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明
(广西北海市防护林场/北海市冠头岭森林公园管理处,广西 北海 536000)
近些年,我国海岸周边土地被大规模地开发与利用,同时越来越多的围海养殖池出现,垃圾污染、工业污染问题严重,沿海区域的红树林湿地正面临巨大的威胁,也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红树林面积飞速下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此必须要了解红树林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并找到有效的种质资源保护方法,对海洋森林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灾害指的是海洋自然环境出现的异常改变而引起的所有灾害问题,可以将海洋灾害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海冰灾害、海浪灾害、海水入侵灾害以及暴潮灾害等等,这些自然灾害问题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海洋灾害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且我国人口众多,沿海地区人口更为密集,每年因海洋自然灾害问题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愈发严重。红树的形状较为特殊,生长环境也极为不同,红树拥有漂亮的花与各种各样的根,具备其他植物不具备的美化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能够防止海洋近地出现严重的泥沙流失问题,还能有效地抵挡海浪可能对近海湿地造成的侵蚀影响。因此红树林的保护工作有助于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海洋自然灾害发生对沿海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不可修复的严重破坏,红树林有着地球之肾的美称,无论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而言,还是对于保护水质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红树抵御污染问题的原理比较复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红树中含有的大量丹宁成分,使红树即便在污染问题严重的环境下也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在已经发生严重污染的环境里种植红树林,将能够起到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丹宁成分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去除重金属中的毒性。红树林生态系统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并不只是单纯的种植红树,还包括细菌、藻类、鱼类以及浮游动物等等,共同构成的厌氧、需氧净化系统。在这个净化系统里,红树林可以利用其自身所拥有的吸收吸附功能将污染物进行降解与转化,实现对水质的优化。不仅如此,红树林还能够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磷氮分子进行消除,消除后红树林的环境不再适合有害的藻类生存,将会直接起到净化海洋水质的效果。
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以来是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所谓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物种都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系统的发展与修复再生都取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基础,如果海洋生物多样性循环受到了根本性破坏,将会直接表现为不可逆转的严重海洋生态危机。红树林是诸多海洋生物较为理想的生活场所,无论是鱼类还是水鸟类都能够得到良性生长,实现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从而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如今已知的海洋生物多达2.6万种,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种类的百分之十,而红树林就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理想海洋生物栖息地。
红树林是一种以红树植物为主,其他生物为辅的拥有丰富物种的生态群落,红树林湿地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相互制约但又相互依赖,同时具有储水、储能作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种基因。森林资源是产生经济效益且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红树林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红树林种质资源包括红树林湿地中的全部物种基因与生态系统内繁殖的资源。保护红树林种质资源,就能够有效地保存多样性的基因,防止出现基因丢失问题,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基因繁衍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及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自然灾害抵抗能力与防御能力。通过对红树林的合理移植及细心栽培,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红树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如果红树林遭受到人为伤害,例如大面积的砍伐,或者受到如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则增加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红树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必要性。
目前我国红树林植物的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有效地实现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效果,就必须要将增加生物多样性作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苗圃基地。虽然与人工培育的红树林相比较,天然分布的红树林群落的生存能力更强,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资源愈发严峻,天然的红树林数量越来越少,只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相匹配的适宜生存环境。随着濒危物种以及灭绝物种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系统,可以采用人工干预培育的方式增加红树林种质资源。
大力优化红树林群落结构是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以海南省为例,该省原有的固定红树林群落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某些红树林群落已经逐渐消失,切忌盲目地追求红树林群落结构优化。如果盲目地仅仅通过人工引种方式对红树林群落的数量进行增加,不仅不能起到优化红树林群落结构的效果,反而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平衡。长此以往,红树林群落中的植物资源差异性将越来越小,进而红树林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因此种质资源的有效性保护需要在科学育种的同时,加大对红树林群落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及水文环境研究,结合红树林群落结构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红树林群落结构,进而达到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想要更高质量地实现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增加红树林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采用乡土树种进行造林的方式是更有效的。不仅如此,通过对红树林群落结构的规划,能够避免红树林群落出现趋同性现象,实现红树林群落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促进红树林群落植物资源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海南省就开展了具有代表性的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且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护成效。具体来说,可以采用的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措施就是在红树林群落区域范围内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严禁出现乱砍滥伐问题,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红树林保护区进行管理。目前我国多个红树林群落所在区域已经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如此,作为政府部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对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干预。首先,重视保护项目的科学研究,加大科学研究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红树林苗圃,或者研究红树林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红树林群落种质资源的环境适应能力,改善红树林群落的发展稳定性。其次,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离不开当地居民的配合与支持,例如可以鼓励当地民众一同培育红树林品种,对于参与红树林种质资源培育的居民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第三,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加大相关执法力度,对于出现的任何违反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规定的行为,都必须要对其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于破坏红树林种质资源以及恶意养殖的行为要坚决取缔,不能放任任何违法行为的出现。通过坚持采用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依法治理的方式,形成相对完善的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流程,从根本上实现红树林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得到了普及应用,相应的管理水平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随着相关专业技术的提升,我国采用的资源保护方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新技术就是遥感技术,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红树林种质资源的实时监控,有利于相关部门对红树林资源分布区域进行监管,同时更容易进行红树林湿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掌握最为真实的红树林种质资源区域分布情况。不仅如此,通过对红树林种质资源的科学监测,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资源数据,进而起到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依据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培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存在于传统园林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力培育新物种,对于培育出来的新物种,还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尽可能地找到提升新物种环境适应能力的途径。最后还要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所有旅游资源获得的收入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循环,充分改善红树林种质资源分布情况。
近些年,我国各个环保部门及林业部门都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湿地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红树林因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能够吸收多种污染物质,因此红树林湿地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污水净化途径,但是因为红树林所具有的特殊生长性质以及对生活位置的要求、生活习性的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树林种质资源的可利用空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人员能够通过更多的科学手段,例如进行基因工程的研究来增加红树林种质资源的生长空间,想办法将红树林植物引入城市中,使其能够用于对城市绿化建设以及水库、淡水以及湖泊的水质净化中。海洋环境及水文环境的污染问题较为复杂,红树林植物可以与例如风车草等湿地植物共同构建成可以用于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
自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对于海水淡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促进更多的政策颁布实施,诸多具有产业示范作用的项目工程得到了充分落实与建设,可以说我国已经迈入了海水淡化的快速发展行列。但是,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海水淡化项目工程在完工之后却陷入了闲置的尴尬境地,淡化后的海水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而且淡化海水的利用率较低。究其根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海水淡化的成本过高,导致淡化水的价格无法降低,而且目前绝大多数的海水淡化加工厂使用的能源都是柴油,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柴油燃烧会在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会对控制质量产生污染,同时也会威胁着人类生存及动植物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尽可能地寻求一种节能减排的海水淡化技术。对红树林的生长习性进行研究发现,红树林之所以能够在潮汐的环境下仍旧健康的生存,关键就在于红树林的根系,上面的毛孔能够快速吸收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当红树林根系在水面以下时,根系的毛孔将会产生变化,能够帮助海水进入植物中,退潮后,根系中多余的水分还能通过毛孔排出去。在这个海水吸收与排出的过程中,红树林会过滤掉海水中百分之九十九含量的盐分,存在于植物体的盐分在传输到叶子上,叶子脱落后会重新进入海洋生态循环系统。由此可见,红树林种质资源所具备的海水淡化作用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通过研究红树林种质资源海水淡化的过程,发展先进技术,将海水淡化工程从传统的工业性工程逐渐转变为生物性功能,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
综上所述,红树林种质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能够起到陆地资源与海洋资源的连接媒介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目前随着我国环境恶化情况的愈发严重,红树林种质资源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想要更好地利用红树林种质资源,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措施,尽可能对我国红树林种质资源区域分布情况进行改善,最大程度地发挥红树林种质资源优势,为我国海洋环境的优化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