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越
(福建省福州市畜牧站,福州 350026)
畜禽养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支柱型经济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农产品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农村范围内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养殖场、庭院养殖户乃至养殖村的数量不断增加,畜禽数量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污染,已成为养殖产业经济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福州市农村范围内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 年底,福州市禽畜存栏总量大幅度增长,其中生猪存栏99.7 万头,同比增加33.4%,出栏生猪162.6 万头,同比增加22.5%;牛存栏4.3 万头,同比增加1.3%;羊存栏13.7 万头;家禽存栏884.8 万只,同比增加3.3%。
当前福州市范围内有规模化养猪场164 家,规模化养牛场9 家,规模化养禽厂62 家。福清、闽侯、长乐已经成为福州市禽畜养殖的主要地区,福州—南平—莆田的禽蛋产量约占福建省总量的59.5%,福州—南平的奶牛存栏量约占福建省总量的73.4%。
当前,福州市全市范围内农业污染源头为禽畜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业种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福州市范围内禽畜养殖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总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已经占据农业源总量较大比例。
2020 年福州市禽畜养殖年液体粪污产生量约为187 万吨,固体粪污产生量约为44 万吨。福州市畜禽养殖中污染治理涉及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农业污染等多方面,粪污、排放气体等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对人民生产、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1]。
福州市对畜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重视,积极投入资金治理,并制定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
由于环保设施投入成本较高,部分中小型养殖户无法引入足够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设施,导致污染治理成本投入不足、技术不够先进、治理容积较小等问题时常发生。随着畜禽养殖数量不断增长,缺乏土地来消化越来越多的畜禽废弃物,部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选址不但受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和粪污运输距离限制,且邻避效应明显,项目点周边群众认为项目有可能脏臭、影响环境,群众不易接受,导致项目前期选址、征地困难,推进滞后。
当前全国范围内有关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对畜禽养殖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地区养殖特点与污染情况存在差异性,现行的法律法规适用性和有效性存在不足。福州市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完善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法律政策,进一步细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例如禽畜养殖规模标准、禽畜养殖污水排放标准、禽畜粪肥使用标准、养殖场地选址布局标准等。
还要建立严格严谨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监管体制,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政策保障,加强对禽畜养殖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做好禽畜养殖环境污染减排的核算与考核[2]。
福州市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果、菜”种养结合、“畜-异位发酵床-垫料生产有机肥、基质”以及水禽旱养等模式。
一方面全市鼓励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市畜禽养殖场推行干清粪,推广漏缝地板、饮水节水装置、智能化高压冲洗系统、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便于养殖污染物的后续处理与利用。在各养殖场安装畜禽饮用水水表和清洗栏舍水表,实行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分离、雨污分离等,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同时大力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产业扶持,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其转变为可利用、可循环的肥料、沼气等资源,有效降低畜禽养殖中的污染排放。
另一方面,也应结合全市的养殖承载总量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尤其是部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畜禽养殖行业,避免超出农田可承载能力。
福州市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和推广规模化禽畜养殖环境污染示范工程建设,对成本耗费较低、治理效益较好的防污、治污措施进行总结和推广。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全市实际的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奖励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的禽畜养殖项目进行补助,降低养殖户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3]。
积极建立包括政府、第三方服务企业、大中型养殖场和规模化特色种植户的资源化利用合作机制,由第三方服务企业负责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工作。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标准、养殖户付费标准、种植户使用付费标准,建立多方共赢合作机制。建立一整套涵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粪污收集、运输、处理、再生资源利用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体系标准,并有序推进、规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形成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4]。
福州市畜禽养殖产业已经取得良好发展成果,在充分满足农产品供给前提下,有效解决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考虑技术投入和设备引进,也要考虑政策扶植和法律要求,更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合作,深入有效地对养殖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在畜禽养殖与环保治理工作两方面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