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朱绪伟 刘中文 周其明 张耀亭 张永君
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由柞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对象柞蚕微孢子虫诱发,并能够经卵垂直传播影响种茧生产,威胁种质资源的保育及生产的安全。寄生柞蚕的微孢子虫到目前为止共发现 5 种,包括柞蚕微粒子虫(Nosema pernyi Wen et Ding)、修氏内网虫(Endoreticlatus schubergi)、 链孢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hainsporum Wen et Ding)、訥卡变形孢虫(Vairimorpha necatrix)和柞蚕微孢子虫新种(Nosema sp.),其中,柞蚕微孢子虫是优势种。柞蚕微孢子虫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其中,垂直传播即胚种传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是造成检测及防治难度较大的原因。因此,本试验初步研究柞蚕微孢子虫的垂直传播过程,调查河南省主要柞蚕品种的胚种传染率,为探究柞蚕微孢子虫侵染相关的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寻找控制水平传播和阻断垂直传播的综合治理方法提供帮助。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柞蚕品种
试验中选取河南省柞蚕育种研究室镜检后携带微孢子虫的母蛾,母蛾已经完成交配,在产卵袋中单独产卵、保存,供试的母蛾品种为豫大1号、镇玉、181、182、101及三三共6个品种,带毒母蛾均随机挑选。
(二)试验方法
母蛾产卵后,在气温25 ℃、湿度80%条件下进行催青处理,2%的甲醛溶液进行卵面消毒,待出蚁前1天将单个蚕卵放置到直径5 cm、高度4 cm的圆柱形塑料带盖小盒(自行设计,食品级塑料,塑料盒四周和盖上有数个透气小圆孔)中,每个柞蚕品种随机选取10头母蛾,每头母蛾随机选取50粒蚕卵,进行单蚕饲养。
在饲养过程中,从孵化出蚁到3龄48 h,每隔1~2 d更换小盒内的柞树叶并除沙,保证小盒内的饲养环境,记录每头柞蚕的生长状况及得病、死亡情况。并于3龄48 h将所有柞蚕幼虫进行镜检,调查微孢子虫的携带情况并记录。
(三)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AS 9.0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中的胚种传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豫大1号品种带毒母蛾胚种传染率调查
表1中展示了柞蚕品种豫大1号品种10头带毒母蛾随机选取50个卵进行单蚕饲养的简单生长状况,幼虫从收蚁到2龄眠的过程中大多能够适应较密闭的盒内饲养环境。由于柞蚕的放养天性,龄数越大越需要更多的生长与活动空间,而室内饲养条件不能够满足其需要,到3龄起蚕后长势逐渐减弱,运动性和进食量大大降低,死亡数量增加过快。为不使细菌病等其他病害影响实验结果,故选择在3龄48 h将所有幼虫进行腹部血液镜检,将镜检带毒头数与当前活头数之比值作为1头带毒母蛾的胚种传染率,结果如图1所示。经过统计,胚种传染率试验中随机调查了柞蚕品种豫大1号10头带毒母蛾的胚种传染率,最低为11.76%,最高为85.71%;胚种传染率低于30%的为2头,30%~70%的为6头,高于70%的为2头。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率较高,同时个体差异较大,带毒率高的胚种传染率也高,孢子的数量是决定胚种传染率的重要因素。
各品种中调查的10个带毒母蛾差异情况基本相似,因此没有一一列出各品种的调查数据。
(二)6个柞蚕品种的胚种传染率对比
本试验共调查了豫大1号、镇玉、181、182、101及三三共6个河南省柞蚕繁育主要品种,表2至表6展示了除豫大1号品种外剩余5个品种的单蚕饲养的生长状况,整体的生长情况和豫大1号品种相似。从图2各品种的平均胚种传染率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几个品种的传染率均在50%~75%。虽然由于个体差异大导致数据平均偏差较大,但从平均值上看,仍然能说明豫大1号品种的柞蚕微孢子虫胚种传染率较低,其抗微粒子病能力较强;其次是镇玉品种,其他几个品种的抗性较弱,传染率在70%以上。
三、讨论
试验过程中发现柞蚕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率个体差异较大,与母蛾带毒情况有关呈正相关,结合孢子的侵染机制,说明孢子数量是决定胚种传染率的重要因素,为今后探究柞蚕微孢子虫胚种传播具体方式提供帮助。试验调查的6个柞蚕品种中发现豫大1号品种的抗微粒子病能力较其他5个供试品种强,在今后柞蚕生产与推广上,尤其在微粒子病高发地区,应结合柞蚕生产基地的具体条件与当年天气状况,建议优先推广豫大1号品种。
资助项目: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 1921021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