,这些斑点不断蔓延,发展至整个植株,引发玉米叶片变黄、枯萎。防治过程当中,应当首选优质抗病玉米品种,科学合理地控制栽植密度,并减少氮肥应用量,合理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病害发生期运用70%甲基托布津,配制成8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连续喷施3次,每7天喷施一次,一般都能得到有效防治。
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和当地玉米种植品种、气候条件还有种植制度存在紧密的关联性,17~29℃温度条件适宜玉米螟的发生,同时在80%湿度条件下,利于玉米螟快速繁殖,玉米螟对玉米植株茎部危害性较大,常常在玉米叶片上留下成排的小孔洞。防治过程当中应当首选优质的玉米品种,科学种植,确保种植密度的适宜性,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药剂防治时,应当于螟幼虫三龄前,可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对水1 000~2 000升,灌注心叶,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玉米黏虫对玉米造成的危害性也比较大,这种害虫发生数量多,而且食量大,很短时间内便可将玉米叶片全部吃光,引发玉米植株大量死亡,导致玉米减产,更甚者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防治过程当中,应当加强玉米轮作,收获玉米之后,对玉米根茬及时清除。黏虫产卵阶段可通过人工手段将卵块摘除,人工捕杀,并加强中耕除草。培养黏虫天敌捕杀黏虫。幼虫3龄前可利用2.5%敌百虫2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每7天喷施一次,持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玉米田块当中植株全部变黄,玉米籽粒变硬,便可开展收获工作,为加强籽粒干燥,也可以延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