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蚕业教育的发展

2021-12-24 05:05胡钰爽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蚕业蚕丝蚕桑

胡钰爽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创造出《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一大批农业巨著,总结出详细繁复的农业种植经验,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到顶峰。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同西方世界的交流,虽有少数传教士来华介绍西方农学,但大体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失去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机会。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举国上下在社会震动中求变求新,逐渐意识到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振兴与改良传统农业的呼声日益高涨。蚕丝作为国际大宗贸易商品,其经济收益使知识分子们开始正视中外蚕丝商品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努力发展蚕桑教育。无数学生负笈求学,远渡海外,求取西方先进文化经验,其中甲午战后留日学生数量最多,形成热潮,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改良带来巨大的影响。

1.晚清危局与蚕业概况

1.1 晚清蚕业危局

中国一直以丝织业发达闻名,蚕桑养殖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丝也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自明代至甲午战前,中国一直主导着国际生丝市场。南方蚕桑发达地区,女未及䈂,即习育桑。然而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生丝出口量却出现大量削减,中国丝在国外市场不再受追捧。十九世纪末期,中国净丝出口的数量,平均每年减少二百万斛,而乱丝出口的数量却平均每年增多百十万斤。商品质量引得洋商诸多挑剔,甚至到“不屑购置”的地步。与此同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吸取近代科学技术,改进蚕丝生产工艺,使得日产蚕丝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取代了中国蚕丝。同时,法、意、美、印等国家也通过引进蚕种、改良机器设备、加强教育等不同方式扶植本国蚕桑业,中国未经改良的土法制蚕丝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衰败,陷入竞争劣势。

国际市场表现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蚕桑业一直是小农喂养,土种土法培育,存在蚕种不佳、养法不精、饲叶不足等缺陷。这造成土种蚕丝与国外改良蚕丝相比,有收茧少,产量低;产丝短,纬度细,解舒不良,缫丝困难,折损率高;成品不佳,匀度及丝长均不及的问题。同时土种采用原始方法制造,未进行过严格的消毒,故会造成病毒流传,常给蚕农带来损失;而且还有品种混杂,近亲繁育,蚕种退化等问题,一直威胁着传统蚕桑养殖。尽管蚕农在实践中摸索出“灰水浴”、“盐水浴”、“天浴”等方法来减少蚕病发生,但更为先进的蚕业科技一直未曾发生。发展至清朝末年,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古老的蚕桑业陷入亟待改良的危局之中。

1.2 农业改良思潮的兴起

洋务运动失败后,在中西农业发展差距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社会各界把改革的目光从工业、商业投向了传统农业,近代农业改良思想被清末知识分子群体重视起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建议“参仿西法”:“泰西各国讲求树艺、农桑、养蚕、畜牧、机器、耕种、化瘠为肥,一切善法”编为专书,传诸百姓。到戊戌变法之际,人们普遍开始看到中外农业发展上的巨大差别,农业改良思潮兴起。1895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具体意见:“外国讲求树艺,城邑聚落皆有农学会,查土质,辩物宜,入会则自百谷、花木果蔬、牛羊畜牧,而族其异等田样各等,机车各式,农夫人人可以讲求。……吾地大物博,但讲之未至,宜命使者择其农书,遍于城镇设为农会,督以农官。农人力薄,国家助之。”在《农会报序》中,梁启超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远撅欧墨美,以得其立法之所自”。

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大批有识之士纷纷介绍西方的农业科技和工具设施,申说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效仿的具体化意见,反映出当时知识精英热切希望以西方学问来改进中国农业,解决中国农业困境的心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分别颁布谕令“奖励农工商业”和“设立农工商局”,作为戊戌变法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推向全国。其主要内容包含:地方官切实保护发展地方农业,且要“兼采中西各法”;设立官办机构,农工商局及民间社团农会,加强对农业改良的管理和指导,调动民间人士的积极性;支持编纂刊印西方各国的涉农书籍,学习西方农技知识。随后的新政中,光绪皇帝更是开始重视农业人才培养,陆续颁布有关政策法规,推行农业教育改革。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月十三日颁发《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开启了近代大规模兴办农业学堂的序幕。受此通则影响,各个省内兴办多个农业学堂,成为农业教育兴起的标志,留学生也开始选择农科,中国农业开始走上科技改良之路。

1.3 日本蚕业概况

中国蚕丝品质日渐下滑的同时,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却通过改良蚕种,更新机器等手段,振兴本国的蚕业,往世界蚕丝市场上输出商品,将以往中国在这一市场上的利润几乎瓜分殆尽。尤其是日本,在这一时期国际蚕丝市场上表现亮眼,“早在1897年日本出口蚕丝的价值已经超出中国,至1907年更是在数量上也凌驾于中国蚕丝出口量之上。”

日本的养蚕技术也源于中国,晚清以前并未与中国有较大差别。直到明治时期,日本蚕丝生产受到重视,开始学习欧洲先进养蚕方法和防治蚕病的技术,在蚕业科技方面取得不少成果。1884年日本设立了农务局蚕病试验场。1892年成立大日本蚕丝会,通过开展研究和学习推广国外新技术,使蚕丝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04年日本农商务省京都蚕业讲习所的技师石波繁引氏发现了蚕的雌雄判别法。1906年外山龟太郎提出了蚕的一代杂交种利用法。1915年荒木武雄、三浦英太郎确定了蚕的人工孵化法。其他还有制定法律法规;更新推广先进蚕桑机器等手段。事实上,到20世纪初,日本的蚕业技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丝业之最发达国家之一,在国际生丝市场上成为霸主。这使得国内有识之士感到,要改变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蚕丝为日本所夺的局面,学习先进科技,以改变中国蚕业现状已刻不容缓。

2.清末留日热潮及其对中国蚕业教育的贡献

2.1 留日学生群体的形成

甲午战后,西学东渐思潮渐兴。在时局的感召下,清政府曾出台过诸多利于学生留学的措施。1896年,清政府首次下令各省官派学生出洋学习,广东、湖南省份相继从公费中拨款派出学童。1905年,清政府下令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同时大力提倡留学日本,允诺留学归来后有机会获得赏与举人、进士等头衔,由政府分配各种官职。入仕途径改变导致留学人数猛增。在留学方向的选择上,出于地缘优势,日本成为首选。张之洞曾说“至游学之国,西洋远不如东洋”。由于日本“去华近,路近省费,可多遣,易考察东文旧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加之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日本明治维新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近在眼前,因此,在世纪初赴日学习、考察蔚然成风,公私留学生大批涌入日本。作为农业发达的国家,农桑并举是中国历来的传统,同时蚕丝还是中国大宗出口产品之一,在留学科目的选择上,蚕桑教育也成为留学生们的关注重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到1908年,在日本学习农学的中国留学生已达300余名,他们主要在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札幌农学校、东亚蚕业学校、信浓蚕业学校、盛冈高等农林学校、大阪府立农学校、东京蚕业讲习所、京都蚕业讲习所等学校就读,其中就有不少学习改良蚕桑养殖技术。其中著名的有后担任浙江高等蚕丝学校校长的朱显邦和江苏女子蚕业学校校长的郑辟疆以及邹景衡、费达生等人。

2.2 留学生对蚕业教育发展的贡献

去日学生们通过学习,逐渐意识到蚕丝业的兴衰取决于对科技的应用程度,尤为迫切的是更新广大蚕农的养蚕知识,普及蚕桑教育。他们用办学办报等手段,加大教育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近代中国蚕桑业的发展趋向。

2.2.1 办报译书

留日学生从事最多的就是翻译新书,近代中国亟待西学传播,所以译书规模空前,留学生在这方面的工作尤其值得肯定。当时,农学著作大批由日文翻译而来,其中包含许多蚕业著作。1898年罗振玉从日文中译出佐佐木忠郎编的《微粒子病肉眼检定法》一卷、《蚕外纪》二卷,随后,又译出藤井丰八的《日本农商省试验蚕病成绩表》,留学生林在南译出《屑蚕拱丝论》等等。同时,随着留日学生返国任教,许多日文著作被带入国内,并用作讲义或参考书,其中较重要的有水野五郎的《蚕种论》、《蚕儿论》、梅谷与七郎的《蚕种学》、池田荣大郎的《蚕品种论》、田中义磨的《蚕的遗传讲话》、胜木喜董的《蚕种稀盐酸人工孵化法》等 。日本有关蚕丝著作的翻译以及原版书的选用,对近代蚕丝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起过重要的作用。

2.2.2 办学

留学生归国后还积极设立蚕桑学校。根据光绪三十年(1904 年)正式颁布实施的癸卯学制,蚕桑学堂作为农业学堂中的一类,分为初等蚕桑学堂、中等蚕桑学堂、高等农业学堂三等。初等学堂主要培养从事生产的技术人员,传授基础的蚕桑知识;中等学堂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而高等学堂则进一步培养能够从事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此外还有蚕桑讲习所与蚕桑传习所,进行对蚕学教师或从业人员的短期培训。留学生们对办学的热情,极大推动了蚕桑教育的发展。如宣统二年(1909年)留日女学生刘青霞的创建乙种蚕桑学校。刘青霞曾在日本横滨留学考查,回国后便致力于发展教育,创办学校。乙种蚕桑学校办于河南尉氏县城小东门内陆北蓬池书院旧址,以养蚕栽桑为主要课目,经费依照高等小学校的办学要求,由官费改为半官费,尉氏县乙种蚕桑学校一直开办到民国十二年(1933年)。

除热心办学,许多留学生还积极投身教育工作,如留日学生王传沙,为推进新学,他协助革新派人士刘青莲、宋经裕、李显白等,于1907年先后创办了公立高等小学堂、女子小学堂、黑石关蚕桑学堂及回郭镇工艺学堂。邓州蚕桑实业中学堂、河北中等蚕桑实业学堂也各有一名留日毕业生担任教职员。

同时,清末我国国内开办的几所高等农业学堂的专业课程教师也大多从日本请来,参照日本的教学计划设置学校课程。应聘来华教学的日本教习,1903年为148人,次年达到234人,1909年更增至549人,教习遍布我国22省,其中以京师、直隶及江苏、湖北、四川、广东等省最多,一般在高等农业学堂教授农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如在我国率先培育良种的浙江蚕学馆,其校长朱显邦是1905-1910年赴日的蚕学留学生,回国后任浙江蚕学馆教员,后成为校长,在其任职期间,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留日学生倪绍雯为教务主任,刘启周为教师。后在日籍教师的帮助下,该校培育出四个新的蚕种,使杭州成为当时改良蚕种最主要的生产地之一。

2.2.3 创立农会

近代著名农会中,也有留日学生的身影,农会及农报,对农业改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896年夏秋之际,罗振玉与会稽徐树兰、吴县蒋伯斧、如皋朱祖荣等在上海发起组织农学会(后改为务农会),会中成员复杂,既有洋务派、维新派人士,更有许多农科留学生。务农会主要精力放在办农报、译农书上,出版《农学报》和《农学丛书》。因此,他们对近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即在于引进和宣传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引导国人放眼看世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复兴中国农业。另一个主要是由留学生发起的一个专业性学术团体是中华农学会,它成立的目的是“研究学术,图农业之发挥;普及知识,求农事之改进”,1916年,从国外学农归来的王舜成(日本东京帝大农科毕业,苏州农校校长)、陈嵘(日本北海道帝大农科毕业,浙江农校校长)、过探先(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南京农校校长)、唐昌治(1907 年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留学)等发起组织中华农学会,并于1918年创办《中华农学会报》。由于会报专业性强,内容丰富,订阅者极其踊跃,国外订购和函请交流者也络绎不绝,被公认为是当时国内重要会报之一。

3.留学生对蚕业发展的推动及其局限性

曾任浙江稻麦改良场场长的莫定森在《新农业》创刊号发表的演说词中指出“查吾国农业推广中最有成绩者,阙为蚕业”,这说明,包括近代留学生在内的蚕桑业从业者、教育者、文化传播者们的努力成效显著。首先,留日热潮培养了一批蚕桑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当时及日后中国的蚕桑教育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其次,通过办学兴教的努力,中国蚕桑业在利用新法饲蚕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堂所制之丝最为精良,甚至媲美他国优质生丝,提高了我国蚕丝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包括广大留学生在内的近代众多仁人志士,对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留日学生做出的努力对清末蚕桑业发展还只是初步的,但其在传播和推广的过程中,为蚕业科技与农民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开辟了蚕桑业未来发展广阔的前景。

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留学生对蚕桑业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晚清以降,内忧外患,社会陷入了持续动荡之中,留学生尽管激量增长,但规模仍旧不大,且海外留学面临诸多困难,很多留学生都难以完成学业或仅完成速成学科,具体到发展蚕桑业上,留学生们尽管带来了一些改变,但在此后长期的战争炮火中,中国蚕桑业也并未如愿实现复兴。同时,仿照日本的办学模式,学习日本技术,再国内兴办新式学堂、著书译说等活动都是首次开展,处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之中,难免存在与实际国情不相适应,以至于出现矛盾需要调整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蚕桑业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蚕业蚕丝蚕桑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