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辉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林业监测规划站,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关健词: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类型;综合防治
苹果树腐烂病是对苹果栽植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通常称烂皮病,一般发生在树势较弱的老龄树上,如树体上有创口,发病几率会大幅度提高。发病严重时会造成树体死亡,对苹果树种植收益造成严重影响。苹果树腐烂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及树体主干和侧枝、辅养枝,也会侵入树体皮层组织以及靠近皮层的木质部。必须对腐烂病进行全面综合防治,以保证苹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类型一般分为枝枯型和溃疡型。
枝枯型大多发生于长势较弱的树体上,病斑呈黑褐色或红褐色,发病后快速扩张,之后整枝缺水干枯死亡。该病症多发于2~3年生的小枝条上,发病部位通常在果台、果柄、剪口处。
溃疡型多发于树体主干与主枝上,开始发生时发病位置树皮出现水侵状红褐色凸起,之后皮层渗出深黄色粘液,树皮溃疡腐烂,接近时可嗅到类似酒糟味道。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发病位置会逐渐缺水干裂,病斑边缘破开。
(1)传播特点
春天气温升高后,雨后湿度较大,腐烂病病菌经雨水冲刷分布到果园各处;也会随风扩散,传播距离为0.5 km 内。冬天对果树进行修剪,也会导致腐烂病传播。
(2)入侵特点
苹果树腐烂病病菌一般在带病树体上越冬,春天温度回升时传播感染其他树体。高温、高湿环境病菌会进一步传播、扩散,通过树体上的锯口、剪口或人为创口侵入到树体皮层;树体上的日灼伤、冻伤或机械伤等伤口也易成为病菌的侵染通道。条件适宜时,入侵病菌会在树体内发作,导致皮层外部慢慢显现出相应症状。
(3)发病特点
腐烂病发生的高峰期大多开春后的3~4 月和秋天的8~9月。春季新病斑的发生数量可以达到全年的70%;秋季,果实进入细胞膨大期,树体对果实进行集中养分供给,致使树体抗病能力减弱,会出现腐烂病新病斑,同时旧病斑慢慢扩散。统计发现,秋季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数量不到全年的30%[1]。
(1)与树势有关
从实践经验可知,当苹果树树势较为衰弱时,潜伏的腐烂病病菌更容易蔓延和扩散;当树势强盛时,抗病能力较强,不易发生腐烂病。果树结果大年期,树体易缺乏养分,发病率较高。与老龄树相比,壮年树即使带有病菌,但由于其树势较强也不容易发病。老弱树体上如果有剪口、锯口、日灼伤、冻害等,伤口部位很容易出现腐烂病症状。
(2)与果园病菌基数有关
果园里的病菌基数高时病菌传播较快,发现病斑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会使树体中潜伏的病菌数增多,造成果树成片发病。另外,如果把剪下来的枝条与枯枝堆放在田间地头,也会使果园病菌基数增多,造成大片果树发病。
(3)与树体伤口数量有关
腐烂病病菌主要通过树体伤口感染和蔓延,树体上尚未愈合的锯口或剪口会成为最初感染源。树体伤口的数量和腐烂病的发生有紧密关联,剪口和锯口等伤口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依照腐烂病的传染特点和发病规律,要对该项病症进行防治,必须完善管理,给果树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采用药物防护、刮除破损层以及妥善施肥等方法抑制病害的发生。同时,科学管理,保持果园环境干净卫生。要从人员、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综合防治技术运用水平,降低腐烂病发生几率。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需要正确调节产果量,根据树龄、树势、土壤条件、施肥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确定结果量,科学疏花疏果。判断树体产果状况是否适宜,可从以下方面落实:第一是检查年产果量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性;第二是确保树枝新梢在30~35 cm 左右,粗度达0.6 cm;第三是保障树枝中短枝数量不超过80%;第四是将树叶和果实的数量比例控制在30:1 到40:1 左右;第五是确保一级与二级果实产量大于等于总产量的70%。根据上述几点,可以对树势强弱作出合理判断[2]。
栽植苹果树应挑选恰当的地理位置,确保当地环境适宜。如果在山地或干旱地区种植,可采用深翻扩穴或改善压绿肥与农家肥等措施,进行土壤优化。如果苹果园内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果树根部外露,则需增加涂层厚度,同时做好压实工作。要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避免水土流失,保证果树健康生长。
果树施肥可采用配方施肥法,100 kg 果实生产量所施加的肥料和追肥中,需纯氮元素0.7 kg、磷元素0.3 kg、钾元素0.7 kg。施加有机肥时,通常按照生产1 kg 果实施肥1~2 kg的比例确定施肥量。秋天施肥,微量元素可积攒在树体中,达到弥补冬转春时树体所需养分的目的,提高树势,避免春天遭受病菌侵染。另外,9 月是秋梢生长阶段,可进行苹果树叶面追肥,通常喷施200 倍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1~2 次。在果园内不可种植高秆作物,以免和苹果树争夺养分。
尽量把果园清洁干净,减少病菌数量,一旦发现病斑及时刮除。修剪果树时,仔细观察树枝与果实生长状况,及时去掉病枝、病果,并带出果园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感染其他健康树体。修剪枝条后,要对剪口使用药剂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病菌几率。
药剂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春季前期需对树体进行杀菌处理,可使用施纳宁水剂500 倍液、3%~5%石硫合剂或5%菌毒清水剂500 倍液。6~7 月,可以采用上述药剂对主干和树枝再度进行涂刷处理。若持续几年都采用该方法进行预防,可对腐烂病的防治起到明显效果[3]。
果树病疤处理,可用刀在病疤周围0.5 cm 范围中进行深刮处理,彻底去除病皮,减少病害造成的影响。刮下来的物质需要集中烧毁,避免感染扩散。树体较明显的受害部位可用刀深挖1.0~1.5 cm 后再对所挖位置进行药物处理。一般处理2 次,每隔20 天左右处理1 次。药物可以选择格润5 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 倍液,涂抹使用即可。此外,敷泥法也是治疗病疤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将适量泥巴掺水稀释制作为饼状敷在病疤位置,厚度约3 cm 左右,范围应大于病疤5~8 cm,然后用塑料布包扎捆紧。敷泥法尤其适合在春天使用,敷泥时间可长达1 年,之后将其清理干净,再涂上药剂。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需要确保产果量和生长周期相适应,同时优化土地条件,做到科学施肥,并在保持果园清洁的同时对果树的病疤合理治疗,以达到显著的防治效果,保障苹果树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