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冷清”与“冷静”

2021-12-23 21:47
关键词:冷清现代汉语形容

王 健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冷清”和“冷静”都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在《汉语大词典》中,“冷清”有一个义项:冷落寂寞。“冷静”有两个义项:(1)冷清寂寞,不热闹;(2)沉着而不感情用事[1]。“冷清”义项和“冷静”义项(1)基本相同。但是在使用中,“冷清”侧重描述环境,“冷静”侧重描述心理感觉。ABB结构有“冷清清”,却没有“冷静静”。造成这种语义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冷静静”结构?ABB结构的“冷XX”在语素取舍上有什么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试对“冷清”和“冷静”再作考察,以此说明其语义演变规律,以及ABB式“冷XX”的语素选择。

一 “冷清”与“冷静”的成词时间

“冷清”在明清以后用例较多。例如:

(1)可是他说的,有孩子屋里热闹,俺们没孩子的屋里冷清。(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

(2)一家子自岑夫人去了甚觉冷清,直待过了几日才把这心肠渐渐放下。(陈朗《雪月梅》第二十五回)

(3)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4)今日饮的酒觉得冷清,何不请二位相公行下一令,代主人消消酒。(佚名《五美缘》第十五回)

(5)(暖玉)咲道,真个冷清,便走开了。(云游道人《灯草和尚》)

以上“冷清”均表示环境的冷落寂寞,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常见。如杨朔《大旗》:“站台十分冷清,只见一个商人模样的旅客,从三等车走下来。”

“冷静”的成词时间要早于“冷清”。《汉语大词典》中“冷静”引例元代文献,时间较晚。崔婷(2015)认为“冷静”一词自唐代始现,初始用例较少,北大CCL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唐代语料仅见1例[2]。其实“冷静”在唐代用例很多。如:

(6)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白居易《寄杨六》)

(7)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白居易《自题》)

(8)风雨萧条秋少客,门庭冷静昼多关。(白居易《闲居》)

(9)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例(6)、例(7)的“冷静”可释为“不繁忙”。为官有“热官”“冷官”之别。“热官”是权势显赫的官吏。《北齐书·王晞传》:“我少年以来,阅要人多矣,充诎少时,鲜不败绩……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冷官”指地位不重要、事务不繁忙的官职。唐张籍《早春闲游》诗有“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唐元稹《酬白太傅》:“官冷且无事,追陪慎莫忘。”唐刘禹锡《酬思黯代书见戏》:“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白居易“青宫官冷静”“老宜官冷静”正是与此用法相通,诸多注家在解释的时候,或释为“轻松闲适”,或释为“无人问津”,其实这些心理感觉都是语境义,而非词汇义。“冷静”是形容事物或工作不繁忙的客观状态,不同的心境自然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

例(8)、例(9)的“冷静”可释为“不热闹”。比较“朱门冷静”“门庭冷静”与下例中的“门冷”“门闲”,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唐白居易《浔阳秋怀赠许明府》:“马闲无处出,门冷少人过。”唐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厨冷难留乌止屋,门闲可与雀张罗。”“冷”“闲”对文,“门庭冷静”“朱门冷静”形容的都是环境寂静,少人问津。

其实“不繁忙”和“不热闹”二义是相通的,形容事物和心情是不繁忙,形容环境就是不热闹。“热”和“冷”词义相对,“热”可以指热闹的、繁忙的,“冷”就是安静的、清闲的。有“热地”,表示炎热或热闹的地方。唐白居易《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寂寞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有“冷地”,表示寒冷或偏僻之所。宋吴惟信《送薛沂叔过西湖》:“老天辜负归乡志,冷地寻思到世情。”今仍有“热门”“冷门”之语。再如“冷巷”指僻静的小巷,唐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冷巷闭门无客到,暖檐移榻向阳眠。”

“冷静”的用例在宋代也一直延续。例如:

(10)汝阴先生学虽兴,官职冷静真如冰。(陆佃《依韵和孙勉教授》)

(11)赞成蹇拙谋,谨守冷静门。(吕南公《穷鬼》)

(12)满堂冷静爽精神,不着人间一点尘。(白玉蟾《太虚堂》)

(13)西风吹月华,冷静若冰雪。(郭祥正《送宋景瞻秘校赴选》)

例(10)“冷静”表示(为官)状态闲散,与例(6)、例(7)相同;例(11)、例(12)、例(13)都表示环境不热闹,少人问津,与例(8)、例(9)相似。唐宋以来,“冷静”形容的都是环境或状态的不热闹,可以看出,早期“冷静”就是用来形容客观环境的。元代话本、明清小说中出现了“觉得冷静”“怕冷静”“不冷静”等说法,其实还是“觉得(环境)冷静”“怕(环境)冷静”“(环境)不冷静”,“冷静”仍是形容场景的。如:

(14)你今夜相伴嫂嫂在新房中去睡,省得他怕冷静。(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

(15)既承盛意,我两人对饮也觉冷静,有个敝年兄曹个臣寓在西斋,可好招来陪话?(李渔《怜香伴》第九出)

(16)幸逢施碧霞结拜为姊妹,日夜相依,都亦不冷静。(佚名《天豹图》第十八回)

例(14)、例(15)、例(16)若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冷静”都可以替换成“冷清”,文意不变,句子仍然成立。“冷静”表示环境不热闹的这种用法一直在延续,崔婷(2015)认为清末民国时期“冷静”才开始描写人的性格沉着,其说可从。但崔文引《曾国藩家书》“贤弟做事,毛躁不冷静,以后遇事都要三思而行”例却不尽然。此句是今人译文,而非曾国藩原文。曾原文作“贤弟从事,多躁而少静,以后尚期三思”,未出现“冷静”。又有《新青年》1919年王星拱答读者信:“至于新奇现象,是科学家最欢喜研究的,不过所根据之事实,须确切不谬耳,其头脑并不冷静也。”鲁迅《颓败线的颤动》:“不一会,她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了。”

以上我们明确了“冷清”与“冷静”的成词时间,“冷清”在明清多用,“冷静”在唐代就开始使用,两词最初都是形容环境不热闹。

二 “冷清”与“冷清清”

虽然“冷清”用例出现较晚,但是在北宋时期,词曲中就已经出现了“冷清清”这种重叠表达形式。如:

(17)剩衾余枕,冷清清地,空恁闲一半。(洛阳女《御街行·书岐阳邮亭》)

(18)眼儿簌簌泪儿倾。灯儿更冷清清。(刘仙伦《系裙腰·愁别》)

(19)冷清清的谁问他。(杨立斋《哨遍》)

又有“冷冷清清”。如:

(20)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禁。(琴精《千金意》)

(2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张美兰(2001)认为“冷清清”是AB+B结构,即“冷清”本已成词,重叠第二个音节,构成“冷清清”[3]。这种说法恐怕与例证出现的时间不符合,“冷清清”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冷清”。从结构来看,“冷清清”并不是AB+B,而是A+BB结构,“冷清”是“冷清清”受到汉语双音化的影响,脱落后一音节而形成的。理由如下。

在唐代文献中已经出现了ABB式的“冷XX”结构,这一类词语都用来形容环境寒凉。如:

有“冷凄凄”。唐王建《春日五门西望》:“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唐释寒山《寒山诗》第二六六:“盘陀石上坐,溪涧冷凄凄。”“凄”有寒冷、冷清义,《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杜预注:“凄,寒也。”又作“淒”或“悽”。明张自烈《正字通·水部》:“淒,通作凄……悽,与凄通”。“凄凄”常见,可表示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诗经·谷风·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晋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有“冷森森”。唐韩偓《咏浴》:“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四:“森森,冷而寒毛动也。谚谓寒月解衣曰冷森森。”丁惟汾《俚语证古》:“冷森森,冷铣铣也。冷杀杀,冷洒洒也。”“森”也有幽暗、寒凉义。《说文》:“森,木多貌。”树木繁密就会遮挡,因此,“森”有繁盛、阴森、幽暗、寒凉等义,明贾仲明《萧淑兰》第三折:“有时节透顶炎炎,有时节彻骨森森。”

有“冷飕飕”。唐钱珝《江行无题》:“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唐释寒山《寒山诗》第一七七:“焉知松树下,抱膝冷飕飕。”“飕”是风声,风吹自然会带来寒冷的感觉。唐修睦《松》:“细韵飕飕入骨凉,影兼巢鹤过高墙。”唐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有“冷沉沉”。唐李珣《酒泉子·其四》:“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五十九》:“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沉沉”形容盛貌,与“森森”相近。《淮南子·俶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高诱注:“茫茫沉沉,盛貌。”繁盛和遮蔽、阴暗其义相通,因此“沉沉”也带有遮蔽、阴冷的含义。宋高彦竹《寒夜》:“辘轳梦断金梧井,夜月沉沉风露冷。”

此外,还有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冷XX”结构。如:

(22)珠露金风下界秋,汉家陵树冷修修。(嵩岳诸仙《嫁女诗·其五》)

(23)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

(24)蜀岩阴面冷冥冥,偃雪欺霜半露青。(李郢《郢自街西醉归》)

(25)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贯休《送道友归天台》)

(26)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宋元以后,“冷XX”结构更加常见。

有“冷冰冰”。宋释原妙《偈颂十二首·其六》:“有时热哄哄,有时冷冰冰。”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你这般沉点点、冷冰冰衠则是一块儿家福。”

有“冷丁丁”。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冷丁丁的慌忙用水喷,雄赳赳的公人手脚哏。”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一折:“畅好是冷丁丁沉默默无情汉。”

有“冷化化”。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哪里寻去?”

这些ABB式都是“冷+后附加”的结构。内部又大致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是“冷+寒凉义的同类词”,构成重叠式的ABB结构。如冷冰冰、冷森森、冷凄凄等,这种结构在唐代已经出现。第二类是“冷+拟声词”,构成音缀式的ABB结构,如冷丁丁、冷飕飕、冷化化等,宋元词曲中常见。要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仅出现一次的例子,作者随文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大,如“冷层层”等,不多讨论。石锓(2010)也曾指出:“‘寒’‘冷’是单音性质形容词,‘飒飒’‘飕飕’是叠音拟声词。现代汉语中的‘冷飕飕’‘冷丁丁’就来源于此类(单音性质形容词+叠音拟声词)ABB。”[4]

厘清了“冷XX”的结构类型后,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冷清清”属于哪类结构?为什么ABB式有“冷清清”,但是没有“冷静静”?崔婷认为,因为“清”是送气音,发音舒缓,有利于说唱,而“静”是不送气音,发音短促,不利于发声和拖音,因此在口语化表述和说唱艺术中更倾向于使用“冷清”(冷清清)[5]。按,在《广韵》系统中,“清”是清纽字,“静”是从纽字,次清、全浊有别。但“冷冰冰”中,“冰”是帮纽字,也同样是不送气音,在词曲中却仍然使用频繁。本文认为,是否为送气音并不是成词的决定性因素,成词的关键在于是否受到词义的统摄和结构的限制。

考“冷”“清”都有寒凉义。“冷”的本义是寒、凉。《说文·仌部》:“冷,寒也。”“清”的寒凉义来源于“凊”。“清”的本义是水纯净透明,本与寒冷义无涉。《说文·水部》:“清,朖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段注:“朖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亦曰清。”而《说文》中表示寒冷义用“凊”。《说文·仌部》:“凊,寒也。从仌,青声。”“凊”表示寒凉。《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文献中“清”“凊”往往混用。《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陆德明《释文》:“凊,本或作水旁,非也。”《庄子·人间世》:“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陆德明《释文》:“清,字宜从冫。从氵者,假借也。清,凉也。”后世多作“清”,“清”行而“凊”废。也就是说,“清”表示寒冷,本字是“凊”,“清”“凊”通用不别。

因此,“冷清清”是“冷+寒凉义的同类词”,构成的重叠式ABB结构。而“冷”和“静”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说文·青部》:“静,审也。从青,争声。”《说文》中“静”是明审,文献中“静”的常用义是安静、平静等,这也限制了“冷静静”的产生。

王云路(2010)认为,并列式形容词有“语素义相同或相近”“语素义相关”等形式[6]。从内部结构看,“冷清”就是语素义相同的并列式形容词,而“冷静”则是语素义相关的并列式形容词,两者存在区别。“冷”“清”的语素义相同,因此可以倒作“清冷”,也表示寒凉。如:

(27)因自投清泠之渊。(《庄子·让王》)

(2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9)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近代汉语中“清冷”仍然沿用。如:

(30)水流其前,潆洄作态,崆峒清泠,各极其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31)小的小姐年甚娇小,或者挨不过清冷,倒好学些风流!(来集之《铣氏女花院全贞》)

(32)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例(30)、例(31)、例(32)中,“清冷”都可以用“冷清”替换,说明了“冷清”“清冷”在近代汉语中用法相同。

可见:“冷XX”结构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重叠式的ABB结构;第二类是音缀式的ABB结构。将“冷清清”置于“冷XX”的语义场中考察,“清(凊)”表示寒冷,“冷清清”符合重叠式“冷XX”结构,这是“冷清清”成词的基础和关键。而“静”既不是拟声词,也不能看作“冷”的同义词,因此,“冷静”也就不满足发展“冷静静”结构的条件。

三 “冷清”与“冷静”词义的再讨论

(一)从词的本义看“冷静”“冷清”的区别

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冷静”多形容人物性格,而“冷清”多形容环境?考“静”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诗经·邶风·静女》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郑《笺》:“女德贞静,然后可畜;美色,然后可安。”“静”形容女子贞静娴雅之态。许多“X静”结构都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淑静、端静、文静、雅静、柔静、沉静、闲静、温静、恬静、镇静、虚静、澄静、贞静”等,例略。受“X静”同步构词规律的影响,“冷静”也就可以形容人物性格。当然,这种特征不是绝对的,“静”也可以形容环境,如僻静、幽静等。“清”也可以形容人物,如清秀、清俊等。但必须指出,“清秀”一类词在数量上不具优势。

随着“冷清清”“冷清”的出现,表示人少且不热闹之义的同时出现了“冷静”“冷清”两个词语,根据语言中同义词分异的规律,同义的“冷静”和“冷清”势必产生词义的分化。“冷静”受“X静”同步构词影响,用来形容人物沉着而不感情用事,这一义项也成为现代汉语中“冷静”的主要义项,“冷清”则继续形容环境。这种分化也许是不自觉的,但却是受到词义统摄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冷清”大规模兴起与“冷静”词义转移的时间几乎是同时期的,都出现在早期现代汉语中。

(二)环境寒凉与人物心境相通

“冷”可以形容环境幽寂无人。如唐白居易《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也可以形容人物心情冷淡。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抛掷家乡轻似梦,寻常心地冷于僧。”叠音作“冷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冷冷。”现代汉语中“冷”也经常用来形容人物心理,多表示不热情的或讽刺的、严峻的态度。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喊他,他连理也没理,沉着脸,抓着扶手,冷冷地站在那里。是不是太狂了!”

观察“冷X”的一类双音词,发现有一类与“冷静”相似的词,它们在早期既可以形容场景,又可以形容人,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人物心理。

有“冷淡”。唐释虚中《听轩辕先生琴》:“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但莫要冷淡了俺。”

有“冷落”。唐吴党《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潮夕不通音问杳,故乡冷落钓鱼矶。”唐卢仝《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有“冷然”。宋李处全《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宋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有“冷峭”。唐白居易《府酒五绝·招客》:“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干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苏州太守孔南溪,风骨冷峭,权贵不敢以情干。”

这四组词语中,前一例都是形容环境寒凉,后一例都是形容人的态度或神情,这种态度可以是不热情、不亲昵,也可以是超脱、淡然。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但“冷淡”“冷落”“冷然”都不再指环境,而指人物的态度,“冷峭”则形容环境或人的态度均可。这与“冷静”的词义发展脉络是相似的。换句话说,环境的寂寥和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相通的,寒冷既可以描述环境,也可以形容心理感觉。

四 结论

1“.冷静”在唐代已经成词,“冷清”用例多出现在明清以后,两者最初都表示(环境)不热闹。

2“.清”有寒冷义,来自“凊”。“冷清清”是重叠式ABB结构“冷XX”的典型。“静”没有寒冷义,不具备构成重叠式“冷XX”的条件。

3.受“X静”类双音词同步构词的影响,“冷静”多形容人物性格特征。环境与人物的感情往往是有共鸣的。“冷淡”“冷落”“冷然”“冷峭”等与“冷静”有着相似的引申途径。把词放置在同类的语义系统中,往往能得到不同角度的结论。

猜你喜欢
冷清现代汉语形容
明月冷清秋
三色堇(jǐn)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你会形容吗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别无长物
一干二净
一群人的狂欢