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芬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街道办事处,云南 陆良 665600)
番茄营养价值高,露地番茄价格低廉、质量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番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露地番茄种植投资小、见效快,只要保证管理工作到位即可获得满意收益。但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番茄的产量与质量。推广露地番茄高效种植技术,可以保证陆良县菜农收益进一步提高。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平均海拔1839 m,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春暖干旱、夏无酷暑、秋凉湿润、冬无严寒,年均气温为14.7℃,年降雨量在950 mm 左右,年日照达到2442.5 h,无霜期达到249 天。
当前,全县大力发展露地番茄等露地蔬菜,露地番茄种植面积为4356 hm2,2019 年该县露地番茄畅销30 余省市,还出口到东南亚以及俄罗斯等地区与国家,年产值高达5 亿元,是陆良县的高效产业,露地番茄发展空间巨大。
选择品种时需注重品种产量、叶片、叶量以及抗逆性等多种因素。为保证运输与储存安全,应选择不易开裂、耐储存、皮厚的品种。当前,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蔬菜具有良好口感和安全性,在外观方面也有所要求[1]。从市场销售状况可知,大红色与粉色番茄深受消费者喜爱,陆良县地区一般种植粉红一夏以及东粉三号等品种。
在80℃恒温箱中进行种子干燥处理,时间为2 天,能够防治病毒病。
先用清水浸泡3.5 h 左右,之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然后捞出冲洗干净,对病毒病防治效果较为突出。
将水烧至55℃左右投放种子并搅拌,在水温降至30℃后即可停止搅拌,恒温浸泡3.5 h 左右,能够对早疫病、叶霉病、晚疫病以及溃疡病进行防治。
浸种后放在26℃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种子出芽率达到65%左右时即可播种[2]。
(1)营养土调制
选择无病源土以及腐熟圈肥,含量分别为2/3 与1/3,拍细过筛。之后向营养土中添加草木灰(氮磷钾复合肥)以及磷酸钙,用量分别为5 kg/m³(2 kg/m³)和1 kg/m³。
(2)苗床消毒
将50%多灵菌掺入营养土中,用量为80 g/m³;还可将福尔马林喷洒在苗床上,用量为40 mL/m³,加3 L 水,之后覆盖塑料膜,3 天后将塑料膜揭开。
(1)播种量
结合每亩实际栽培面积,直播方式播种量为100 g,定植播种量为25 g。
(2)播种方法。
种子催芽露白率达到70%以上时即可播种。保证苗床底水充足,润湿深度达到10 cm 以上,均匀撒播一层营养土进行床面找平处理,厚度为9 mm 左右。应用50%拌种双粉剂与细土搅拌均匀,用量为7 g/亩,洒在床面上,能够对猝倒病进行有效防治。建议使用纸袋、育苗盘、营养钵等进行育苗播种。
(1)出苗前管理
白天高温时应进行遮荫处理,保证床温在30℃以下;阴雨环境应覆盖薄膜进行防雨处理。完成播种作业后,应保证苗床具有良好的湿润度,严禁出现干土,畦面可以覆盖草苫实现保湿。
(2)分苗期管理
3 片真叶时分苗。提前配置营养土、制作苗床,分苗行距在12 cm 左右,株距在13 cm 左右;也可以在φ12 cm 营养钵中进行分苗。
(3)分苗后管理
缓苗期间,需在中午进行遮荫处理,白天床温控制在27℃左右,夜间气温在19℃左右。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6℃左右,晚上温度在16℃左右。定植前应对苗床进行降温处理,促使秧苗充分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和温度。发现弱苗和病虫苗时需立刻拔除,可喷洒杀菌剂进行病害预防。壮苗标准为茎粗0.4 cm,株高15 cm,4 叶1 心[3]。
陆良县菜农深知番茄连作产量与质量不好,所以选择其它蔬菜展开2 年轮作。在番茄栽培地块秋翻27 cm,高畦栽植,畦宽设置为1.2 m 左右,南北走向。
番茄对营养敏感性良好,只有保证水肥充足才能提高产量。开展整地作畦时需合理施加基肥,通常农家肥、复合肥以及过磷酸钙用量分别为5000 kg/亩、30 kg/亩以及100 kg/亩。基肥施加方式主要为撒施与沟施,通过肥力测算,若番茄产量为5000 kg/亩,则至少需吸收17 kg氮、16.1 kg钾以及4.1 kg磷。
陆良县菜农通常在晚霜期后开展定植作业,出现大风、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时延迟定植。
早熟品种密度为5500 株/亩;中晚熟品种为3500 株/亩;高架栽培为2000 株/亩。早熟品种进行畦栽,宽度约1.3 m,定植3 行左右,株距约为30 cm;晚熟品种同样进行畦栽,宽度约1.05 m,定植2 行,株距37 cm 左右。若是进行垄作,垄距约在57 cm 左右,株距在37 cm 左右,种植密度为3500 株/亩。
番茄在生育前期不会吸收过多养分,在第1 花序结果后,养分需求量快速上升,盛果期养分需求量达到最大值,占总体的75%左右。番茄对钾、氮、磷的需求量呈直线上升,其中,氮、钙需求量较为相似,钾需求量为氮需求量的2 倍。第1 果膨穗期,与浇水相结合,施加磷酸磷肥,用量为20 kg/亩。采收第1 果穗后追加盛果肥,可选择硝酸磷肥,用量为20 kg/亩。盛果期需施加0.25%硼酸、0.1%硫酸锌、1%磷酸二氢钾以及20%硝酸磷肥混合液,1 次/10 天。
定植后4 天左右,植株心叶为绿色且生长点发育时,灌溉缓苗水,保证水量充足。营养袋以及营养坨育苗应泡开土坨,保证根系快速扎进土壤,减少缓苗期时间。灌溉缓苗水后开展中耕作业。缓苗后第1 花果期,若气候并非十分干旱可以不灌溉进行蹲苗。通常,早熟品种的植株长势较弱,花期分化、开花与结果时间较早,蹲苗时间应短些。中晚熟品种的植株长势较为旺盛,需要对秧苗严格控制,可合理延长蹲苗时间。
选择白粉虱与黄板诱蚜,数量为35 块/亩。
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植株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将病果与病叶及时摘除,拔出病株,带出地块集中销毁。
生物药剂可以选择新植霉素、苦参碱等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还可针对虫害类型选择相关的天敌。
露地番茄定植2 个月后即可采收,鲜果上市最佳采收时期为半熟期与转色期,长途运输与储藏最佳时期为白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