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8
网络互联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网络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和工程实践。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贯彻,将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组建的主要理论和技术,理解路由协议的原理,学会制定网络规划方案,掌握网络设备配置命令的各项参数,学会配置相关命令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并能够承担和完成相应的测试。同时,也为深入学习高级路由技术和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奠定坚实基础。网络互联技术的实质是通过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并配置网络设备从而实现互联网的互联互通。通过调研北京地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典型企业,对网络互联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定位。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学习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能够从事网络设备调试员、网络管理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中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相关工作[1]。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分为12章。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逐步递进,方便学习者学习。
该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混合式教学推进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将传统教学中的线下课堂,扩展为三个环节,包括课前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概念,课堂勇于实践掌握新技能,新方法,课后尝试拓展发现新体验,新规律。学生通过初识→掌握→实践→应用四个阶段,实现了知识的增加,技能的提升。
(1)课前探索。每个课程单元首先安排一个课程导入环节,教师会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与课程单元相关的视频、文档、动画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程导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导入问题,课前教师在混合式学习平台提供的视频、动画、文档等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为混合式学习和学生自学提供有力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导学作用。
(2)课堂实践。课中主要以理论讲授与讨论、技能操作与提升为主。在理论方面,教师通过PPT进行讲授,动画解决难点。通过混合学习平台的理论测验功能,对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发现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查缺补漏,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首先通过PPT讲解操作命令,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个案例,学生使用虚拟仿真软件结合操作视频进行练习。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配置中遇到的问题,将配置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整理,通过讲解解决学生的困惑。接着安排考核,考核采用虚拟仿真文件。虚拟仿真软件能够模拟工作环境的逻辑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物理连线等。解决了机房环境中的设备数量和种类的限制,让每位学生都有丰富的设备进行配置,使个性化企业实际案例教学成为可能。针对每个课程单元一般提供多个虚拟仿真文件,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及格、优秀、良好。这样更能做到因材施教,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了虚拟仿真,全班分为10个小组进行实战PK,每3-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实验,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再次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3)课后拓展。在课后阶段,学生可以到国家共享资源库中学习相关配置案例、高级设置等,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面和技能。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款像虚拟人生的游戏,虚拟企业网络项目的工作过程。以学生喜欢的虚拟世界为背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网络组建技能、排错能力对声誉和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前感知工作环境,通过游戏体验网络互联的知识和技能所带来的成就感。该课程贯彻课堂理论教学(知识与技术原理)与课下实践教学(工程与技术运用)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主要体现在能够正确设计网络拓扑图,选择适合的网络设备,选择和规划合理的网络技术,认识网络设备及接口,选择正确的线缆连接网络设备,理解局域网技术、路由技术、广域网技术的工作原理,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通过配置VLAN技术和STP技术,分割广播域,实现VLAN内的用户安全,配置VLAN间路由实现VLAN间的通信,配置广域网协议实现局域网与internet或其他局域网之间的互联,配置路由协议实现不同局域网的互通[2]。根据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验的熟练度有所差异。在混合学习平台上提供学习所要求的各环节活动及任务,分享课程和操作视频,提交作业,交流讨论,课上练习等,课下完成模拟器上的各项实验作业,实验为自动判分系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理论和实践。
为了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和核心,学生被动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缺陷,在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融合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二者的优势,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始终坚持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的思想。每个课程单元都安排了一个课程导入环节。课前教师在混合式学习平台提供的视频、动画、文档等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为混合式学习和学生自学提供有力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导学作用。组织学习重视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疑惑开展学习讨论、集体答疑、小组协作等学习活动。虽然课堂组织仍采用的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开展,但是混合式学习平台北信在线使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手段。在《网络互联技术》课程中,课堂组织结合虚拟仿真、作业在线提交系统、在线录了测验和课程参与度分析四个维度,使教学过程立体丰富,让学生真正成为“乐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